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培训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21 浏览:144008

在志书的编修过程中,针对参编人员的非专业特点,要特别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培训.

方志学是一门涉及到写作学、语言学、修辞学、逻辑学、历史学、法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知识很强的,但体系尚不完备的边缘学科.别说是非专业人员,就是专业人员学好这门课也并非易事.开始进行这方面知识培训时,缺什么,讲什么,比较零散,许多同志常常是学东忘西,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几个讲座下来,交上来的稿件,还是有许多不符合要求的.后来,受一篇专业知识学习要系统化的文章启发,我们组织编辑组把历次专家的讲座进行梳理,再参考有关书籍编写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提纲,组织参编人员座谈讨论深度消化.这样做的效果不错,稿件质量大大提高.参编人员反映,专业知识系统化学习,比零打碎敲效果好.系统化学习好比用一根绳子串散珠子,把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了起来,好记易操纵,就像渔民的纲举目张.尽管这个提纲在专家看来还很不完善,但使用效果不错.后来,我们又在此提纲的基础上,撰写了论文,发表在有关杂志上,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个提纲的内容主要有:

一、方志学的概念

掌握方志学的概念,是为了给方志学正确定义,目的是明确方志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了解方志学的特点,是为了认识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点,从而准确地掌握志书的写作要领.同时研究方志学的特点,也是科学划分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总之,要回答什么是方志学和方志学是什么.

二、志书编修的原则和程序

志书编修的原则和程序,不但是保证志书正确顺利编修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方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志书的法律要求

志书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编修出版,这是志书合法性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中研究志书的法律要求,从中总结经验和问题.除了不断完善方志学的理论之外,也是法学建设的需要.

四、志书的逻辑要求

从对志书写作思维方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志书写作主要是受逻辑思维支配的.志书的结构、写作方法、语言修辞都会受逻辑规律的严格约束,因此,要掌握志书的逻辑要求.

五、志书的篇目结构

志书的篇目结构是由志书的内容决定的,与一般文体相比有其特殊性.如除了章、节、目,篇目、栏目、条目外,还有志、述、记、图、表、录等.研究志书的篇目结构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志书写作理论,更好地表现志书的内容.

六、志书的材料

研究志书的材料,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正确收集分析筛选材料,在写作中正确使用材料.所以,志书材料的收集分析筛选、材料的审查、材料的选择与表述、材料与主旨的关系等应是方志学研究的内容.

七、志书写作的思维方式

志书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物化的过程,所以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志书写作成败的关键.在志书写作中很难避免错误的发生,纠其根本原因是思维上出了差错.在志书写作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左右脑的密切配合,该用抽象思维时不能用形象思维,该用形象思维时不能用抽象思维,否则志书写作就会出毛病.因为写作方法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要在志书写作中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志书的写作才能不出错或少出错.因此,从理论上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志书的正确写作关系重大.


八、志书的写作方式及特点

志书用什么方式写作、有什么特点,其写作方式与思维的关系,这些不但是方志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指导志书写作实践意义重大.如志书的叙述主要是受逻辑思维的指导,追求的是简洁明确,讲究的是“述而不论”,叙事之中含有许多说明的成分(说事),有一种“叙说式”特点.另外,志书写作还是一种技能技巧,仅仅懂得了一些写作知识,而缺乏一定的实践,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方志学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写作实践,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掌握其技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志学也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

九、志书的语言特征及修辞方式

志书写作离不开语言文字,因为任何文章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志书也不例外.研究志书的语言和语体特征及修辞方式,以及与其关系紧密的思维特点,就是为了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语言的技能和技巧,以便写好志书.因为志书的语言在其风格、感彩、语体特征、语言要求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语言.对志书语言特点缺乏了解,是不可能写好志书的.如志书写作,由于受逻辑思维的制约其语言主要有准确严谨、庄重规范、简洁明白、逻辑性强等特点,其语言修辞也主要是消极修辞方式等.

十、外国年鉴中国志书历史经验的研究

我国志书有着悠久的历史,外国年鉴也有百年的历史,对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加以具体分析、科学总结,吸收和继承其合理的部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因此,了解志书的历史演变,探求志书的写作规律,对建立方志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方志学理论系统化教育,不但是修志的需要,也对方志学的理论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增长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才干.

(作者:市纪委干部、市纪检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