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是不容易的”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37 浏览:16665

中国新闻周刊:陆定一晚年曾在监狱里度过了13年,您怎么看在发生前山雨欲来时,陆定一仍坚持把学术讨论和政治批判分开的做法?

陆德(陆定一长子,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父亲当时只是意识到自己在双百方针的理解上与主席不一样,开始往后退,一是不当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组长,二是尽量把问题拉回到学术范围来争论.这主要基于父亲对双百方针的“二元论”思维理念,认为技术学术等问题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不能用“政治性”和“阶级斗争”这单一概念来压制科学技术发展.

于光远(中科院院士,时任科学处处长):我想彭陆等人会意识到他们的看法与不一致.那时候、、姚文元等人的意图许多人都已经明白.但从《海瑞罢官》到《二月提纲》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过程,陆定一只有接受的份.

陈清泉(《陆定一传》作者,前《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陆定一跟我说过,当时批这个批那个,他说应该用百家争鸣的方法来解决,所以他没把这些看作是政治问题,也没意识到一场政治风暴就要发生.在他眼里,翦伯赞是历史学家,他的历史主义、让步政策的观点纯粹是学术问题,吴晗是明史专家,关于《海瑞罢官》的争论也是学术范畴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待陆定一担任部长时的工作?


于光远:陆定一1945年出任长,到“文化大革命”这21年,我认为要分几个阶段.第一段是建国前4年多一点,他能够自主工作,我认为他所做的工作完全正确.第二段派胡乔木以副部长兼秘书长的名义主持,陆定一名义上还是正部长,但是他的工作由胡乔木分配.第三段陆定一作为长,他有职有权,并且在做反“胡风反革命集团”五人小组组长时是左倾的.

陈清泉(补充):由声讨“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发展而来的全国肃反运动,斗争对象超过5%,陆定一觉得不对头,于是向请示,不能再发展了,表示同意,并称赞他说:“你有大将风度,能进能止.”

于光远:粉碎“”后陆定一一直住在北京医院,我常去看望他.有一次他与我谈话,讲了一句非常精彩、简明扼要的话.他对我说:“于光远,我们过去做的事情,不就是整了一个人接着再整一个人吗?”他的这个思想,我想一定是在中考虑得很成熟的.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明陆定一的性格和作风.有一次我去北京医院,他对我说,的错误,党作了决议,批评了他,我陆定一也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没有人批评我,只好我自己骂自己了.建国以后,党的教育工作是归我管的.本来我应该提出,党内的老干部,不管年纪大小,一律都要学到大学毕业程度.如果这样做了,那场“文化大革命”有可能避免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