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运动训练理进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10 浏览:11856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资料法,回顾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建立过程,列举了目前业界关于有关理论的不同意见,介绍了国际最新的训练理论,展望了未来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展望;发展方向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前苏联、德国和美国的训练学者们经过大量的实践,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他们将自己的理论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推动了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及时总结,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生物、化学、力学知识,对于训练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成型了.

一、运动训练学发展概况

1.国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方向.国外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起源阶段约在19世纪末,代表作品为《运动员的基本训练》(英、美),《田径》(德国),在这一时期,人们表现出了有目的的探索运动训练规律的兴趣.专项训练学建立阶段是在二战结束后,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践经验总结和介绍,发展为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揭示和应用.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把医学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训练学萌芽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提出了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控制等问题,并首次使用技术、战术等概念研究有关训练和比赛等问题.训练学学科建立及发展阶段的标志就是1964年哈雷正式出版的《训练学》一书,标志着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立,并有力推动了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

此外俄罗斯著名学者列·巴·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原理》、《竞技训练理论》,美国著名学者福克兰、杰克逊的《运动训练原理》,雷纳·马丁发表的《心理机能训练指南》,加拿大学者博姆帕德《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等一批学者的论著,对构造《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基本框架起到了坚实的奠基作用.

从整体上看,世界范围内的《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始终沿着两条途径向纵深领域发展.一条途径是站在竞技运动的不同侧面上,探索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另一条是站在竞技运动的整体高度,探索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前者的研究结果,使《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深入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内容具体到了训练手段的设计等;后者研究的结果,使《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包括运动训练一般规律在内的整个竞技运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内容拓展到了运动竞赛的系统等.目前国际上对《运动训练学》学科的扩展和充实正是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的.


2.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概况.在我国,从50年代起全面学习苏联训练理论,到60年代后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80年代起,引进多国的训练理论,逐渐构建我国的训练理论体系.1981年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学分会和北京体育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由过家兴教授牵头,经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由于现代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和运动训练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的《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展或浓缩.1983年我国学者田麦久在对主要竞技项目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构想,于1990年发表了《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继而出版了研究专著(1998),分别阐述了依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而划分的8个项群的训练特点,使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这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

二、运动训练理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1.项群训练理论更加深入的发展.项群训练理论的创始人田麦久2003年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一文中以“复合主导竞技能力”取代单一主导竞技能力作为标准,对部分项群的主导竞技能力作了更为准确的表述,进而对部分项群名称作了调整(见表1).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此外,田麦久还阐述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的概念.他指出,“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有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无穷个标准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如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一文中,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了乒乓球、羽毛、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多个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运动训练的微观层次上的研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学者认为,由于以往的运动训练学研究注重在宏观和共性面上的研究,因此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运动训练学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现在一些学者致力于运动训练学的微观层次的研究,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解决各运动项目及其小项的训练特点、训练方法、选材特点等问题.

3.重视研究影响训练和比赛的社会学因素.竞技体育的组织和发展都受着社会学因素的强有力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于竞技体育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对运动训练体制、运动员培养系统、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上、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对运动训练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以前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较落后,因此,他们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4.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也在逐渐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括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及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三、结束语

运动训练学体系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挑战自我的成就.在日益严谨的理论体系下,竞技运动的成绩取得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原来理论体系的质疑和完善也逐渐多了起来.相信通过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努力,运动训练学体系一定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