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99 浏览:1022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7-074-02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模式,通过创造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使得相互间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本文从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两种重要的模式出发,综合国内外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成果,着重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作出了相应的述评.此外,本文指出了未来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的新趋势,即负协同效应.

关 键 词企业 协同效应 并购 战略联盟 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企业间逐渐由竞争走向合作,以更加高效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怎么写作.因此,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成为当代企业间产生协同效应的两种重要模式.

一、协同效应的内涵

“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Syn”表示“together”,即在一起引起的协调与合作,“ergy”表示“working”,即组织结构和功能.合成“Synergy”则表示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会因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结构和功能.

最早提出“协同”理念的是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安索夫(H•,Igor Ansoff),这位“战略管理之父”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阐述了基本协同理念的战略如何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业务连接起来.他认为,公司战略的四种要素包括:产品市场范围、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其中的“协同”用来说明和强调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事业.企业通过寻求合理的销售、运营、投资与管理战略安排,可以有效配置投入要素、业务单元与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即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企业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安索夫将协同效应描述为2+2等于5.但是,这里所指的协同效应仅仅是在公司内部,并没有突破本企业的范围,因此其产生的协同效应相当有限,这也是安索夫协同理念的局限性所在.

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H•,Haken)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协同学.他在研究激光系统时发现,系统发展演化中存在一个普遍原理,即在任何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均依靠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Hake发现,无论是平衡相变还是非平衡相变,系统在相变前之所以处于无序状态,是由于组成系统的大量子系统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各行其是,杂乱无章,不可能产生整体的性质,而一旦系统达到或处于临界状态,此时某种偶然的因素,就会导致临界涨落,其中一个或几个参数会产生临界慢化,出现临界无阻尼现象,它们的变化情况支配了其他子系统迅速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很有组织性的方式协同行动,从而导致系统宏观性质的突变.因此,哈肯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性质的结构和特征.哈肯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协同进行了研究,可是并未将其应用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但为以后的协同效应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安索夫和哈肯等学术专家对协同效应研究的基础上,罗伯特•,巴泽尔(Robert Buzzell)和布拉德利•,盖尔(Breadley Gale)(1998)从企业群的角度对“协同”进行了定义,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群体整体的业务表现”.“作为组合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所能取得的更高的赢利能力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孙国强,2005).这两位学者突破了企业内部的范围,更加着眼于企业外部,着重研究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

此外,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协同效应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对企业间协同效应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将从产生协同效应的不同方式来对企业间协同效应进行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另一类是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中,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或者有价证券购写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学术界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最初是里卡德•,拉松(Rikard Larsson,1990)把协同效应与并购结合在一起来分析,他认为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市场力量协同,即通过扩大交易规模或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写方垄断或卖方垄断,从而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低的写价或从顾客处获得更高的卖价,二是经营协同,即通过联合经营,扩大规模、范围,获得经验,以及纵向合并,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三是管理协同,即通过分享和相互交流不同单位的管理诀窍,在对追加的(额外的或类似的)和互补性(不同但与现有能力相配合)管理技术和才能的应用中获益,四是财务合同,即通过财务市场力量、内部资本场和多样化,联合获得和配置资本,降低风险,实现资本成本的下降.拉松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指导了企业并购的有效实施.但是,该分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市场力量协同与经营协同存在一定的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力量协同从属于经营协同的范围,另一方面忽略了各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在遵循国内外关于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翟进步(2006)深入分析了以下四种协同效应类型,即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与拉松的四种协同效应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他用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替换了市场力量协同,着重强调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是指由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一些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本质和机能,比如,形成上的高投入性、发挥作用上的长期性、使用上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模仿性、与有效资产的结合性、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等.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协同效应、技术协同效应和文化协同效应.因此,翟进步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突出了无形资产协同效应的重要作用.

根据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研究路线,肖培耻(200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并购协同效应只是一种狭义的协同效应概念,根据协同效应的定义,协同效应表现为并购后的收益大于并购前双方收益之和,协同效应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由并购而引起的股东价值增值部分.因此,他提出广义上的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还应包括技术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和品牌协同效应等等.此观点与翟进步的观点似乎很相似,但是他所不同的是没有把技术、文化和品牌等的协同效应统一归入无形资产协同效应来分析,而是单独分析各种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更加具体的认识了无形资产的协同效应,同时还指出了在一起成功的并购案例中,是多种协同效应同时发挥作用的.

在正确把握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蒋婵(2009)进一步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内容,将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税收协同效应和无形资产协同效应作为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剖析协同效应创造价值的机理和原因.此外,还提出了并购正协同效应产生的条件,指导并购企业有效整合自身与目标企业的文化、战略、人力资源等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因此,蒋婵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进程,且对企业并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总之,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也仅仅是开始,大部分停留在理论上,对于具体如何促使企业并购成功还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固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的方式有品牌联盟、知识联盟 、供求联盟、研究开发联盟、市场共享联盟、销售联盟和投资资本联盟等.

由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的相关文献可知,以下三种观点是对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是史丽萍和吕莉(2004)提出,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集团及企业间的合并购写,它是自发的,联盟各方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具有边界模糊、运作高效、机动灵活等特点.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其先天具有的协调效应及联盟后为实现协同效应进行的多方资源的整合策划,可以将企业的信息网扩大到整个联盟范围,并借助与联盟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带来不同企业文化的协同创造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认为协同效应是战略联盟固有的优势,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为战略联盟能够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管理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销售协同效应.其中战略联盟的销售协同效应是其独特之处,即企业战略联盟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合作伙伴的产品销售渠道、方式及主要顾客等情况,制定出与自己企业协调一致的销售战略,使相似的顾客业务单元同时增加销售量,达到营销协调一致,从而提高销售量、降低销售成本,达到销售协同效应.他们从战略联盟的整体角度考虑分析其协同效应,为后人研究具体不同方式的战略联盟协同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从整体角度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陈甲华、邹树梁等(2005)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进行划分,并建立一套基于价值链的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采购协同,即联盟企业对共同投入品的进行联合采购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二是基础设施协同,即联盟企业对财务、法律、政府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的共享与合作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三是技术协同,即联盟企业对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技术开发活动以及现有技术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四是生产协同,即联盟企业对整个与生产有关价值活动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五是市场协同,即联盟企业对客户的发展和与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有关的各种基本价值活动的共享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划分了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成功地应用了价值链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战略联盟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联盟企业对战略联盟的总体运行效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为其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始了从具体的战略联盟方式来研究其协同效应,尤其是对技术联盟和知识联盟的研究.赵美、刘海涛等(2009)即从基于技术的校企联盟角度出发,从基于价值链的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技术协同效应四方面分析其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看作处在一个特殊价值链中的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环节,从而研究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他们认为,在校企联盟这一特殊价值链中,高校处于上游,凭借其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研能力进行技术研发,其研究成果即“产出”成为处于价值链下游企业的输入,即技术的引入.企业拥有技术后,凭借其所拥有的生产条件,将科研成果再转化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并利用这些技术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技术作为合作的结合点,使校企联盟双方凭借自身的优势,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技术研发,进行资源及人力的整合,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总之,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相对有限,还没有真正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因此,学者们对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仍处在不断摸索中.

四、总结

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企业并购和战略联盟两种模式为出发点进行了文献综述,但也只是针对部分主要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更广阔的研究空白值得学者们去挖掘.例如,对负协同效应的研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危机频发,企业危机不断,对企业间负协同效应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并且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