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综述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436 浏览:157510

一、引 言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再分散的过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在空间上实现转移和集中,引起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地域空间组织变迁的过程[1];乡村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生活行为方式、价值理念转变的过程.从历史过程与发展动因来看,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化的结果,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形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集群经济也被逐渐上升为经济研究的重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并早已被重多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是加速经济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发现如果忽视产业和就业的支撑,仅仅把“造城”看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本地城市化水平的突破口,人为造出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从根本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研究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如何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未来城市化的战略方向.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分析

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理归为5个方面,分别为:专业化分工形成的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性效应;区位比较优势带来的循环累积效应、多样化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效应和增长极带来的扩散与辐射效应.如图1所示,这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并非一开始都具备,呈现出一定的先后关系,且图1中,下方的互动效应是上方互动效应的支撑,上方互动效应又反作用与下方互动效应.要使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需要使5个方面的互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一)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效应

文献表明,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往往源自于厂商对专业化和规模化经济利益的自发性追求,这一过程对城市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中论述了产业集聚与内外部规模经济间的密切关系.认为企业追求内部规模经济时必将追求专业化,来提升资源、组织和管理效率,这种专业化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在同一地的集聚.而产业的聚集,使企业能够获得来自产业内部厂商和其他产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促进当地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加强规模经济的要素环境,包括:协同创新环境;辅助性产业并存;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较大的顾客需求等[2].Goldstein & Gronberg(1984)指出,关联性及相互辅助性产业的空间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与其它厂商间的合作成本,从而获得专业化经济.特定地域中所有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它受到企业间依赖程度大小和生产力改进潜力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网络效果[3].城市的出现正得益于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活动所带来的优势.亨德森(Henderson,1974)认为在内外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增加产出,降低生产平均成本,专业化造成企业间的关联吸引更多厂商的生产活动向企业所在区域集中,使这一地区逐渐扩张形成一个庞大的生产性区域.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向生产地,城市便在这一区域形成[4].Yang & Rice(1994)也认为,分工的不断发展是企业集中从而形成城市的内在动因,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市场会自发地形成最优的分层城市结构,城市合理的分层是对集中交易带来的收益和费用进行权衡的结果,城市的规模和分层取决于分工水平和交易效率 [5].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本开始流入寻找新的投资,各类机构逐步完善,专业化高技能的劳动力储备库逐步形成,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与此同时,就业机会、劳动力规模、经营管理能力和人口也随之增加.在生产和需求相关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各类基础活动,如:较大的市场怎么写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开始增长,形成完备的专业化分工更全面的城市体系.可见,产业集聚源自于企业对内部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需求,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发展又通过增强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促使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工和产业的集聚.

(二)资源共享与外部性效应

资源共享理论侧重于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资源的共享性首先体现在劳动力资源上.克鲁格曼(P.Krugman,1993)认为,产业的发展为掌握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需求市场,吸引优良工人到相应的产业聚集地;城市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怎么写作水平,大大降低了厂商的人才搜寻成本,使得厂商更愿意在城市聚集,雇佣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孤立的厂商即使能够雇佣到大量的一般劳动力,但可能会因为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而束手无策[6].劳动力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其次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上.邦德威尔(Boundervile,1966)指出,厂商为了减少获得实物和信息的距离成本,往往会倾向于向具备这些信息的大的厂商集聚[7].王红霞(2005)认为,厂商和家庭在特定地区集聚缘于厂商间进行沟通的客观要求,且沟通交流对于距离成本的敏感性使得厂商越集中,信息交流带来的好处就越大,因此就会形成大量厂商的集聚及城市的发展[8].第三,体现在中间产品和怎么写作的共享性上.厂商在集聚区更容易获得关联厂商生产的中间产品,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厂商的集聚使得公共怎么写作变得更有效率,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怎么写作水平的提升,降低了企业获取怎么写作的成本.

资源共享带来的益处正验证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效应.Audretsch& Feldman(2004)[9]指出了城市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两大好处,一是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二是不同行业间知识交流的便利性.资源共享带来的正外部效应特别体现在厂商间的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上.信息和知识具有着公共产品的性质,一个厂商对信息和知识的利用不会影响其他厂商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信息和知识在厂商之间传递和交换就具有正的外部性.产业集聚的厂商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互补性越强,共享的外部性就越大,且不同经济主体在互补性知识的激发下更容易产生创新搜索和实践.可见,产业集聚所聚集的厂商越多,信息相互传递的可能性就越大,成本越小,正的外部性也越大.因此,外部性也可以较好地解释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 (三)比较优势带来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从区位的角度指出产业集聚地往往是在运输和劳动成本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这种优势吸引各类要素汇集进一步演化为城市[10].可见,产业集聚和城市的形成源自于区位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又随着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得到强化,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累积效应.一方面,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的品牌建设.产业集聚与单纯的企业集群不一样,它强调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关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中而形成的强劲且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解,刺激创新、降低成本,创造出维持集群所必须的竞争优势[11].这种优势会进一步上升为产品或产业的品牌优势,城市依托于这些产品和产业可逐渐形成区位性品牌,如法国香水、意大利时装、瑞士手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嵊州领带、诸暨袜业、海宁皮革、永康五金等[12].产业集聚作为一个地区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形象,为持续有效的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城市化有利于产业聚集比较优势的形成.首先城市化进程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地的比较优势;其次,城市化进程通过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开放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集聚活力的提升.第三,城市的多样化发展所强调的包容、合作、交流、创新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产业间的合作,产学研的结合和集群的发展壮大.

可见,城市化通过提升产业生产要素质量,增强吸引和控制资源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如缪尔达尔(G Mydral)提到过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一样,城市中的各产业部门由于互相联系和互为因果,一旦某种因素触发了城市的成长,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不断诱发新产业的产生和进入,并替代老产业,形成自发成长的内部动力机制,城市则在这种累积和循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13].

(四)多样化的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产业不断得到催生,技术、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使单一产业集聚日见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规模性、多样性和外部关联性的城市化集聚和跨行业的多样化集聚,形成连续的、由小到大的层次化的产业关系链,城市中的企业可因不同产业部门的集中而获益,这种城市化经济是城市功能和结构演变的基础[14].Krugman(1991)通过中心――结构模型详细阐述了产业集聚效应对空间分化的作用[15].其后,多位学者对中心结构进行了扩展,并分别从运输成本[16]、溢出效应[17]等方面深入讨论了产业集聚对空间演化的影响.

从城市功能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结构由一系列功能空间组成.由于城市是由产业和人口集聚而形成,因此,城市功能空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型空间,主要由生产制造型企业组成;第二类为怎么写作型空间,由零售批发业以及邮电、通信、金融等怎么写作业集聚后形成,其作用在于向工业企业、城市人口等提供各种怎么写作型产品;第三类是居住型空间,这部分空间是专门用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赵航指出从城市的形成到功能空间的分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居住区呈混杂状态的均质化阶段;商业空间分化阶段;综合怎么写作型空间形成阶段;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区域转移的新工业空间形成阶段和居住空间的独立与多中心的形成阶段[18].集聚是城市的典型特征,城市工业、商业、综合怎么写作业等多样化产业的集聚以及人口的空间选择影响着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化,怎么写作业由于需要集中市场资源,首先倾向于集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怎么写作型功能空间.怎么写作业集聚对原有的工业空间形成挤压,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工业企业向外转移并聚集形成工业空间.工业企业外移逐渐带动了居住型空间的分化.人口的聚集会进一步吸引新的怎么写作业聚集,从而形成城市副中心或卫星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形成的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有效推动了城市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分离,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布局合理性.城市空间的不断演化又带来了新的产业聚集,加深了产业集聚的多样化.

(五)增长极的扩散与辐射效应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曾于1955年提出“增长极”,又称“发展极”理论,该理论认为集聚经济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形成凝聚经济效果.主张尽可能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或行业,使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或“发展极”[19].Poter(1998)基于在企业集聚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大都市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圈的概念[20].Fujita等(1999)认为产业集聚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辐射和带动相关支持性和辅助性产业的发展,由此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专业化集聚区的圈层网络.都市型集聚区与专业化集聚区的融合进一步演变成具有特色产业集聚群的大都市产业经济集聚区[21],能够极大的发挥大都市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刘大志,张扬(2012)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增长集群”的概念,指出在一区域内,若存在多个不同性质、类型和经济动能的增长极,各增长极在产业上联系紧密,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对资源协同利用,则可借助于通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形成联系集合体,向周边辐射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2].随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在极化效应的同时,需要发挥其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区际合作的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也会扩散发展为多地多产业集聚的群落效应. 综上,产业集聚效应是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大量集中所引致的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综合效果.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从最初企业追求专业化分工与内部规模经济和资源共享的正外部效应带外的外部规模经济,到区位比较优势的产生和循环累计效应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多样化产业聚集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到增长极发挥扩散与辐射效应,形成集聚圈、都市圈及产业群和城市群的综合发展体系.


三、基于互动效应的我国城市化战略方向选择

以上阐述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机理的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图1中的高层效应将更加明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与底层效应形成更好的融合.从有效的发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间的互动效应来看,选择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于小城市,大城市更易于发挥其区位比较优势,形成多样化的产业集聚,发挥专业化分工、资源共享和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且其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更容易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发挥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

虽然大城市战略和小城市战略在我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但聚集理论告诉我们即使小城市建设在我国现阶段很重要,但大城市战略也绝不可忽视,大力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是我国过去和现在城市化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还很少,多数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尚不完善,未能将五种互动效应进行有效融合,也难以发挥强有力的扩散和辐射效应.研究发现,即使北京和天津也存在科技辐射效应弱[23]、圈层效应差和城市群体系建设不够到位的问题,京津冀区域间也存在产业梯度过大、区域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互补性优势难以发挥的现象[24],且因此,从长期看,我国还需要合理引导大城市建设,优化集聚效应,发挥扩散和辐射效应,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建设中小城市,形成大城市群、大城市经济带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系.

此过程中,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明确的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城市、产业战略和政策,在推进大城市战略和我国城市化进程时,既要加快产业集聚,充分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又要搞好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避免产业集聚带来公共物品过度利用、产品趋同恶性竞争、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拥挤恶化等负面现象,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