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诊断与恢复的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02 浏览:93833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摘 要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及恢复手段进行阐述,着重从教育学、营养学、物理学、药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疲劳后的恢复手段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待找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关 键 词运动性疲劳 诊断 恢复一、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性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项目的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至于提高1cm或缩短0.01s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出.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运动医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手段以及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使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其消除手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二、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以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是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三、运动性疲劳的常见诊断方法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疲劳不仅可以主观感受,也可以用客观指标进行监测.在运动性疲劳时,运动员主观感受普遍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极想停止运动, 部分人伴有口渴心慌、气急、胸闷和虚脱的感觉和症状.主观感受较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定性判断,但易受到运动员主观意志等的影响.客观检查有的简单,有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比较复杂,但在定量判断疲劳和对疲劳进行分类\分度以及科研、医务监督中用的较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测定与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肌力测定:背肌力、握力的变化.(二)神经系统机能测定:膝跳反射阈、反应时及血压体位反射的变化.(三)感觉机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试验法.(四)心率测定: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时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五)生化指标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血乳酸、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血清肌酸激酶、尿蛋白等.(六)呼吸肌耐力测定: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30 秒),5次肺活量逐次下降,说明机体疲劳.(七)生物电测定:心电图:疲劳时S-T段下移,T波倒置肌电图: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均功率频率(MPF)降低;脑电图: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八)唾液pH值测定:测试运动前后唾液pH值.还可通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外部表现和主观感觉进行诊断.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疲劳时,会表现出情绪淡漠、精神不振、困倦厌训、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反应迟钝、缺乏气力、失误增多等现象.运动员主观感觉表现为:疲乏、记忆力减退、食欲下降、无食欲、厌烦不眠和精神恍惚等;还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一是自我感觉评定法.在运动性疲劳时,运动员普遍伴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极想停止运动,部分人伴有口渴、心慌、气急、胸闷和虚脱的感觉,严重者有发热、蛋白尿等症状;二是教育学观察法.观察运动员的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两眼无神、反应迟钝、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偶有心率不齐,严重时有思维和意识的变异;三是生理学指标测定法.人体疲劳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均会下降,下降的程度与疲劳深度相关.因此可用生理学指标测定法来判断疲劳,常用的有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等;四是生化指标评定方法.其中有血红蛋白、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等;五是唾液pH值法.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HL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可通过测定唾液pH值来削断运动性疲劳,运动后唾液pH值降低,表明机能疲劳;六是呼吸肌耐力.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30秒),如果5次肺活量值连续下降,说明机体疲劳.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一)教育学方法1.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谢切诺夫在1903年进行测力描记实验中发现,右手握测力器工作到疲劳后,以左手继续工作来代替安静休息,能使右手恢复得更迅速更完全.他认为,在休息期中来自左手肌内收缩时的传入冲动会加深支配右手的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并使右手血流量增加.用转换活动的方式来消除疲劳,也叫积极性休息.研究还证明,与安静休息相比较,活动性休息可使乳酸的消除快一倍.调整性训练不仅局限在换项训练和准备、整理放松运动上,而是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积极的修养”是修养的关键:什么都不做,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是被称为完全休养.但是,在疲劳时不能只进行完全休养,积极努力使身体恢复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为促进血液循环而沐浴就是积极的休养.为了放松肌肉而散步、进行轻量运动也可以说是积极的休养.还有,游泳也可以说是积极的休养.当然,为了比赛而全力以赴的游泳并不能说是休养,这里说的是悠闲地放松身体的游泳. 2.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预防从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例如,跑到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造成暂时性贫血,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此外,有利于再从事其他的练习.(二)营养学方法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实质是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合理的膳食,良好的营养是消除疲劳和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同项目的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不同,其主要的能量物质来源各异,有的主要来源于有氧代谢,有的主要来源于无氧代谢.因此,在进行营养补充时要考虑到各种运动的代谢特点.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要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合理膳食有助于加速恢复过程.如果把运动中需要补充的热量按照蛋白质、脂肪和糖三者的比例划分为按需要均衡进补的方式,武术运动员的膳食中,三种能量的补充比例为1.2:0.8:4.5.(三)物理学方法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后物理恢复疗法较多,常用的有按摩、理疗、水疗、倒挂牵引、吸氧、负氧离子、红外线疗法和气功等物理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它可以刺激机体,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产物的排出,放松肌肉,安抚神经,同时,提高组织的氧的贮备量,可使TTB浓度上升,C02浓度下降,加速疲劳消除与机能恢复.此外其措施有温疗浴、桑拿浴;按摩;吸氧与负离子吸入.(四)药理学方法为了尽快消除疲劳,可适当服用一些药物,对于药物的服用问题,至今仍是体育界争论的焦点.因为药物的产生有两条途径,一是自然界提取,是从植物或其它天然物体中提取出来的;二是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制造出来的.化学合成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药物的使用上要谨慎.尽量服用维生素类或天然提取的.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索Bl、维生索B6、黄芪、刺五加、参三七等,都有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扩张冠状动脉,补气壮筋的作用,对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蜂王浆、人参、鹿茸等对养血补气效果较好.(五)心理学方法在训练和比赛之后.采用心理调节等方法作为消除疲劳的措施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放松练习、呼吸调节、听音乐、练习、暗示放松等方法,对消除因体力消耗和精神紧张所引起的疲劳具有良好的作用.上述方法,要根据各自特点选择使用.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常选择听音乐作为消除疲劳的手段.经过比较实验表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强度,可调节人的中枢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大吸氧量,加强心肺功能.也可调节人的情绪等心理状态.在音乐的选择上也要结合自身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同时兼顾思想内容、格调,用音乐消除疲劳还应注意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上应有所区别,如早上起床期间与晚上睡觉前的放松.曲子的选择在节奏、强度上应有不同.五、结语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所以教练员和有关学者要对运动员的疲劳问题加以重视,把消除运动员的疲劳作为运动训练的整体的一部分来重视起来.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着重探讨了其发生机制以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指出了从营养学、药理学、物理学、心里学和积极性休息和转换活动等手段,达到消除或缓解运动性疲劳的目的.因此,要通过对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不断掌握判断疲劳发生的方法.了解运动员疲劳的程度,并针对不同的疲劳情况.选择几种方法配合运用,加快运动员疲劳的恢复,从而达到尽快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参考文献:[1] 田野.运动性骨骼肌疲劳机理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2] 冯炜权,冯美云,宋成忠等.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 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 张灏.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12(1):72-77.[5] 冯炜权.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与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学院报.1993(4):326.[6] 张爱芳.实用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9-35.[7] 张英根.运动疲劳与中医虚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5-37.[8] 李承道.过度训练综合症的中医防治现状与分析[J].1996.37(5):12-15.[9] 冯美云.运动疲劳的突变理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3(3):55-57.[10] 王守训.运动疲劳及其恢复过程中血清酶活性的变化[J].潍坊医学报.1997(1):65-67.[11] 杨润琴,李承道.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1999.19(5).[13] 陈家旭.中医药抗运动疲劳概况与展望[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1).[14] 潘同斌.过度训练综合症及其分析[J].体育科研.1997.18(3):75-77.[15] Clarkson PM, Hubal MJ.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in humans[J].[16] Kemiem H. Cooper. Anupdate on medical therapy for obesity NutrClin Pract[J].2003 Apr 18(2):1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