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674 浏览:83141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阐释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内涵.进而针对情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坚持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更好完成其特殊使命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新课程改革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育者仅仅是把情感教育当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并没有把它当成理想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国轰轰烈烈进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相继提出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情感教育形式.而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从“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关注和研究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就变得非常迫切.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教育要提升人的素质,就需要提升人的情感素质.因此,情感与教育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基于这样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情感品质.”

情感教育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育活动既要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情意能力的质量.塑造灵魂、健全情感、完善人格、培育精神,这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2003年,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如果没有建立起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就会缺失人文精神,那么也就不会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情感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践磨练,探索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师生互动,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教学精神与教学能力新的突破,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引起情感的共鸣.

我们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本的原理,培养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坚持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记得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现在学生的情感波动大,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地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他们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就非常有必要.

1.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独特使命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理科课程以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为主,注重人的理性的培养.而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虽然能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课时设置还是课程地位都不能与思想政治课相提并论.

从教育性质来看,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进行系统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工作能真正体现实效性,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更能发挥出情感的渗透,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加以情感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原则来看,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每个单元、每课内容无不承载着素质教育的任务.尽管目前人们对素质教育还认识不足,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开设有思想政治(品德)课,从小学到大学,从教学大纲到课程编写,我们不是不重视情感教育,但学生仍是问题频出,各类事件一直在不断拷问着我们的教育.

(1)在教学目标上,偏重于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健全的社会主义公民.新课程改革下,首先调整了教学目标,它表现为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达课程目标.当前一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个别教师甚至单纯追求考试分数,将学生变成背诵的机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其结果是中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德行分离.

(2)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情感投入.

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尤其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而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如果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生硬地将知识塞给学生,这种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也许会出现这样一种场面: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而一些学生却自行其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动之以情的教育,便很难做到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境况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背离的.3、情感教育是落实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无论是课程性质、还是基本理念,以及目标等都表明,思想政治课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共同发展,针对高中生思想活动的不同特性,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同时,采取各种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和社会生活的主题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在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现实、融入社会的动态过程中,体会经济、政治、文化各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就《课程标准》而言,无论是课程性质的规定,还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情感教育.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原则及策略

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相似度检测作用.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思想政治课坚持情感教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情感教育重点不在于利用在教学中的功能为学习怎么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个性.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情感教育的导向性功能,要在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引导下,积极实施情感教育.我们要把情感教育既看成对完美教育目标的追求,又看成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要对学生的情感基调、兴趣爱好、动机趋向和态度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认知兴趣、合作意识、创造动机、审美体验、理想定位等方面不断地获得积极情感经验,以最终形成一种情感发展上有价值遵循和旨趣的定势倾向.

(2)情境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包括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它具有极强的主观体验色彩和外部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唤起或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情感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我们的情感教学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一方面是教室中大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3)性原则.

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够调动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热爱学习,才能够有效地实施情感教学.这里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堂氛围关系的,再者是师生关系的.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有情感、有理智、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人.通过情感的交流,的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一片绿洲.教师要在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的同时,发扬,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改进教学工作.

中学思想政治课坚持情感教育的策略

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坚持情感教育的几个原则,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制定情感渗透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想政治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老师常常是划杠杠背条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一种愉悦感,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在讲课时,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创设必要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情绪渲染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准典型材料,通过感人的讲解,来调动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语言要和谐、亲切,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声情并茂,鲜明生动而不失逻辑性,准确明了而不失趣味性.还要辅之以丰富的表情,配之以恰到好处的动作等方面进行情绪渲染,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2)情境展示法.我们可以通过诸如投影、录象、音乐、小品、漫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最佳的情境,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3)自我体验法.即鼓励学生勇敢地站出来,亮出自己的色彩,通过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来进行自我教育,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怎么写作谈体会,进行社会调查后举办报告会,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举行辩论赛等等,都会造成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3)培养和谐课堂,打通情感桥梁.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应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平易近人,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师生间成为朋友,可以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加强思想沟通,在平等的心理环境下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体会学生的思维角度,循循善诱,滋润心灵,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形成悦纳、共存、亲密无间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生动新颖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通过捕捉事物本身所隐含的感彩加以因势利导,将逻辑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强烈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充分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真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断地走向健康、文明.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渔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胡建伟.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教材教法,2009,(6).

[5]岳建文.论情感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