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景唐自述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9 浏览:10098

丁景唐,笔名洛黎杨、歌青春、丁英等.宁波市(原镇海)人.父亲丁方骏为成衣匠,母亲胡彩庭是农家女.因家贫,父母随母兄闯关东.以此,我在1920年4月25日生于松花江边的吉林市,3岁,父亲失业,南返镇海乡下.6岁,丧父;12岁,母亲贫病交瘁服毒自尽.1931年定居上海,依姑姑丁秀珍(小学教师)、叔叔丁方良(教会书局职员)为生.1937年冬,在上海青年会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学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1月参加中国.

1939――1943年,上海东吴大学、沪江大学肄业,1944年光华大学中文系毕业.

1938年冬,与上海青年会中学同学王韬(后为烈士)创办《蜜蜂》文艺半月刊,两期后因领导嘱回到校内从事学生工作,遂终刊.以后编辑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上海联”)刊物《联声》和领导过学生刊物《莘莘月刊》、《新生代》、《时代学生》等.大学毕业后曾任上海《小说月报》、《译作文丛》、《文坛月报》编辑.

1939――1945年,主要写诗与散文、杂文,也写过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论文.1945年4月,以上海诗歌丛刊社名义自费出版诗集《星底梦》,萧岱、王楚良作跋.女诗人关露评为“在近来惨淡荒凉的这片诗领土中突然看见这本小小的册子《星底梦》好像在一片黑寂的大海里看见一只有灯的渔船一样,等渔船虽小,仍旧是一只船,星星的光虽然不强,仍然能够把宇宙照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争取联华广告图书公司经理不再复刊《小说月报》,改出《文坛月报》.经王楚良、林谈秋商请魏金枝主编,我具体负责编校等事务,使这本刊物成为上海作家和解放区、大后方作家广泛合作的进步文学刊物.又和郭明、廖临(叶林)、袁鹰、杨志诚(陆从真)等在上海文协指导下,成立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约请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田汉等演讲,举办文艺晚会和文学讲座,出版《文艺学习》,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和参加争取和平活动.为此,被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经唐守愚同志通知,离开上海,出走镇海、宁波、香港、广州,为上海《时代日报》和香港《华商报》等报刊写稿.


1948年夏,应上海沪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朱维之师之邀,返沪任助教.年底,调任宋庆龄主持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五十年代改名中国福利会)第三儿童福利站站长.1949年5月,在宋庆龄老宅(现上海陕西北路369号)迎接了上海解放,兼任北四川路区、虹口区、闸北区遣送难民回乡生产的中心站站长.秋经夏衍、姚溱提名,办妥各项工作移交后,调回宣传工作岗位.

1950年1月2日,正式调任华东局兼上海市委宣传部工作.3月,华东局与市委分开建制后,历任市委宣传部科长、副处长、文艺处处长、宣传处处长、新闻出版处处长.六十年代任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十年,备受凌辱.1979年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党组书记,后任名誉社长、编审.

上海解放初为上海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1953年华东作家协会成立时转为华东作家协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任三四届上海作家协会理事,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二三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国际笔会上海中心会员.曾是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理事和上海民研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和顾问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和上海版协副主席,上海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瞿秋白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解放后,主要从鲁事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艺运动史的研究.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影印创造社、太阳社、“左联”、“文总”等文学刊物40余种,主持编辑《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丛刊》,出版《中国现代文艺研究丛书》、《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组成一整套规模较大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书系.八十年代初,在影印出版1935~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赵家璧主编,鲁迅、茅盾等编选并撰写导言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之后,由我主编、赵家璧顾问,续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二十集,约请周扬、巴金、吴组缃、聂绀弩、芦焚(师陀)、艾青、于伶、夏衍为文学理论、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诗、戏剧、电影各集作序.影响遍及海内外.1992年12月获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定的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1981年12月,参加以黄药眠为团长的中国作家团访问香港.同黄药眠、唐、柯灵、田仲济、林焕平、王辛笛、楼栖、叶子铭、吴宏聪、理由、刘锡诚、万宝慈出席中文大学召开的“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研讨会”,与美国、法国以及港台的学者相互切磋,宣读论文《四十年代上海的鲁迅研究工作》.

1982年受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任为上海市高等专业职称评定委员会文学艺术专业评定组成员.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专业贡献的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9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参加抗日战争老作家纪念牌,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1999年11月,写信婉谢为我举行八十诞辰的任何仪式,即使九十诞辰和百年之后,也辞谢勿举行任何纪念仪式.

2000年7月,在历年向上海鲁迅纪念馆捐赠图书、文物等之后,偕夫人王汉玉续赠图书,在该馆“朝华文库”内设立专库,并自书匾额.

2000年9月,经四年的收集、整理、编选,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竣《犹恋风流纸墨香――海沫文谈六十春》书稿.

新千年中秋之夜

责任编辑 鲁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