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邹相的多味人生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07 浏览:93323

邹相与我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的“80后”,他家在河南最南的信阳光山.而我家却在河南最北的安阳林州,是大学让我们有缘相聚在黄河之滨的郑州,走向了对方,是文学让我们一同走进了校刊《电院青年》,相会在编辑部的积木方桌周围.“臭味相投”的我俩,从此就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大学毕业以后,俺俩又都从学校的宿舍搬到了郑州北环的都市村庄,对未来的期冀、对生活的无奈.让两颗年轻的心经常碰撞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而频繁的来往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

相比于一般文学爱好者.邹相对于文学的虔诚和执着要高出很多,这一点可以从他家里的两柜书籍和在各大报刊上发表的百万文字来说明.其实,在大学期间担任编辑期间.邹相上课之外的时间几乎全交给了图书馆.虽然在那个理科类军事院校的图书馆里没几本像样的文学书籍,但我每次去图书馆都一定能见到他.相比于我感兴趣的那些新版杂志,他手里一本本泛黄的中外小说要显得另类许多.那些斑驳的图书常年储存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出版的年龄基本都在建国初期,呛人的味道总蔓延在邹相的周围.他却微笑着一页页地翻阅,俨然像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他的女友.那些年,对经典的阅读让他受益匪浅,除了积累丰富的知识,他在创作上也收获颇丰:每期的《电院青年》上都有他发表的一两篇文章,或抒发思乡之情,或描写身边趣事,或畅谈人生理想的,文字清新朴实,思想纯洁无华等他的文章经常在编辑部里引起热论,大家对他的切入点和丰富想象力一再夸奖.


我自幼心烦气躁,加上在文学道路上蜻蜓点水的敷衍,至今也没有读过一本经典名著,胸中无物自然笔端无墨,而勤学进取的邹相却是笔耕不辍.大学毕业后,无论是在河南报业集团当编辑,还是在宇通客车集团做行业记者,乃至后来到少林寺当总编,他始终坚持创作,从他笔露出来的奔放文字屡见报端.最近三年,他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近四百篇.不少文学作品获得殊荣,他的名字也深深植根于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的脑海中.2009年初,他被批准加入郑州市作协,当年又被推荐加入河南省作协,随后又被中国散文家协会、河南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并被《文学月刊》聘为签约作家.这一切荣誉的取得,与他高超的文学创作能力息息相关,与他对文学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密不可分.

三年前,当邹相将他的个人文学作品集——《风雨花》的设计稿拿到我面前时,我一下子被他的成绩所折服、所震撼了.当我看完整部作品以后,突然觉得我眼前的邹相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邹相了,他的文学水平已经完全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风雨花》字里行间中对亲情的轻描淡写,将我心中邹相铮铮铁骨的形象丰满了:作品中对社会热点的独到见解.将我心中邹相满腹经纶的形象强化了:对小说人物的细致刻画.将我心中邹相体察世情的形象凸出了.

时下,经常在各类报刊上看到邹相的个人作品专题,“青年作家”、“80后作家”的称谓早已成为各类刊物肯定他创作水平的代言.与邹相的差距让我不断提醒和鞭策自己,只有快马加鞭才不至于被他嫌弃,我开始强迫自己多抽出一点时间靠近他,多花出一点精力阅读他.和大多数有所造诣的作家相同,邹相也喜欢佛学,甚至将对佛教文化的研究作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与佛的缘分应该是由来已久的,这一点从他正直善良的天性就可以断定,只不过,禅宗祖庭少林寺恰逢其时地为他提供了一个历练和奉献的平台.这几年,游历于各大寺院的切身体会,除了丰富他的创作素材之外,更加修炼了他的内心.在与他的闲谈之中,得知他已经先后在近百家佛教文化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包括《佛教文化》《佛学文摘》及各省级佛协会刊.在很多佛学网站上.都有邹相的作品专题.他在平时的语言里,也多了很多智慧佛语,常常见他的书桌上搁着《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典籍.就连对佛学知之甚少的我,也受他的影响,在家里和车上挂上了佛教饰品,以宽自心.佛学讲究静心与自在,较之于大学期间的那个好友.而今的邹相确实是安静和自在了许多,安静到经常在深夜里伏案舞墨.自在到饭后常常品茗养心.

邹相的硬笔书法本已让我大饱眼福、赞叹不已,没想到他的毛笔字一样功底十足、精妙绝伦.随着对佛学研究的深入.他的书法作品禅意十足,给人以古朴浑厚之感.新婚宴请宾朋那一天,我收到了两幅书画作品:一幅是赵曼嫂子特意而做的《百年好合》人物画,一幅就是邹相老兄即兴而写的《修福德》毛笔字.在我看来,《百年好合》的美好祝愿是对新人爱情长久的期盼.而《修福德》的叮咛嘱咐就是对我们处世为人的教导,只有不断的积德累功,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无限的福报光顾等

光阴似箭,与邹相相识已近十年,我们也都从当初的“光杆司令”变成一家之长.波折离奇的生活让我们更加坚定对文学创作的不变追求,毕竟精彩的人生需要我们脚步不停、墨留永恒.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邹相一家今年终于结束了在郑州的漂流生活,拥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每当我们一家受邀到邹相家里做客,都会有一种回家的温馨之感:吃一桌邹记信阳炖菜.喝一口邹家信阳毛尖,再读读他最近发表的密麻文字,看看他最近新书的“唐诗”、“宋词”,仿佛我自己也变成了邹相,生活一个如此充满书香、墨香、茶香和饭菜香的自在世界.陶醉,只为我和邹相有着一颗热爱文学、坚守创作的虔诚之心!

(2012年6月30日)

(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乡土文学作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