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中国文学》译介的少数民族形象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700 浏览:96046

内容提要:阿诗玛与阿凡提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两个重要典型形象,一为美丽的化身,一为智慧的化身.英文版《中国文学》不但选译了大量少数民族题材,还为异文化的读者塑造敢于反抗的阿诗玛和睿智幽默的阿凡提这两个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动机,一是对外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就以及体现领导下各民族团结的局面;二是构建和谐国家理想的形象以对外宣传新中国形象;三是杂志编辑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兴趣.通过这一努力,《中国文学》实现了其办刊的初衷,也对外宣传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关 键 词 :英文版《中国文学》 少数民族题材 翻译

1951年创刊的英文版《中国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对外介绍中国文学的英文杂志,曾发行亚洲、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学》在对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增进外国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在对作家作品的译介过程中,《中国文学》选取了大量少数民族优秀作家作品的译介.从1951年到1960年,是这一译介工作的高峰期,据统计,这十年《中国文学》译介了36位少数民族作家的110篇作品,包括满族、蒙古族、苗族、哈萨克族、鄂温克族、藏族、土家族、白族、彝族、回族、维吾尔族等,被介绍作品的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电影、剧本等.大体而言,《中国文学》选译的作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少数民族的风情、诗歌、民歌的作品;二是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和寓言;三是汉族作家歌颂民族团结及少数民族风光、风情的作品;四是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及作家艺术家专号.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真实的或者虚构的英雄的、坚贞的、勇敢的人物形象被重构,如美丽的阿诗玛、睿智的阿凡提等,为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主流的发展脉络及动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窗口与平台.

典型形象的塑造:阿诗玛与阿凡提

(一)敢于反抗的阿诗玛形象

阿诗玛是少数民族文学形象中美丽的化身,来源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阿诗玛》原是撒尼族人民长期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后经云南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加工成为长篇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产生广泛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当代诗歌宝库中闪耀着民族色彩的一颗明珠.

《中国文学》于1955年第1期和第3期选译了长诗《阿诗玛》.该译本选自人民文学1954年出版的版本.译文选用长诗中阿诗玛敢于反抗富人热布巴拉的强逼婚姻,最终变成会回生的石头的情节,把撒尼族人民勤劳善良、热爱生活、敢于反抗、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展现给国外读者.通过对阿诗玛形象的译介,对外宣传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彝一家,同时完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女性形象.《阿诗玛》汉文原文:热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鲜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浑水一起蹬,绵羊不能伴豺狼.我坚决不嫁给他儿子!英文翻译如下:

Rabubalor,his kith and kin,

All honest folk condemn

Though they plant flowers to tempt the bees,

No bees will e to them

Clear water will not mix with foul;

Of them I will he none!

Lambs will not lie with jackals sly;

I will not wed his son!

为了忠实于原文,上述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使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这个艺术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二)睿智幽默的阿凡提形象

与阿诗玛并列的是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另一形象阿凡提则是智慧的化身.“阿凡提”并非人名,而是一称号,来自于突厥语“Efendi”.意为“先生”、“老师”,是对有学问、有知识人的尊称.阿凡提形象是维吾尔族人民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封建世俗观念的斗争中塑造出来的、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阿凡提机智聪明,勤劳勇敢,疾恶如仇,幽默、乐观、风趣,富有正义感,敢于蔑视国王等统治阶级的权利.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愿望,是一个深为全国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有关阿凡提的故事,题材广泛,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几百年来在新疆地区流传,故事中、银幕上展示的阿凡提总是蓄山羊胡子、鹰钩鼻子,头缠“色拦”头布,戴小帽,手拿弹拨乐器,骑着小毛驴走游四方,“爱管天下不平事,要为穷人出口气”.这个形象在全国更是家喻户晓.《中国文学》从1956年第3期就译载了8则阿凡提的故事(Stories About Nasrdin Avanti),1980年第7期译介阿凡提的故事7则(害羞、治胸口痛的妙方、海水等).兹举两例:

故事一:害羞

一天,阿凡提家来了小偷.阿凡提立刻躲进了一只箱子里.小偷尚未找到可偷的东西,打开了那只箱子,看见阿凡提在里边,问:“你在箱子里干什么?”“我家里没有什么你们能拿的东西,羞于见到你们,于是躲进了箱子里.”阿凡提说.

译文:HIDING FROM THE THIEF

One day a thief broke into Avanti’s house,Avanti saw him and hid in a chest,The thiefransacked the house without finding anything woah taking,In the end he opened the chestand saw Avanti,“Aha!”he said,“and what are you doin inside the chest?”“I was ashamedthat there was nothing:in my house that would appeal to your taste,what’s why I hid here”Avanti confessed. 故事二:治胸口痛的妙方

阿凡提的一位朋友来向他诉苦说:“阿凡提,我的胸口痛的厉害,像是有一只老鼠在啃.”“这个好办,请你找一只大点的猫,把它弄湿吞下去!”阿凡提回答说.

译文:THE ONLY REMEDY

A mischievous neighbour in:tended to make fun of Avanti and told him:“A mouse creptinto my stomach while I was asleep last night.

“What can I do about that?”

“What you must do is to catch yoursetf a live cat at once and swallow it.There is no oth-er remedy for you”was Avanti’s immediate rejoinder.

《中国文学》中的译文,把聪明睿智的阿凡提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为外国读者塑造了深受国内广大读者喜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智慧的化身阿凡提形象,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蕴藏的优美、丰富的资源.

《中国文学》译介少数民族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历史上的中西交流源远流长.外国的商人、游客、传教士等基于对中国的了解,留下过很多记录中国的文本,包括风土人情、地理构造、英雄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这种以“他者”为视角的叙述,给异族人民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有效的窗口,也给中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陌生化”的视角.这些文本,无论真实性如何,都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重构,在中西文明史与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学》的翻译选材策略,也借鉴了这一特征.尤其是该英文杂志为异质文化的读者塑造的少数民族形象是中国人自己塑造的中国形象,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中国形象都是由西方人构建的情形相反,因而具有下面这些特征:

其一,《中国文学》通过英译,成功地塑造中国少数民族勇敢的女性、智慧幽默的中国人形象,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将神奇富有的中国形象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为西方的中国形象观注入了新的想法.

其二,由于《中国文学》塑造的少数民族勇敢、智慧的中国人形象是基于国内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因此,该形象具有虚构而又有某些真实的成份;但这种形象同时又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体现了形象学中形象塑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中国文学》在少数民族文学形象译介的过程中,它始终保持两种“眼光”:一是以汉族作家为中心,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形象的“眼光”;二是以少数民族作家为中心,如何看待整个中华民族形象的“眼光”.这样就把整个中国文学谱系中,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的关联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地域性、共时性与历时性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文学发展脉络中一以贯之的特点,又对外呈现了中国文学内部的差异性与丰富性.这种翻译选材策略及对少林民族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

首先,《中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对西方与现代中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实现了借助西方人的眼光来反思认识中国本土文化,而且,它还借助国人对自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国人的情感诉求、自我反思、以及理想寄托.它把极富魅力的中国形象全面展示在西方读者面前,让他们得以从立体的视角了解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也引发了西方对中国新一轮的期待与幻想.

其次,《中国文学》塑造的少数民族勇敢、智慧的形象展示了中国文学的丰富性:由于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历史发展状存在巨大差异,汉族作家、汉族题材作品经常占主体地位.而少数民族的作家群体大小不一,各具特色,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民族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差别.《中国文学》大量译介少数民族文学中优秀的作家作品,表示了中国政府“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人”的态度与决心,解释了何以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产生大量杰出艺术家的原因.这些作品个性鲜明、富有特色,重视表现对新中国成立与领袖人物的颂扬、新旧社会的深刻对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热潮、民族平等与团结等思想主题,有着空前的时代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

第三,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的主潮是介绍反映革命战争题材及社会现实题材的相关创作,《中国文学》在创刊初期大量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形象是首次把该题材带入这一英文刊物译介的范围.在开拓文学表现题材方面,它是值得称道的.因此《中国文学》译介少数民族题材和塑造少数民族形象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同时促进中国文学融入世界,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文学》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形象的原因

纵观《中国文学》选译的作品中,革命题材与农村农民题材始终是其翻译的重中之重.这种翻译策略的形成,一方面是为了适用当时国内主流文坛风尚——文艺怎么写作意识形态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外宣传中国革命取得的成就,配合外交工作的需要.这种深刻打上意识形态烙印的翻译选材策略,同样影响到了《中国文学》对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翻译目的.当然,少数民族题材中大量优秀作品涌现,也使得《中国文学》不得不把目光锁定在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上.具体而言,《中国文学》选译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及少数民族形象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对外宣传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就以及体现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局面.英文版《中国文学》译载的少数民族作家及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文学的繁荣崛起,打破了汉族作家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导地位的不均衡格局,推动了民族文学的快速发展广泛传播.由于刊物的办刊主旨是对外介绍中国文学,加上其是刊物,政治标准无疑是摆在首位.杂志译载的少数民族作家及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向国外反映时代主潮,也服从了当时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文艺政策对外翻译的政治宣传功能.

其二,是构建和谐国家理想及对外宣传新中国形象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英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承认新中国政权,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处处扭曲中国形象.出于配合当时外交工作的需要,作为一种文艺活动,《中国文学》选译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形象,一方面重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的状况;另一方面主动对外输出中国文化,体现了新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姿态,也体现了新中国力图修复与西方世界关系、突破文化封锁与宣传新中国形象的一种努力.作为政府官办的对外宣传的杂志,尽管在篇幅、体裁及其他方面尚有一些限制,比如对于长篇小说及叙事诗它只能进行节选式的译介,但是它还是通过对大量重点的、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作品中的形象的宣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今天看来,《中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政治性,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是如何建构自己的民族国家形象的,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实践的理解.

其三,杂志编辑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偏爱.英文版《中国文学》在1955年第1期节译的撒尼族叙事诗《阿诗玛》(“Ashma”,the Oldest Shani Ballad)能说明该英文杂志的编辑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兴趣也会影响该题材的选择介绍.据杂志主编杨宪益回忆:“这部优美的翻译作品的成功有编辑李荒芜不小的功劳:等他介绍一部云南白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我们也就翻译了.李荒芜又建议找一个人画插图,就介绍了一个年轻人叫黄永玉来画木刻的插图.插图画的很漂亮.”

英文版《中国文学》自1951年创刊以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对外宣传新中国形象,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以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种种误读和曲解,为外国读者架设理解中国的桥梁.尤其是它在不同阶段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译介,对外宣传了一个个富有生命力而又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学形象,既展示了新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观,也为外国作者全面了解当代中国文坛状况打开了新的视角.加上这些文学形象本身富有的持久魅力,也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遐想与期待.《中国文学》的这一工作,对推动中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林文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责任编辑:刘大先】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