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老百姓的贴心“袄”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976 浏览:94966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民生新闻以平民化表达方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成为各种媒体体现民生视角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报道内容.民生新闻以民众思想为基点,从百姓日常生活中入手,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百姓的贴心“袄”.

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民生新闻报道要本土化

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就是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从本地新闻的采访内容看,报道要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

二.民生新闻报道要百姓化

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民生新闻是给百姓听的、看的,对百姓来说,家里停一天水,就是这一天最重大的事,街坊邻居家生活中遇到了不幸或者收获了幸福,都是他们议论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记者、编辑应该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当今发生在百姓身上的热点、焦点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发现和捕捉到百姓的焦虑、疑惑或误解,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平民百姓内心的欢喜、悲哀或愤怒.由点到面,充分发挥百姓的利益主体力量.只有进行社会性的深度报道,把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弄清楚,才能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本质.尤其在今年年底开展的新闻媒体“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新闻工作者深入百姓生活,挖掘一线鲜活新闻的重大举措.

三.民生新闻需要大众参与

对新闻媒体来说,如何获得丰富的信息源,面对众多的新闻素材,如何进行筛选,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民生新闻的信息源,不仅仅是,还要通过记者、通讯员以及有奖提供新闻线索等方式开辟信息来源,使记者及时了解到基层、民生的线索,并进行采访和报道,从而拉近与市民生活的距离,与受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通过这些方式其报道视角可谓生活化、市民化,并且极大的丰富了稿源,增强了贴近性、怎么写作性,民生新闻的特点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民生新闻报道要体现“三贴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明确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民生新闻较好地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百姓对于事件缺乏了解的渠道,一些民生新闻“平面化”的报道,仅仅流于表面,这种对事件报道的不足导致民众只看到事件本身,却对事件缺乏认识与了解.所以,媒体作为受众的“眼睛”要替受众探询、记录社会事件,更有责任有义务去对事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为受众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架起百姓了解、参与社会的桥梁.


民生新闻要注意自身应坚守的新闻视角与立场,一方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化解矛盾,做到帮忙不添乱.既关注民生热点,又关注民生重点,以辨证法视角从众多热点难点题材中选取民生新闻的报道重点,通过新闻报道说明事实,解答问题,引导舆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民生新闻报道,在触及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中首先必须认清这一点,要加强策划,着眼全局,防止琐事的堆砌.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也就是策划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在具体的采访时要从小事切入,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存生活问题切入.要明确目的,讲究策略,防止激化矛盾或诱发新的矛盾.在涉及与政府部门有关的事件时,既要反映百姓呼声,维护群众利益,又要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要在确保百姓知情权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多做说明解释工作,防止在百姓中造成与政府的对立情绪.

民生新闻在地方广播新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民生新闻做好了,可以充分吸引受众,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阿拉善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