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构意义下的新闻真实性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07 浏览:21309

【摘 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本文对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说明新闻的真实性不是纯粹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由此还原新闻本来的真实,即事实的真实,而非终极价值意义上的追求.

【关 键 词 】文化建构 新闻 真实性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一是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本质.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消除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感.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的立身之本.

BBC著名的驻外记者弗杰尔凯恩曾说:记者的艺术首先应该是对真实的礼赞等上百万的人之所以会观看和收听新闻,是因为我们把真实性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信任是我们的代名词.这是一条不可更改的原则.①

以上的话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谁也不会怀疑像凯恩这样坚守记者职业道德的人会对新闻真实性所作出的承诺.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这段演讲进行解读时,就会产生一个尴尬的问题,即:什么人定义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记者能在多大的程度上真实地报道新闻?本文试着从新闻生产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从理论层面来探讨新闻“真实性”存在的意义.

(一)大众传媒机构是新闻生产的根据地.无论在中外,无论是公营或者私营,传媒机构都是被统治阶级所控制.根据美国新闻学会2004年的年报,22家大公司拥有全国39%的报纸,控制着70%的日报发行量(周日73%).而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经营着20%的报纸和全国51%的日报发行量.而根据《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05年8月,我国组建的40家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7%,平均期印数占30%,总印数占41%,总印张占56%.②这些数据都说明,在任何国家,统治阶级都强力控制着大众传媒,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政治经济的社会化.

不论国家性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会在物质基础占主导的前提下,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运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媒体.阿尔都塞就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于一系列机构及其相关的实践之中.他对国家权力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分析:一种是强制性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如政府、和监狱等;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各种教会系统)、教育的(各种公立、私立的学校系统)、传媒的(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的(文学、艺术、体育比赛等)等诸多方面.③


马克思曾指出,“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都具有意识”,因而“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也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文化霸权,需要对“主导思想”做出一定的调整,他们利用通用的言辞来塑造他们标准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他们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而这些言辞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统治阶级的权力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霸权中来.”④

(二)尊重事实、客观报道是每一名记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任何一名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新闻工作者,都毫不怀疑自己在工作中是保持着一种理性而冷静的心态,“客观”地选择和报道新闻.

于是,媒介真实在早期的“镜子反映论”认为,新闻必须像架在整个世界背后的一面镜子,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但也有很多的批评家用同样的比喻来质疑记者能否以“客观”的姿态描绘世界,如果不能,那么他们又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的主观意识不露痕迹地隐藏在了新闻当中.

我们感官这个世界,更多的是通过媒体.社会的发展让人际传播拘囿于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对与我们相关的现实世界保持完全的经验.而现代媒体却跨越了时空的维度,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们对这么世界有了更广更深的认识.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正如陈力丹用黑暗中的一束光来比喻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一样,传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只能照亮几个点,照亮的地方被传播了,没照亮的地方大家都没有看到.但“被传媒照亮的那几个点,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体吗?”⑤李普曼也在著作中对新闻和真相进行了区别,他认为“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定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⑥

以上说明在客观上新闻工作者没有办法将现实世界真实地展现于公众,我们是生活在被媒体构造的“虚拟环境”中,而这个环境很大程度上被我们认定为真实的世界.

很多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生产活动时,坚持认为自己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够凭“直觉”和“本能”知道哪些消息是重要的.其实,记者在对新闻信源进行采访时,已有的经验深深影响着记者:应该采访谁,怎么采访,如何保证采访的质量等.这些经验能够指导其用某些特定类型的知识来对社会世界进行想象和构建.媒介真实的“再现论”突破“镜子反映说”局限的表现也正在此.

(三)我们随意打开某天全国的各大报纸,都会发现头版的消息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甚至它们组织排列的顺序都是相似的.那么,在一天当中发生的事情千千万,如何判定哪条新闻具有头版效应?同时,又何以保证一条新闻出现在不同报纸的头版位置呢?

新闻工作者会很告诉你,他们是凭借着灵感,然后再按照新闻的价值标准来进行取舍,通过重重“过滤”,越是符合新闻价值标准的,也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这种“过滤”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以至于那些新闻工作者坚信自己是在专业新闻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客观”而“真实”地报道新闻.

所谓新闻价值标准,是“新闻工作者用以判断什么样的事实能够成新闻以及衡量什么样的新闻报道胜过另一些新闻报道的尺度”.⑦国内外学者在主要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显要性、影响力、异常性、接近性、及时性和趣味性等.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取舍排序的过程,也就是这些特定的原则和考夫曼“新闻框架”理论大行其道的过程.潘忠党提出对新闻构架分析的基本理论包括五部分:1、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2、传播活动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活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3、但是,它发生在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4、因此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和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5、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她)们的“框架”.⑧

但是,我们不能一看到有“新闻框架”的存在,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会妨碍新闻真实客观性的存在.相反,“框架的权威性恰恰取决于它本身对于‘客观性’的追求,也就是说,它需要经常地包含‘尴尬的事实’,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接受不同意见的声音.”⑨

由此我们知道,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也在给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排序,为的就是构建出媒体所要表达的观念及看法.而记者在对一具体新闻事件进行构建时,不仅仅是衡量它的新闻价值,更多的是带上了显著的意识形态色彩,将新闻事件纳入主流的价值体系.

(四)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采编的时候,无论是他的思维过程还是编写过程,不可避免地都要用到语言这门工具.那么语言能不能保证他们“真实、客观报道世界”理想的实现呢?

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用“符号”来指称语言整体,而把“概念”和“音响形象”分别用“所指”和“能指”代替.索绪尔用这一区分是要说明“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和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⑩语言符号的随意性,意味着词与物之间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建构的产物.那么我们要理解具体的言语,就需要把它还原到社会整体的背景下进行.这说明,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及其活动,甚至包括反思本身,都是建构的而不是自然产生的.

经由对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真实性”的“魅”,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作为一种“客观真实”的社会知识,并非对“外部世界”客观真实地记录,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体现.新闻的“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能是事实的真实,而非超验意义上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