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细节影响新闻真实性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24 浏览:68900

【摘 要】新闻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精彩的新闻细节,虽然取材细微,但它注重抓住事物的特点,描绘细致、脉络清晰、形象生动,能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一件新闻作品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新闻细节在新闻作品中除了能起到“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以外,还能起到深化主题、突出重点、增强新闻可读性和可信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可信性方面,新闻细节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一丁点的细节问题,都会令读者对一篇新闻作品所描述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会令整篇报道成为虚检测新闻.

【关 键 词 】细节 新闻真实 影响

真实性是新闻作品的生命之树.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必须做到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相一致,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相一致,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相一致.应当说,新闻的细节真实,是新闻真实性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绝对不可小视.诚然,影响新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观察点、倾向性、立意,以及所体现的导向性等.但在新闻采写时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细节.有时一个好的新闻,常常因为细节上的问题,使读者产生怀疑,觉得新闻有检测,便隐藏了某种“败局”的可能.比如,采访时不够全面细致,随后为了抢发新闻,在写稿时对于部分没有采访到的细节问题“想当然”一下,那么问题就来了.

“未成年儿童保护中心”,“高架上跨电力高压走廊”,明明在副标题中写着“死亡百余人”、却又在导语中写道“至少4人死亡、120人受伤”等这是笔者在作为一线编辑时,曾经遇到过的一些较为显著的细节问题,而这些细节问题的出现,足以令相关新闻报道偏离新闻事实本身.因此,在总结杜绝虚检测新闻的心得体会时,笔者觉得应在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的基础上,再在细节上加强文字表述的准确性.

杜绝虚检测新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要坚守作为记者的职业操守,加强自律,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全方位的采访,坚持用事实说话,绝不添油加醋,绝不夸大掩饰、片面描述事实真相.这是杜绝虚检测新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扼杀虚检测新闻的主要途径.

然而,即便能够做到上述要求,一些记者在文字方面表述得不精确,也会让写出来的新闻偏离事实,这一点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一线记者来说,眼高手低、心口不一是制造虚检测新闻的又一大毒瘤.立场再公正、采访再全面,如果不能将新闻事实精确地表述出来,不能将采访到的内容转化为详尽、贴切、流畅、准确的文字,也会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有记者在 “合作化南路将修建高架桥”一稿中有这样一段话:“经过一路直行,合高架将在南段完成两次上跨,分别是上跨铁路桥和上跨两组电力高压走廊.这两次上跨也是合高架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方.”很明显,这样的表述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高架上跨铁路桥”没问题,但“高架上跨电力高压走廊”显然就是虚检测信息了,高达30米左右的电力高压走廊,高架桥如何上跨?坐电梯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询问记者后才知,原来是高架桥上空的电力高压走廊要抬高一些,而不是高架桥要从电力高压走廊上跨过去.

再如“未成年儿童保护中心”一词,记者如果细心一点就不难发现这一表述的问题所在,试问:成年儿童是什么样的?“未成年儿童”是不存在的,那么“未成年儿童保护中心”自然也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一新闻点如果见报,不仅会让读者对整篇稿件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且还可能会成为一大笑柄.

在连续报道中,更应该注意细节问题,在一些关键新闻点上必须做到前后一致,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但是,部分记者显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比如,2011年3月合肥市图书馆闭馆改造,在当年2月份写的预告稿中,提到改造期间所有图书“只还不借”;但是,在改造首日记者采写的稿件中却称改造期间所有图书“只借不还”.到底是“只借不还”还是“只还不借”?这种前后矛盾的内容如果见报,肯定会引起读者对新闻真实性的极大怀疑,甚至会影响整个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在询问记者后方知,图书馆给出的政策并没有变,仍是“只还不借”,是记者表述错了.但是,这看似只是两个字位置上的变化,却足以让新闻事实发生根本变化,如果不是编辑明察秋毫,一条虚检测新闻或将就此诞生.

在连续报道中,还有一个细节应该受到重视,那就是人名问题.如果把握不好,也极易令读者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比如在一篇涉及案件的稿件中,犯罪嫌疑人用了化名A;一段时间后该案有了进展,记者在稿件中却将犯罪嫌疑人的化名写成了B.虽然都是化名,但如果不统一,肯定会让读者疑惑,弄不清到底谁是嫌犯,甚至会把同一个新闻事件当成两个.

那么,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新闻细节的真实性呢?结合本人在做记者、编辑时的经验,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采访要细致.采访要细致,是由新闻细节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细节本身“细如琢、密如镂”,若不仔细地观察、了解它,并把握其“全貌”,也就谈不上对其准确的描述.同时,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所获得的线索是十分“简陋”的,可能只是一个新闻爆料人的和关于此新闻事件的只言片语,而这只言片语,有时也会与新闻事件相去甚远.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答,来探究事实真相、还原新闻事件.尤其是在时间、地点、人名等细节问题上,一定要再三追问、详实记录,如果连这些新闻的基本要素都弄不清楚,甚至出现差错,那新闻的真实性将严重受损.

第二,写稿要认真.在采访详实的基本上,记者要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梳理、判断和选择,然后理清思路,再下笔写稿.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留意哪些细节是必须保留的,而且要好好描述的;而哪些细节虽然采访到了,但与还原新闻事件真相的关系不太大而需要摒弃的.如果在一些细节的弃留问题上把握不好,把该留的摈弃了,也会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写稿时一定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描述,不需要刻意使用过多的形容词进行修饰,用直白、简洁的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就绝不画蛇添足、卖弄文采.毕竟新闻的细节与文学作品的细节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念,可以牺牲真实性来换取故事的生动性,哪怕是以“六月飞雪”一词来描绘窦娥之冤,也不为过;但新闻毕竟是新闻,它最不该也不能牺牲的,就是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新闻,才最有价值,最能吸引读者.

第三,常识要牢记.在采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识类问题,以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看记者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采访前的功课做得是否充分了.当然,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动动脑筋才行.比如上文提到的“未成年儿童保护中心”一词,只要稍微动下脑筋,就应该能够感觉到这种说法很别扭,哪怕是出自采访对象之口,也应该追问一下什么是“未成年儿童”才对.而在“高架上跨电力高压走廊”这一问题上,不能说记者真的不知道这是个常识性错误,只能说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一些口误,心里没能多个“心眼”.

第四,要不耻下问.有人说记者是靠笔杆子谋生的,但这一表述似乎并不全面.我觉得如果不会“耍嘴皮子”,面对采访对象张不开嘴,面对新闻事件不知从何下“口”,哪怕他有再好的文笔,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甚至被一名合格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难免有所疏忽,以致在写稿时对一些细节问题把握不准,这时就需要多动动嘴,要么及时补充采访,要么赶紧向知情的同事或同行的记者请教、核实,千万不能凭空想象.


总之,任何新闻,都应该以为读者全面还原事实真相为根本.在此过程中,记者不仅要杜绝在主观意识中存在制造虚检测信息、歪曲事实真相的意图,更要通过细致的、全方位的观察和采访,了解事实真相,然后通过细腻、精确、顺畅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后犹如身临其境,整个新闻事实一目了然.

(作者:新安晚报社驻巢湖办事处新闻采访部主任)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