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兵在基层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21 浏览:18511

根据总台总编室和湖北之声安排,我于2011年9月21日至26日,跟随湖北之声丁安卿、曹曦晴、裴萍等老师前往神农架地区以鄂西生态旅游圈为主题进行“走转改”采访活动.这6天里,我们走上田间地头、深入寻常百姓家,就“九湖乡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和“神农架旅游转型”三个选题进行走访.我采访的重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这次采访活动,不仅让我完整而系统地学习到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也让我体会到记者的艰辛,明白每一篇鲜活的报道背后饱含的汗水与智慧.

一、精心策划 智慧统筹

任何采访的前期筹备、策划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最后新闻的好坏.在确定采访分组后,丁安卿和曹曦晴两位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到我,要求我就文化方面拿出自己的选题.在我看来,“走转改”最重要的是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力图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薅草锣鼓,它从唐太子李显屯兵大九湖开始,在大生产时怎么发表展起来,曾经一度是当地百姓娱乐的主要方式,而目前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它开始被边缘化.那么,如何传承和发展它?这就成了我的选题.


报选题给小组负责人,细心的她发现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媒体报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她的建议下,我开始制定采访计划,需要走访哪些人?需要到哪些地方?需要多长时间?等这样一个采访计划的制定过程相当繁琐,是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叠加的过程,需要联系所有受访者,确定他们的时间、所在地等等,还需要了解神农架的地理情况,找出最便捷的道路,以节约采访时间.完成采访计划后,交给负责人,再由她统筹三个选题的采访计划,制定整体的采访计划.

二、细心走访 深入调查

新闻是记者“走”、“访”出来的.只有深入到一线,采集到最鲜活的声音,访问到最基层的群众,才能有客观的报道.

在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的热情帮助下,我们首先来到位于松柏镇的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薅草锣鼓在当地的整体情况,相关部门在传承和保护它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困难.之后,在崎岖的山路中颠簸将近5个小时,来到下谷坪土家族乡采访薅草锣鼓的传承人――77岁的王宏萱老爷子和他的唐戏班子.2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后,又约见正在此处调研的当地研究薅草锣鼓的专家――吴承清、邓志义,请他们结合实际谈谈薅草锣鼓在传承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结束采访已是深夜10点多,第二天一大早,再次在山路中颠簸4个多小时,来到薅草锣鼓的发源地――九湖乡,寻找到当地的薅草锣鼓大师――陈切松,并就薅草锣鼓与旅游捆绑相关设想采访了九湖乡副乡长韩庆仪.

我收集了整整8小时时长沉甸甸的录音资料.这也是第一次系统地走访薅草锣鼓.同时,我也大胆地为它的传承与发展和当地官员交换看法,提出建议设想.

三、路途艰辛 爱在身边

神农架林区虽然在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后对道路已经开始重新修整和建设,但这次采访的路途依旧艰辛而漫长,平均每天在车上的时间超过6个小时.“好运气”的我,第一次深入山区采访,居然还碰上了山中大雾、泥石流冲毁道路和塌方等

当车行至神农架保护区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时,山中弥漫起大雾,山路的能见度只有5米,而这时神农架林区大停电,手机没有一点信号,车上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好在经验老道的司机刘明十分淡定,凭借娴熟的驾驶技术、谨慎的态度,让我们平安到达目的地.

遇到泥石流冲毁的道路时,领队丁安卿老师冲在最前面,跳下车站在泥巴路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帮助推车,连手机掉到了泥里都全然不知.他说:“我的工作就是让你们平平安安.”这句话让我动容,身为副处级干部的他完全不用如是.一路上他一直如照顾孩子一样照顾我们,怕我们吃不好、睡不好,细致入微.

四、业务扎实 态度当先

这次采访活动同行的都是业内专家,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丁安卿老师是湖北台的老记者,经验丰富,采写过很多鲜活的报道;曹曦晴老师是省委宣传部金牛奖的获得者,擅于采写舆论监督类的报道,是青年记者中的佼佼者;裴萍老师是旅游方面的专家,对于旅游行业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的业务水准相当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新闻、对于采访的态度让我自愧不如.

外出采访的这几天,丁安卿老师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借出门锻炼,与当地村民攀谈,了解当地真实状况,以寻找鲜活的新闻线索.他还告诉我,当他在十堰记者站做站长的时候,经常早上5点起来坐车来神农架采访.有一次大雪封山,他最着急的是如何将稿件传回台里.

曹曦晴老师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做舆论监督类的采访,她教会我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新闻事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数据,将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比如关于薅草锣鼓的传承,在采访王宏萱的儿子王绪田时,曹曦晴教我第一个问题就问他在流行歌曲如此红火的今天,为何还要唱薅草锣鼓.这个问题很小却让王绪田滔滔不绝:他曾经也不喜欢薅草锣鼓,为此还背上了父亲因组班子唱薅草锣鼓而欠下的债,慢慢接触后开始感兴趣,然后喜欢,之后觉得自己有责任传承它.多么鲜活的故事啊!

在跟随他们采访其他选题的过程中,我还学习到新闻记者如何拥有敏锐的嗅觉.在采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的被访者,是之前没有设想到的,比如大九湖乡的陈切松本来不在我的采访名单中,而且我觉得采访的内容已经足够了,可是曹曦晴老师会要求我去采访,她说作为记者需要听到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能只听一家之言,这样才能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他们得过的众多新闻奖项足以证明其业务之扎实,即使这样,他们依旧用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采访和每一个受访者.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更加体会到“走转改”是新闻新兵成长的必修课,深刻地理解了“走转改”:

走基层,深入寻常百姓家,录民生.

转作风,全心全意说人话,传民生.

改文风,真心实意写文稿,述民生.

(湖北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