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编辑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13 浏览:144660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知识更新的快节奏,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人员,如何做好编辑工作,适应日趋发展的经济时代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高校期刊的编辑过程中,针对编辑工作面临的知识多元性现实,编辑人员在经济时代的价值观与操守观,荣辱观与名利观等方面的挑战,坚定信念,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职,以不断完善知识层面,牢固树立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以学术第一、科学发展为己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真正担负起一个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担负的责任:传播知识,弘扬学术正气,尊重人才,维护高校学术的权威性与前瞻性.

【关 键 词 】学术正气;权威性;前瞻性

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知识更新的快节奏,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人员,如何做好编辑工作,适应日趋发展的经济时代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高校期刊的编辑过程中,针对编辑工作面临的知识多元性现实,编辑人员在经济时代的价值观与操守观,荣辱观与名利观等方面的挑战,坚定信念,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职,以不断完善知识层面,牢固树立健康向上的工作心态,以学术第一,科学发展为己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真正担负起一个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担负的责任:传播知识,弘扬学术正气,尊重人才,维护高校学术的权威性与前瞻性.

一、编辑溯源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类历史文化典籍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经研究考证确定大致可以认为,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编辑工作已初现根源并获得发展.在此之前,能够考证,古代甲骨和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作为档案的简策就是编辑工作的具体凸显,“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都是很好的证明.流传后世的《金膝》,就给我们讲述了武王病重周公设坛祈福的经过,历经变化成为现在的书籍.据传,老子曾经担任过“柱下史”保管周王朝当时的历史文献.可以预见当时编辑工作在当时所处的地位以及编辑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在华美的锦缎上面书写文章、记录历史文献与历史事件并制作成易于阅读与保存的卷轴式书籍,编辑技术的进步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化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因为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在社会进步方面被作为研究对象并越来越被重视,形成一门专业的理论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特别是近现代,在图书编撰、文化出版、声像传播等方面越来越细化形成一门综合性包容性极强的应用科学.编辑学逐渐在应用领域与研究领域被提升到理论高度并日益完善.这是由编辑学特定的研究属性所决定的.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编辑历史源远流长,大教育家孔子被公认为是中国编辑史上第一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要经,季氏飨士,孔子与往.”以及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阅读到当时一百多个国家的各类重要文献,可见春秋时期编辑事业的发展与兴盛.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孔子之前已涌现出为数不少的编辑工作者投身到编辑事业中.正是由于无数的编辑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让这第一位大编辑家得以博览群书.孔子作为大教育家,他通过因材施教,才有了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辉煌业绩,他要教育这些学生,必须有课本,司马迁说他“编次其事”就是对他参与编辑教科书一事的记载.另外在很多的文献中都有关于编辑工作的详实记录.

编辑工作在选题谋篇方面要统筹兼顾,甄别厘定,在编辑出版兴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隋书经籍志》就很客观地记录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社会意义.《总集后叙》曾记录了历史上建安以后文学繁荣,诗词歌赋发展空前的局面,各位辞家勤奋创作著述成集广为流传.到了晋代为了减轻书目众多阅读不便的困扰,摘取各家经典作品分类汇集成册,方便了阅读.这就将古典编辑家的工作经过及其对学术文化的贡献进行了溯源概括.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编辑家,为传播和积累中国灿烂的文化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的日益更新以及印刷材料的创新,大大便利了编辑劳动的进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编辑工作固有的工作模式,让编辑工作者从繁重的文字编撰工作中解脱出来,让编辑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

二、信息化时代下编辑工作的现状

高校学术期刊是传播、交流和记载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文献之一.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各种新型课题的提出与新技术科学的研究也大都从高等院校开始,高校期刊成为新技术新课题有效传播与宣传的主导媒体,因此,正确认识学术期刊编辑在高校期刊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编辑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严谨高效地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真理很多时候往往被少数人掌握.很多关于技术革新的论题,新技术的发明,也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坚持,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人员具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在符合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具有远见卓识,同时还要具有敢于忍受委屈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的冒险精神,呵护新技术新课题的宣传与交流,在学术媒体传播过程中具备敢为人先的气魄.这也对我们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者的操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能不能真正的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能不能正确的在学术真理与名利得失方面做到坚持真理淡泊名利,也是经济时代对我们编辑工作者名利观与操守观的挑战.

高校期刊作为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新颖性强、出版迅速、报道科技成果快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本质特点之一.一般一篇期刊论文从创作到发表需要五六个月左右时间,而一部学术专著出版一两年甚至十几年.出版周期也相对于图书来说要短得多.随着时代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观点、最新科研成果通常在期刊上发表,并能反映当今政治形势、学术动态、全球科研发展水平.同时,高校学术期刊出版的连续性强, 期刊出版的连续性为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期刊通常以它命题的统一性,卷期或年月标识及连续出版,表现出社会发展趋势,某一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展示了某一知识领域运动脉络系统性,又能反映出某门学科的发展方向,方便了知识的深化和组配.编辑人员在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目了然. 高校历来是知识传播的中心,维护学术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是编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一名编辑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甄别准学术与伪学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人员对学术的发展与研究有敏锐的分辨力,对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层面有足够的了解与系统的掌握,在不断的学习与充实中把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与学术潮流,引领学术在行业中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的学术居于知识的前沿地带,进而维护高校学术的权威性和前瞻性.


众所周知,高校不仅是时代精英汲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趋向成熟与定性的重要时期,作为传播学术的主导媒体的编辑们,不仅要在学术方面具有前瞻性与权威性,还要在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严肃性.学术思想的严谨性与政治思想的严肃性都将会对青年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编(下转第76页)(上接第73页)辑工作者要有成熟的健康的政治敏感性,在弘扬学术正气的过程中,切实把握政治立场,在思想上要与主流媒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弘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真正把高校期刊办成学者学术交流的阵地,青年学生汲取知识冶炼人生情操的园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国力引起世界关注,这也是由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对高校建设与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的繁荣也对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学术观与价值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文凭热”、“学术热” 让一些引领高校学术潮流的专家学者们变得功利起来,学术查重、文凭查重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出现了道德失范的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就要求我们的高校编辑们恪守文人的职业操守与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维护校刊的严肃性、权威性,进而达到净化高校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的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的一些观念与意识也在改变.然而,在高校中,作为一名编辑人员,维护学术公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在联接作者与媒体的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义不容辞,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作者与媒体之间的健康链接是尊重知识、维护学术公正的重要体现.

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沿着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作为编辑人员能够在浮躁的经济时代中,在传统文化与现行教育体制的碰撞中,完善学术媒体对学术精神的宣传,弘扬真理与学术正气,宣传科学发展观与引领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杜绝学术腐败,切实打造高校期刊的政治性,权威性,前卫性,与高校编辑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

打造高校期刊的学术特色,与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适应新形势下学术发展的要求密不可分.学术风气与学术正气辩证统一,在健康的学术氛围中,编辑工作人员被尊重与认可的程度就越高,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在研究学术发展规律,发现和挖掘学术潮流方面慧眼独具.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学术编辑水平的衡量,有许多方面.实际上,作为一个校刊编辑,首先是作者与学术媒体的沟通者,又是媒体与读者的桥梁,编辑工作是整个编辑活动的鉴别、判断活动,参与出版的再创造,为学术作品的迅速传播创造条件.编辑正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才使高校编辑的一切工作和成果都能体现在学术期刊上,这集编辑部内外劳动之大成者的编辑工作,必然以学术期刊的办刊风格为重要体现,只有这样,学术期刊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前瞻性,在信息化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刘春雷(1976―),男,汉族,山东宁阳人,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博士,研究方向:易学与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