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船歌》赏析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65 浏览:93697

【摘 要】声乐作品赏析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声乐作品创作、声乐作品表演共同构成整个声乐艺术的三大要素.而声乐作品赏析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以声乐作品《乌苏里船歌》赏析为例,以“解剖麻雀”与“解读样板”的方式,对这一声乐作品赏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示范.力求对于声乐作品赏析,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 键 词】声乐作品乌苏里船歌赏析歌词曲谱演唱

声乐作品赏析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声乐作品创作、声乐作品表演共同构成整个声乐艺术的三大要素.

然而,声乐作品赏析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以声乐作品《乌苏里船歌》赏析为例,以“解剖麻雀”与“解读样板”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赏析.并力求通过这一实例的赏析,为整个声乐作品赏析,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具体而言,《乌苏里船歌》的赏析,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来进行.

一、歌词艺术赏析

歌词是声乐作品文本创作的基础,它与曲谱各占整个声乐作品文本创作的半壁江山.所以声乐作品赏析,也必须以歌词赏析为基础与前提.歌词赏析又包括题材、主题、形象、情感、事件、体裁、结构、语言、风格等内涵.

《乌苏里船歌》是中国赫哲族风格的民歌;民族性是歌词的首要审美特征.而民族性又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亮点与支点.因为民族性乃是民族文化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以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赫尔岑指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同志也明确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等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


《乌苏里船歌》的词作者郭颂、胡小石二位先生,以我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为题材,反映出解放以后赫哲族人民“金色的光照船帆”、“船儿满江鱼满舱”、“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的欢乐幸福的新生活、新面大抵.赫哲族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边,以捕鱼和狩猎为生,故素有“鱼皮部”、“使犬部”之称.而渔歌和船歌,又是赫哲族民歌中的主要艺术形式.因此,这首歌曲的歌词创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是地道的赫哲族的新民歌,其民族化的高度,已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二、曲谱艺术形式

曲谱密切为歌词怎么写作,反转过来又对歌词的表现起着重要的艺术作用.只有曲谱与歌词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乌苏里船歌》的曲谱创作,堪称精妙.它充分吸收了赫哲族民歌的音乐精华,并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旋律上,它以赫哲族民歌曲调的核心风格――“波浪型”旋律线条为主.在此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音乐因素.而“波浪型”旋律线条又正是赫哲族人民江中捕鱼生活的艺术提炼与凝聚.

在节奏上,它又以赫哲族传统民歌中的“划动型”特点为主.这种“划动型”节奏,又正好是赫哲族人民在江中划船时双手前推与回摆双桨的划船动作的节奏特点.

在音乐特色上,它又运用了赫哲族传统民歌《等阿哥》、《婚歌》等特点.

由此可见,《乌苏里船歌》的曲谱创作,也凸显了赫哲族的民族性特点,因而也取得了成功.

三、演唱艺术欣赏

演唱是声乐作品的中心,没有演唱,声乐就只是纸上的文本作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声乐艺术.

《乌苏里船歌》的首唱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歌歌唱家郭颂先生.他在这首歌中的演唱艺术,完美地表现了文本的意蕴与内容,并显示出他独有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

他将东北民歌(汉族民歌)与赫哲族民歌的演唱艺术融为一炉,充分发挥了赫哲族民歌中演唱形式之一“嫁令阔”衬词“啊郎赫呢哪”的特点,使这首歌曲的演唱艺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由他提供的歌谱和录音的《乌苏里船歌》,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为我国声乐艺术赢得了殊荣.同时,他不仅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还是词作者和曲作者之一,这为他的演唱艺术,又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