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41 浏览:162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要求的提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越来越显露出实践能力差,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会计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业务了解的程度的要求都很高.因此,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它要求同时兼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一、我国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始,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因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稳定、收入高等特点,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与目前相比,当时的会计人才供不应求,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相应降低了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门槛”.然而近年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渐显饱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多种类型的经济体不断涌现,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会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类会计学专业的学校,则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的学生大都缺乏实践能力.因此,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

(一)会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薪酬逐年降低

近几年来一些文科院校和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谋求综合发展,纷纷增设了会计学专业,一些理工科院校也因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开设了会计学专业,而且这些学校会计学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因此,会计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多,出现人才总量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部分会计学生无岗就业;

由于高校会计毕业生日益增加,使会计人才从总量上供过于求,加之,会计毕业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使会计毕业生的薪酬逐年降低.关于会计类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会计类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月薪在1500以上,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将会计毕业生的薪酬标准确定为1000元左右.毕业生薪酬期望值与社会显示水准的矛盾,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

(二)会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变化.目前,我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一些企业通过跨国合并、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一些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一些企业在境外进行多元化投资.为防范和规避境外经营风险,会计工作尤为重要,会计人员在参与决策、制订预算、资金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会计教学大多停留在十几年前的经典教材上,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很难满足实际工作复杂而多变的需求.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需会计人才的人数显著增加,但由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运用书本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尤其是企业实际所需的能力,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其就业仍旧是一个难题.

二、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会计工作自身特点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会计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会计毕业生就业难.

(一)忽视会计实践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目前,我国会计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很多学校的会计教学计划中会计实践教学所占有的学时数比例很小,甚至达不到10%;有的虽然开设了实践课,但所用的软件比较落后,操作时相当困难.大多数学校都是学生在会计实验室完成实践课程,面对已印刷好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二)会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

尽管有些学校已开始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数会计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落实.

(三)会计实践教学硬件投入不足,力度不够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模拟实验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硬件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计算机及网络配置等设备还不理想,会计软件的开发还不能满足会计实验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会计实验项目缺乏层次性、综合性.另外,学校与校外各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足,没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基地,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因此,会计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无法在毕业时具备充分的实践操作经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三、我国会计专业校外实践的意义

会计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且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教学计划,加大学生实践.就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而言,加强会计校外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会计专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会计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比别的专业更加充分的实践学习环节,才能做到教学与实践不脱节,毕业与就业不脱节,使得社会对应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与未来发展重塑信心,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一)会计专业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需要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对书本知识有更好的理解,避免只掌握理论脱离实践而导致高分低能.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指导实践.要确保理论学习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理论,进而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整个会计学习中,如果校外实践贯穿始终,配合书本的教学,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更熟练地掌握会计技能,促进学生由学术型人才向实践应用型人才转变.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成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学生实训演练,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将会计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同时也会教学相长,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增强对未来会计工作的信心.同时,会计校外实践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完善程度,能使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学到书本上、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校外实践校企合作很好地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跨越.另一方面,教师的校外实际工作经历也可以作为学生接触实际操作的另一个“窗口”,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得到丰富.教师的校外实际工作经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检验教学效果实训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是反映教师理论教学情况的一面镜子.(二)会计专业校外实践是学生就业的需要

会计工作自身特点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对操作熟练程度、业务了解程度、工作质量以及精确性的要求都很高.然而,现如今的毕业生却普遍缺乏实际工作中的学习与经验,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加强校外实践,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形式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的矛盾,培养迎合社会新的要求、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新型、实用性会计人才.


(三)校外实践满足了企业对会计人才选拔的需要

在学生到企业中定期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借机考察、选拔并专门培养满熟悉企业会计流程的专门人才,在毕业后予以直接聘用.这样可以解决企业一直以来在人才选拔、培养上的困难,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这方面的费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渠道,可谓一举两得.

正因为如此,学校和企业都需要一种合理的,方便的,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得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提高、人员选拔融为一体.然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现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还缺乏一个实际可行、富有成效的模式使得在校会计学生能够顺利地走入企业进行实习.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企业合作意愿不足,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不愿实习生进入企业财务部门,接触企业机密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认为在接受实习生的过程中付出大于回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繁琐,因而企业一直怠于合作.如果以上问题能得到很好的协调解决,那么高校学生顺利走进企业实习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