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表演唱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97 浏览:22833

摘 要:本文笔者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实际出发,着眼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当前声乐集体课中推行表演唱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与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关 键 词:高校声乐教学;表演唱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37-01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是专业基础课的一种,它以培养合格的、具备相应演唱能力的幼儿教师为目的,而并非是以优秀独唱演员的培养为目的.当前幼儿园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应具备如下条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养较强,同时还应具备足够的独立工作能力、革新创造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基于此,我们应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进行反思,并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探索和确定教学目标,对固有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改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加工处理知识的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实现全面发展.

一、表演唱课程的重要性

儿歌表演唱是指在延长幼儿歌曲过程中,通过形象而简单的各种基本动作配合自然表情来表达歌曲内容以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儿歌表演唱主要在于唱,动作表演则是唱的辅助.其演唱形式一般有多种,还可变化位置和队形,属于初级的幼儿歌舞形式,它融趣味性、舞蹈性和音乐性为一体,属于综合艺术形式,并突出了歌唱的应用性以及实践性,为学生营造了人人参与的、富有平等性的实践机会.

二、表演唱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举办专题讲座并富有针对性

教师可通过针对性专题讲座的举办将儿歌表演唱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幼儿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介绍给学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儿歌表演唱战士给学生,让他们观摩并欣赏完整作品,同时引导学生对儿歌表演唱所具有的真正涵义有所了解,进而展开讨论、分析以及评价,学生的审美力和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强化,想象力得以激发,从而为以后的儿歌表演唱奠定基础.学习声乐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歌唱能力,丰富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中小学音乐课歌唱教学及课外同声乐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表演唱强调课程的系统性与学术性,追求歌唱技术的高、精、尖.

(二)强化表演过程中的队形以及常用动作训练

歌唱与动作表演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师可强化表演过程中的队形以及常用动作训练,使学生随乐动作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例如兔跳、飞鸟展翼等动物的动作,也可以是划船、走路等人的动作,还可以是植物生长、风、浪花等自然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包括划步、秧歌步、跑跳步、踏点步以及踮步等基本舞步,梯形、半圆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队形的训练.

(三)指定演唱曲目,以此强化学生表演与编导能力

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根据给定题目展开歌舞表演的创作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行为加以指导和监督,尽量淡化“教”,而应重视引导和参与.以儿歌《春天》的表演唱教学为例,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当学生对歌曲风格与内容有所熟悉后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个性化创作,如演唱形式、舞台表演、道具以及形体等.学生则在教师鼓励下与其他组员团结协作,积极讨论,共同完成表演唱设计.在演唱形式方面可丰富多样,可选择一人独唱,其他组员分角色进行表演;也可由组内男女对唱;还可尝试改编歌曲,通过二声部合唱来演绎.同样,在处理歌曲演唱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可以唱的活泼跳跃、亦可优美抒情.而在表演队形设计方面,学生也可交流沟通,别出心裁,在各种丰富表情的配合下将角色形象塑造的更为生动,同时表演也更加富有特色.

三、表演唱课程的实践

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学前教育有其职业定向,同时具备独特的专业特点,而音乐专业与声乐教育同样也相互区别的.教师应计划性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针对性的训练其歌唱教学实践能力,与富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实现早接触、多实践,对本专业歌唱教学所具有的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通过不断演练来区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从而能够切实掌握表演唱相关技能,教学实践经验得到丰富.因而,组织幼儿园见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是声乐集体课表演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四、结论

开设儿歌表演唱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并与时代要求相符的新型幼儿教师.笔者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当前声乐集体课中推行表演唱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利用儿歌表演唱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竞争力,提升综合素质并拓宽就业渠道,使其做到“一专多能”,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