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条上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37 浏览:129617

“瑶寨藤萝坡连坡,山藤变成金砣砣;藤编工艺了不起,飞洋过海销国外.”这是一首普通的山歌,看着这略显“洋气”的歌词,很少会有人把它跟一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国家级贫困县联系起来.可是,在广西都安县地苏乡,类似这样的山歌不绝于耳,质朴的乡民们用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山歌,唱响“中国编织之乡”的传奇,演绎藤条上的别样生活.

地苏乡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西部9公里处,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地理条件,曾一度让该乡的经济发展处处碰“山”. 都安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满山遍野盛产品种繁多的竹藤草芒.勤劳的乡民们“靠山吃山”,把脱贫的目光瞄准在千山万弄的竹藤草芒上.

藤编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各种竹藤草芒为原料,编织成各种工艺品.说起地苏乡的藤编工艺,在当地可是人尽皆知.地苏乡的竹藤草芒编织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有一些竹篮、草帽等日常生活用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作为都安县编织业最为发达的乡份,地苏乡的藤编工艺享誉海内外.2003年9月,都安县被中国品牌宣传保护委员会评为“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如今,地苏乡的藤编工艺,已经被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民族编织工艺品牌.

坐在家里挣外汇

绚丽多姿的盆篮杯盘、妙趣横生的家庭饰品、栩栩如生的猫狗兔鹿、新颖时尚的节日礼品等这些藤编工艺品,在广西都安县地苏乡的很多农户家里随处可见.地苏乡共有18个村委会,每个村都有不少农户从事编织工艺,其中编织业发展较为兴旺的大定村和丹阳村,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从事编织活动.

记者走进2011年被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地苏乡大定村,一幅祥和的画面映入眼帘:绵绵的青山、清澈的河流、葱郁的树木、宽畅的大路、别致的小洋房与屋檐下挂着的藤编吊篮相映成趣.地苏乡的农民好像天生就是编织的能手,随便步入一个农家,都可以看到小到七八岁的孩童、大到七八十岁的白发老人,三两成群,坐在庭院里一边闲聊一边娴熟地编织各种工艺品,门前屋后摆放着各种与编织有关的原材料和样品,如水滴形盆景、心形花篮、船型吊篮、灯饰以及海马、梅花鹿、兔子、小狗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藤编随处可见,精美至极.

韦阿婆今年81岁,和村里的很多老人一样,会一手娴熟的编织技艺.这个夏日的午后,记者走进韦阿婆的庭院,她正和村里的几位老人一起,坐在一个落地扇旁,一边聊天一边编织工艺品.几位老人各自麻利地穿插着手中的藤条,翻手缠藤,顺手扯平,一穿一拉,从容老练,娴熟自然,短短的几分钟,一只只翘起尾巴的“小猫咪”便呈现在记者的眼前,惟妙惟肖.

“阿婆,你们的手真巧!”记者惊叹道.

韦阿婆把头凑过来 ,“你说什么?”

“她说我们编得很漂亮”,旁边的一个老人提高嗓门说道.原来韦阿婆的听力不太好.

韦阿婆憨掬一笑,说:“老了,干不了农活,耳朵也不好使了,只能编这些东西打发打发时间了.”

“你们编这么多的工艺品做什么?”记者问道.

“卖钱啊”,韦阿婆微笑着说,“别看我们都一大把年纪了,可手脚还麻利着呢,一天可以编织几十个藤篮呢.”

“那这些工艺品都卖到哪里呢?”记者好奇地问.

“具体卖到哪里我们也不清楚,会有老板上门统一收货的,再卖到全国各地去,还远销国外呢.”韦阿婆兴奋地告诉记者.

“我们都是坐在家里挣外币.”韦阿婆身边的一位老人满脸自豪地说.

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拿着一个小板凳走过来,坐到韦阿婆的身边,顺手就拿起缠绕成捆的藤条,一边扯藤条一边对韦阿婆说,“奶奶,我帮你扯藤条,你给我写怪味豆吃.”韦阿婆爽快地说:“三个藤篮换一包豆豆.”小男孩开心地默许这笔“交易”,加入了“编织队伍”.闲聊中,几位老人手中的活儿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一边悠闲地聊家常,一边编织手中可以挣外币的工艺品,他们甚至都不用看手中的藤条,却也能准确无误地“穿藤引条”.


韦阿婆告诉记者,村里面和她一样从事编织业的老人很多.据了解,该村的年轻人大都去外地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农忙时节,年轻人返乡务完农活后,继续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们为了打发时间,大都取一些编织原材料回家进行编织.几个老人三两成群地坐在屋檐下,或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编织藤篮,腿脚比较方便的老人,到山上或者河边放牛时,也会背上一些竹藤草芒,一边放牛一边编织工艺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村的年轻人从事编织工艺,大多是在农闲时给家里添加经济补贴,而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进行藤编工艺不仅仅是他们贴补家用的一种方式,更多时候,藤编工艺已经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由于村里的娱乐活动较为贫乏,老人们在编织活动中既增加了收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又充实了晚年生活.

据了解,2011年地苏乡大定村竹藤草芒编织业完成出口交易额达7600万元,上缴税金 560万元.全村95%的群众参与编织业,85%的群众依靠编织业走上致富之路,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60元.几年来,大定村先后荣获“全区文明村”、“全区农村党员大培训十佳村”、“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敢于创新树品牌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都安确立走编织品牌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编织行业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道路.地苏人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后成立了藤王、润发等十几个编织品公司,以龙头大户带动行业发展.近年来,地苏乡编织工艺走出了一条特色农副产业发展之路.

做好编织业,原材料是基础.地苏乡早期的编织业,主要是以山上的藤条为原材料,品种比较单一.近年来,编农们因地制宜,将本地的农作物生产和编织业紧密结合,将自家地里生长出来的甘蔗叶、玉米须、玉米杆等收集卖给编织企业,再由编织企业统一加工,作为编织工艺的原材料,这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也为编织工艺原材料的充足提供保障.同时,地苏人民的智慧不限于此,他们还把芒草、芭蕉叶、树皮、水草甚至在某些地方曾一度被视为“祸害”的水葫芦作为原材料,变废为宝,编织成品种繁多的工艺品.随着编织规模的扩大,不少编织企业还主动到百色、防城港等周边城市收购原材料,部分企业还专门派人到越南、泰国收购水葫芦等原材料,为大量出口编织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