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40 浏览:15539

老年人由于角色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调整好心理,以至于很容易出现心理的困惑.因此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保健显得至关重要.

在中国,有关老年心理学和养生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调适情志以益寿延年方面就有不少论述.如孔子强调“仁者寿”、“智者寿”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见解.在《道德经》和《庄子》中,明确提出了无欲、无知、无为的“返璞归真”思想,对中国历代养生学思想有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老年心理健康知识,可以使老年人及时了解老年心理的知识和特点,一旦心理活动出现衰退、偏差、异常、障碍,可及时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纠正.可以指导自己过好晚年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幸福地安度晚年.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进入老年期后,大致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角色转换阶段、适应阶段、重新计划人生阶段和稳定阶段.老年人在经历这四个阶段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难以适应,便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心理不适

第一个阶段是期待期自愿退休或是急切盼望退休的老人常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等待退休,他们大多已经在工作中充分获得了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或是厌倦了工作,因而他们能心平气和地接受退休的现实.而不愿意者的心理则十分矛盾,他们往往担心因丧失工作导致社会地位的改变而失去现有的一切.

第二个阶段是退休期也就是正式退休那一天,有的老人想到退休后的生活十分可怕,而有的老人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想着“终于可以出去转转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个阶段是适应期从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中退到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里,生活内容、节奏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时,老年人就会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了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

第四个阶段是稳定期“既退之,则安之”,老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痛苦的心理挣扎后,会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状况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或是寻生的第二春.

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家庭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场所.老年人的生活及其心理状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彼此间的关系等的影响.

一是夫妻关系老年人夫妇间的恩爱程度如何、丧偶老人能否再婚及再婚后的夫妻关系是否融洽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多老年人为子女操心劳神直至精疲力竭.晚年丧子或子女患病,或是子女为争财产而不顾骨肉手足之情等都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还有就是子女不孝或是婆媳关系紧张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三是与孙辈之间的关系很多老年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但由于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在思想观念上很容易与儿女及孙辈发生分歧.

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应

一是衰老与老年人的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听觉迟钝、动作反应缓慢、与社会接触减少,所有这些都可能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

二是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有的疾病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机能.有些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常常急躁不安.有些老人由于长期患病,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便觉得已成为他人的累赘,感觉到前途无望,所以心情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