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中国”背后的感恩故事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07 浏览:17865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常有这样一个年轻人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背着写有“感恩中国”字样的摄影包,用一部旧的数码照相机,拍摄街道上的流浪者、乞讨者,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他就是“感恩中国”网站的站长――张仁杰,一个23岁的普通男孩.

自2005年7月“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以来,张仁杰凭借个人力量,以通过网络媒体呼吁的方式,共救助了180多名各类病残流浪乞讨人员.其中,送20多人进入救助站,帮10多位老人回到家,为8个重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等

在磨难中理解“感恩”的涵义

1984年,张仁杰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靠种田为生,生活艰难.张仁杰的母亲心地善良,收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张仁杰初三那年,张家为给一个收养来的叫张仁梅的孩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以致于张仁杰的学费都没法交.当母亲告诉他时,他心里长久的怨恨全都涌上心头,冲母亲大喊:“下学期就毕业了!你们从来就没按时给过我学费,家里的钱全拿去给‘饭花子’进城住院享福了!”说完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张仁杰产生了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最后,13岁的他从安徽老家来到了河南,因没有文化和技术,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白天捡垃圾,晚上就露宿街头等2001年,17岁的张仁杰在郑州一条街上做送水工,平日里常干些体力活,很多街坊都喜欢他.后来有一位好心的老人出资送他去武术学校学武术.在嵩山一家武术学校,张仁杰每天学习功夫和文化课,这种舒适充实的集体生活让他常常满怀感激之情.张仁杰生平首次开始懂得“感恩”这两个字的涵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善举.

2003年,从武校毕业的张仁杰只身到北京,很快找到了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

为帮助他人,辞职创办“感恩中国”

张仁杰所居住的海淀四环城乡结合部是穷人聚集地,他经常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拾荒者或乞丐.刚开始,张仁杰会拿出身上的零钱帮助他们,或者给饥寒交迫的老人写几个热腾腾的包子、给流落街头的孩子写几袋饼干.时间一长,主动向他求助的人多了,张仁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好经常请检测为他们奔波,这当然引起了健身中心老板的不满.


但张仁杰仍一如既往地尽力帮助那些流浪者,直到他在西苑菜市场遇到了一个让他无法不全力帮助的对象――王雪萍.今年13岁的王雪萍是安徽省灵壁县人,从小先天性残疾.听说北京的医院可治好她的病,71岁的大伯王九灵带着她,徒步五个月从安徽赶到北京.可是,高达20万元的手术费让他们无力承担.为了筹集治疗费,他们只好沿街乞讨.

刚看到王雪萍的第一眼,张仁杰震惊了,她的两手像海豚的鳍一样翻在背后,也因畸形无法站立,坐在一个安装了4个滑轮的木板上.听说网络媒体传播的速度快而广,张仁杰便在网上注册上自己的博客,把王雪萍的坎坷遭遇贴在了首页,再配以多幅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没想到竟引起了多方关注!各大网站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