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44 浏览:12920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抗生素应用不当或滥用所致的一种肠道疾病,其分2种类型:轻型的称“菌群失调性腹泻”:重型的称为“伪膜性肠炎”.

近期滥用、或大剂量用过抗生素,几天或1-2周内莫名其妙地发生腹泻,常伴有腹绞痛,其大便为水样或糊样,每天≥3次,连续2-3天以上,此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若伴有腹痛、发热、白细胞计数高和血便等,有的排出斑块状检测膜,那就是更为严重的“伪膜性肠炎”.确诊有赖于病因学和组织学的进一步检查.

滥用抗生素会染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滥用抗生素为什么会染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呢因滥用抗菌药后,一部分体内敏感细菌被杀死,而非敏感细菌因耐药而幸存下来,因失去原有的敏感细菌的“制约”,即过度、大量地增殖,导致“菌群失调”现象,产生腹泻.其中对人体消化道危害比较大的是艰难梭菌(即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特别是老年人.

对于严重和持续的AAD病例,关键在于识别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确诊需在粪便中检测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及其肠毒素A和(或)细胞毒素B.其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培养法.


AAD的诱因,主要是青霉素类(包括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等)、及林可霉素类,还有头孢菌素类,这些都是广谱抗生素.发病率的高低与抗生素的种类、和应用频率呈正相关.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老年人为多,特别是年老体弱、且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者.

对AAD的防治,主要是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生素.首先用药要有明确指征(适应证):其次选药先用窄谱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以免造成菌群失调.

一旦发生AAD或伪膜性肠炎,要立即停用原来的抗生素,然后根据致病菌种类的不同,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理的用药.常规治疗包括补液,停用原有的抗生素(或更换危险性较低的抗生素),一般在停用原有抗生素3天后临床症状缓解.

由于AAD是肠道正常菌群失调的结果,治疗在于选择性应用微生态制剂等,以求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促菌生(乳康生)、培菲康、整肠生、丽珠肠乐(回春生)及米雅BM(酪酸菌)等.还可补充一些酸牛奶,以培养体内生理菌株的大量繁殖,对抗有害菌群.最新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对AAD还有确切的预防作用.

多种常用药也可造成“药物性腹泻”

药理学研究表明:除抗生素外,多种常用药也可造成“药物性腹泻”.如洋地黄、多巴、奎尼丁等心血管系统药物:抗酸类药(如雷尼替丁等)、消胆胺等胃肠道药物:左旋多巴、安宁及抗乙酰胆碱类(阿托品类)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及抗癌药5-氟脲嘧啶(5-FU)、氨甲喋啶(MTX)等药物也可引起药源性腹泻.

由于中老年人群有疾患多、用药多的特点,故当出现腹泻症状时,首先应去大医院进行药物咨询,请经验丰富的药师分析已用的药物,考虑是否为某些药物所致.医生在诊治时,也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切忌贸然下处方用药“止泻”,这可能适得其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