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文言文学习中的“读”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02 浏览:117985

摘 要 :文言文学习中要重视读,有目的、有意识的读,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鉴赏能力.鉴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就文言文的诵读方法和要求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关 键 词 :读准确;读通文意;读出感情;读懂思想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文言文的教学非常重要,新《标准》规定:“初中学生要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第四学段背诵古诗文80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改革已将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中文言文的“读”尤为重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按一定的步骤、一定的程序,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读,使之读好,为培养思维和鉴赏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要求读准确

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是理解、品味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读准确了,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否则,理解便无从谈起.所谓读准确,即字音要读准,句子、词语不能读破,能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停顿.首先是读准字音,一般而言,教材中初次出现的异读字和个别冷僻的生字,课本下面的注释中都有注音,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来读准确,此部分学生一般在课前就能完成,不会读错.而对于有些学生不认识且课本下面也没有注音的字,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查阅解决.但有些在文章里起关键作用的多音、多义字,教材未加注音,学生查阅工具书也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容易读错,这就需要学生反复推敲,弄清该字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结合字意确定读音.例如,文言文中的“为”字出现频率比较高,用法也活,《庖丁解牛》中“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一句,就有四个“为”字,如果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推敲,也就能读准确了.《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之“食”应读成“sì”而不是“shí”.因为“食”字在这里应作“喂养”而不作“吃”解.教材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通检测字,书中在前面出现的后面将不再重复注音,在初读时学生就应辨析清楚,并读成原字的音,读准了音,意义自然也就理解到位了.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要保留古音.例如,“吴广者,阳夏人也”中的“夏”应该按古音读作“jiǎ”,而不能读作“xià”;《木兰诗》中的“可汗”应读成“kèhán”而不能够读成“kěhàn”;“单于夜循逃”中的“单”应读如“chán”而不读“dān”等.其次是不读破句子和词语.读破有种种原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的.“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学生通过读,就能有所悟,进而有所感,在语境中体会到语意.例如,“今天下三分”,句意是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应读成“今天下三/分”;“荆州之地方千里”应读为“荆州之地/方千里”.否则,就会读成破句,而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含意.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不同句读来做比较,边读边结合上下文语境感悟语意,从而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再次是要读好停顿.这里说的停顿是句中的停顿,一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正确读准停顿.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在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如果读成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意就变成“医生喜欢治,没有大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功劳”,这就不对了.二要根据句子结构知识,读好停顿.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这样就能把握文言文中句子的自然停顿.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等句子的读法.三是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例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盖/大苏泛赤壁云”.诸如此类,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要读通文意

读准确了,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而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须学生进一步读通文意,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正确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意,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读,是思考性的读、研究性的读.对于这个层次的学习,一是要求读清注释,根据课本注释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文意;二是对于一些课本注释不全或者没有注释的句子,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句子,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研读,再根据上下文意来理解.例如《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句,“乐”字若按本意解,意思就很难理解了,但若是让学生把其余三字的意思弄明白以后,再读读自然就理解了它的用法,意思也就明了了.又如在读《过秦论》第四段时,为了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的知识,可根据教材中的注解,再读一读“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句,思考一下,其中哪些词是名词作状语的,句中“去”“景”二字,细读便知,但“响”字难以发现,一是由于“响应”混淆于现代汉语中的“响应”,二是对“响”字的本义不懂.根据文言文构词的一般规律再读读、想想,原来“云集响应”应该是四个词,“云”和“响”都应该是状语.

三、要读出感情,读懂思想

朗读法的第三个要求是读出感情,即熟读,读出情感,读出味道,也即诵读.诵读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鉴赏能力的极好途径和方法.中学阶段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文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非常适合诵读.对于这一阶段的要求,一是要让学生读作者生平,从对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来领会文章中作者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二是要求读时代背景,从特定的社会背景出发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作品的内涵;三是通过了解文中出现的典章故事、文化现象等来理解文本.通过读以上的内容,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反复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能将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既达到了熟读成诵,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又实现了领会文意,陶冶情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当然,上述的读,并不是放任地、无目的地读,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分学习阶段地去读,唯有这样的读才是有的放矢的、高效的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