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与精神途径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25 浏览:22883

摘 要:论文基于2012年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将其与新闻学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的专业特性结合,探究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新闻人”养成的知识和精神两大途径.

关 键 词:“新闻人”;知识教育;精神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4-02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中,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一直是两个重要途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蒋荫恩曾言:“新闻教育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1]当代中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研讨的核心正是“新闻人”养成的途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人”特征可视为两个层面,操作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理念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准则.操作层面体现为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层面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智育与德育二者相互渗透、互不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造,职业精神教育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者的共同实现凝聚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闻精神”.

一、变革本科课程体系――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教育途径

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创始人谢六逸曾言:“新闻学系课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就其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辅导知识、写作技能、实习与考察.”[2]这奠定了传统意义上课程体系的框架.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突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的模块束缚.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较于1998年版的重要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时隔14年后的修订体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3].

(一)理论类课程变化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分别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所代替,“原理”的要求更为精深;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代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地位的提升;同时增加新媒体导论,体现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对理论新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

(二)史学类课程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合称为中外新闻史,固然是因为新闻史研究中,事业史、学说史、媒介史、社会史、发展史、思想史等侧重不一、众说纷纭,但研究本位完成了从革命史向新闻史的转型,在一般高校本科课程中称为“新闻传播史”,逐步形成“本体意识”.

(三)交叉型课程变化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为媒介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代替,以“媒介”一词取代“新闻”,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也更加适应目前的全媒体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业务类课程变化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没有明显变化,相应专业实验环节继续发挥着功能,理论性质强的广播电视学淡出,转化为业务色彩浓厚的音视频节目制作.

此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不再是主要课程,增加“融合新闻”作为专业实验课程.融合新闻的增加是对新闻学实验教学倡导新理念的强调,体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对传媒新手段的引导和运用.

由上可见,新闻学本科教学在保证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实习实践”的互动授课模式外,更要应现实的变化,在全能型记者、融合新闻实验平台成为时代召唤的同时加快新闻学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基本理论类、史学类课程地位不动摇的同时,研究新媒体传播内容、形式、手段、模式、功能,进行教学创新.总之,在传播技术和课程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变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和当代国内高校近万名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培养未来新闻产品生产者“把关人”的使命.

二、塑造“新闻精神”――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精神教育途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则彰显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较于1998年版而言,增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并将其置于前列,这正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应具备的“新闻精神”的完整表达.在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精神”的培养途径可以从新闻学高等教育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的舆论观、健康的文化观这三方面着手.

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新闻人”的价值观在新闻传播活动的精神层面表现为职业道德,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对媒介属性规范和社会公众期待的认知.新闻学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契合,以客观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显示其科学性,以价值观的评价判断显示其人文性,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4].在注重新闻学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解读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同样也是积极的新闻学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方法是将其思想性与专业性结合,在提升学生现代传播理念、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新闻精神”的教育,注重其职业的养成.

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学探求和揭示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智力保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内含的客观要素,新闻传播者在价值要素受传过程中实现媒体的社会规范功能,“令物质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5],形成新闻价值观.倡导主流的新闻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闻学高等教育中的贯彻、丰富与体现,是对新闻传播基本职业的遵守,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百利而无害.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在教研中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影响着未来“新闻人”自身的价值观,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一.(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环境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范式让新闻传播基本关系出现调整与变化,现实舆论环境影响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思想,使其行动产生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在社会舆论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形势下,引导在校生建树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十分必要,途径在于以传统的民族精神发扬、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新闻学高等教育人本、和谐、科学的主题.

新闻传播学科教师能否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多发问题、件的新闻报道做出正确的效果评判、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事关重大.目前的共识在于让学生认清那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建树媒介文化的自觉、新闻传播理论的自信、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自强.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厘清“惺星性”等噱头报道挖掘的不是新闻价值,而是轰动效应,不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追求的是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正确的舆论取向对于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当“感动中国”等社会正能量人物、事迹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价值的发掘报道起到了舆论引导、道德建设作用;当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形象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的揭露、舆论监督同样起到道德建设作用.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凸显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有利于新闻学在校生这一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二.

构建健康的文化观

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产生出的文化形态,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构建社会价值、辅助社会规范的功能.高校媒介文化建设从微观层次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支撑与参照.

目前高校中,在校生在社交网络中发表关于学校、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出现了由自媒体构筑的与高校传统媒体不同的“第二舆论场”,正在解构大学传统话语体系、消解大学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分化校园消息发布权.校园媒介文化是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热点.校园媒介文化所蕴涵的信仰、观念、价值、实物、符号和技术等因素,及其构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是校园媒介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更应在校园媒介文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立足高校实际,结合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观念、活动和制度进行系统认识,解析新闻传播行为和媒介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校园媒介文化健康发展.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三.

综上,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解决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养成的方向指南,当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凝练理应受到重视,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和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合情合理,因为这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紧密联系.在肯定新闻工作者正面价值的同时,更要反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对事业忠实,如何防止其成为事业上的特权阶层.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西方新闻界,而且也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研究很丰富,但更应该解读当代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新闻人”的培养途径,这种解读对新闻公正的实现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