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11 浏览:13457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80例患者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关 键 词: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oftheIowerextremity,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1].在脑卒中的各种并发症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较其他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感染、肢体挛缩畸形等)常因位置深、临床症状隐蔽给早期诊断带来难度.又因其起病急,栓子极易脱落发生肺栓塞,治疗难度大,患者死亡率高.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致残.因此加强老年脑卒中患者DVT形成预防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方案,有效减少了DVT发生的几率..

1临床资料

选择80例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6.8)岁.其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20例,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或者四肢瘫痪.

2结果

80例患者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经过抗凝治疗及做好下肢瘫痪肢体积极预防及护理后好转.

3护理方法

3.1健康教育

3.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知识及危害,治疗方案及可能发生的预后,在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的教育,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以便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期、医疗费用及死亡率.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挤压、按摩、热敷患肢,以防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对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咳嗽、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降低或者精神异常等,应该考虑是否有肺栓塞的可能,一旦有以上情况出现,需及时报告,及早诊断,及时处置.

3.2饮食护理患者宜进食清淡、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药,必要时给予灌肠.多饮水,可促进循环,增进废物排泄,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血栓形成.

3.3做好下肢静脉保护及下肢肢体的观察护理

3.3.1尽量避免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因为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存在神经功能、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液回流缓慢,若将静脉穿刺位置选择于瘫痪肢体,会使药液局部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出现静脉炎.因此对于脑卒中伴有肢体瘫痪的患者穿刺时,应尽量选择健侧上肢静脉,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多次静脉穿刺,保护血管,输液完毕,穿刺点按压15min,注意静脉推注溶栓药物时严禁药物外渗.


3.3.2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流回流,若患者已出现DVT症状,1w内应保持卧床休息状态,抬高患肢20°~30°.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不得按摩或进行剧烈运动,也严禁冷热敷.如果病情好转,可以适度进行功能锻炼时,需穿弹力袜,以适当压迫浅静脉,以促使深静脉血流回流.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弹力袜的松紧度,以免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3.3.3测量肢体周径对于DVT患者而言,其临床主要症状就是下肢肿胀,或双下肢肿胀、或单下肢肿胀..肿胀严重程度因静脉闭塞程度及闭塞范围而各不相同.位于深部小静脉处,肿胀一般难以发现,位于下肢静脉主干,则肿胀尤为明显.通常情况下,膝关节以下的肿胀则表明已累及或股浅静脉,若发现整个下肢肿胀,则表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后,肿胀持续时间会可达数周或数月,严重者可能终生不消.定期测量肢体周径可获知肿胀,测量一般选膝关节上下各10cm处测量并记录[1].严密观察肢体有无青肿、股白肿出现,一旦发生,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3.4局部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溃烂,应用中性、温和的洗剂清洁患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5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血液缓慢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48h后可开始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病情需要卧床休息3~4w,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床上被动运动.如肩关节屈伸、外展、旋内、旋外等,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幅度由小到大共2~3min为宜,防止用力致肩关节脱位,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用力适宜,频率不宜过快,共2~3min,髋关节外展位,内收位,昏迷患者外展15~30°,内收、内旋、外旋为5°左右,不可用力过猛,共活动3min.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进行2~3次/d,健侧肢体自主运动.

3.6药物护理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溶栓等药物,定期监测实验室指标:APTT、INR、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及肝酶,尤其用药前要注意这些指标.溶栓药现用现配,配制后暂不用时,应低温保存.应用溶栓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有无肢体麻木、头痛、恶心、血压突然升高等症状,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出血、皮下淤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异常出血现象,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3.7心理护理患者会时常表现出紧张、焦虑等症状,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解释,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正确认识疾病.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后,认识到疾病的本质,积极应对,充分重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4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①静脉血液滞留.②静脉壁的损伤:?化学性损伤;?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机械性损伤;?静脉手术;?感染性损伤.③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拴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④其他因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般与手术种类、创伤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有密切关系.而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患侧下肢活动减少,引起患侧下肢血液流速缓慢,该类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静脉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动缓慢时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而本组患者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只有2.5%,与近年来类似观察结果相近[2].提示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