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人格养成教育的感想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389 浏览:84569

人格一词有多方面的含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所强调的人格是心理学上的人格,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个体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的种种言行、人格所遵从的社会准则,这就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外显的行为和人格品格;另一方面是内隐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面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思想品德教育,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揉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的人格培养中,应该做到:

一、以人为本,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在今天,也有不少青年学生,他们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譬如:某校的一位老师,为了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在班上试行“末位制”:每月末,由全体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结合每名同学的日常表现,选出全班公认的“末位生”,并当场“唱票”公布结果.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末位制”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

二、内外结合,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

施教中要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管束,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譬如: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话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举手可得的事情,他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例如,某中学的老师为了消除这种不文明行为,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暴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环境,营造人人文明地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三、坚持日常化教育,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个人的习惯.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素有“三岁知老”、“从小看大”的说法,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的日常化养成性教育.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中更应该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优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养学生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给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开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四、加强学生温和宽容,友好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

孔子曰:君子能“温良恭俭让.“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喜欢的应该是具有温和、谅解、恭敬、谦虚、礼让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欢迎像斗牛一样的好斗者.和谐的人际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另一种是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养成学生的和谐习性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抗习性.要培养学生的和谐习性,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极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高尚、奉献的境界.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只要善于把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及学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将舞台更多地给学生,不再唱独角戏,而是成为学生体验和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或作用的削弱,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导学――如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明确重点难点,解答自学困惑,提供活动建议,引导质疑和争论;协调关系――如开展课外实践体验活动时,学生需要以小队为单位,此时需要教师培训队长,使之成为组织者和带头者,协调好小队内和小队间各种关系;引领提升――如体验活动结束后,在听取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对教学内容作科学归纳和小结.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讲又要热心指导;既要尊重学生独立性,与学生共同商量,又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学生适时引导既要对学生有所约束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这样教师就会赢得学生欢迎和爱戴,学生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积极主动性就高,依赖性就少,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就好.

六.引导学生的主体体验是核心.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喜欢亲自体验和尝试.与小学阶段相比,他们的独立性明显增强,渴望表现,希望证实及展示自己的能力及才华,摆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父母的依赖,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轻易相信权威,喜欢亲自实践.实践表明人们对在实践中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体验的记忆和理解要比别人传授的知识强很多倍且能持续长久.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到百分之十五;但所体验过的事情,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思想品德课教师会把精力集中在对知识的传授上,很少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充分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究其原因,往往是担忧课堂上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纪律失控等,不敢将主控权交给学生,偶尔即使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教师也会详细规定“每一步的操作规则",学生则只能按部就班,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缺乏真正的意义.

七.改进评价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有效手段.在内容上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理解和运用,加强考查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良好公民所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

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评价,教师要把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给学生足够机会展示成绩;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评价过程中作用,要尊重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总结成绩、发现问题进行自我教育.重视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及其他方面表现等;评价方法多样化,教师避免把纸笔测验当做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唯一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灵活多样方式反映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状况.使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综合情况.实践证明将积极、丰富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手段感染学生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情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智力,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