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科技术语标准化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91 浏览:18509

[摘 要]分析了科技期刊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及古代和现代的情况,指出了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原则和要求,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对策.

[关 键 词]科技期刊;科技术语;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54-04

术语为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其定义为“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在我国,人们习惯称之为名词.术语分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般性术语和科学技术专用术语.科技术语反映着科学研究的成果,是科学知识在人类语言中的结晶.术语标准是以各科专业术语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是针对科学专用术语而言的.

科技期刊都应使用规范的科技术语,特别是学术类期刊更应严格要求.国家科委在1994年《关于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中,对这类期刊“编辑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

一、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

科技术语标准化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民族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术语标准化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最新信息的交流,科技成果的推广,书刊的编辑出版,文献的存储、检索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术语传播快、范围广、数量大,没有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将极大地影响和降低信息传播的效率,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与之同步产生的科技术语层出不穷,其产生和传播的速度之快,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均前所未有.对科技术语标准化的需求,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对于常用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国家标准中的明确、严格的规定,使用时认真一些便不会出错.可是,由于科学技术学科众多,且专业越分越细,量化程度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所用到的专业术语、符号等不但各类标准、规范难以尽括,且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不断丰富,不断调整变化,这就有可能给科技论文的撰写与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腾飞,市场繁荣,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随之出现的名词术语使用的混乱现象,外来语、缩略语、学名和俗名、意译和音译等不统一不规范的用语大大影响了科技信息交流的效果,在电子计算机普遍应用,各类数据库信息系统纷纷开通,因特网用户迅猛增长的今天,统一和规范科技术语显得更为重要.

二、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名词与术语的使用和规范标准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墨经》中提出了朴素的原子概念,叫做“端”,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分别叫做“宙”和“宇”.“端、宙、宇”就是《墨经》中创造的术语.西周时期的《诗经》中,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就有600条处.汉初的《尔雅》一书中,收集了各科的术语,全书分为19篇,科学技术术语占了大半数.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创造了许多农业、土壤和水利工程方面的名词和术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19世纪就被西方学者译成法文,相继又被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使用了数百种植物和矿物岩石名称,其中,仅矿物岩石就分为水部、土部、金部三大类.

明末清初的科学技术翻译事业也很兴盛,中外学者合力译撰了不少关于天文学、物理学、采矿治金、生理学、生物学、地图学、化学方面的著作,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1904年,由杜亚泉翻译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学教科书《植物学矿物学》和《最新矿物学》,其中引进、创造了很多矿物学新名称和术语.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物理学语汇》《化学语汇》,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科学词汇辞书.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在学部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学部派严复编定各科中外名词对照表及各种词典.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科技名词审定的机构,《数学名词中西对照表》就是该馆编订的.中国近代是中西思想文化相互渗透转换的时期,有关名词和术语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国现在各个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科技领域所使用的大量的新的术语有许多是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这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的名词和术语.截至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和术语(草案)14部,形成了中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的第一次小.截至1949年底,国立编译馆审定了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草案近60种,形成了中国科技名词和术语统一工作的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名词和术语的规范与统一.195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原国立编译馆审订的各类名词和术语草案,并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1956年,文化教育委员会撤销,学术名词的规范化工作归口到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下设的名词室,负责统一和审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工作.19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改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定室.到1960年代,这个工作委员会审定、公布、出版了各学科名词术语百余种,深受学术界的欢迎,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定作用和促进作用.

“”期间,我国名词和术语的审定工作完全中断.“”之后,我国政府先后于1978年和1984年两次批复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的报告,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务院于1987年8月12日明确指示,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共组建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61个,两千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参加了名词审定工作.目前已公布了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电子学、农学、医学等66种规范名词,出版了5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和八个学科的繁体字本,这些规范名词的陆续公布出版,对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科技期刊术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术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1)同一领域中的术语不一致;(2)术语出现俗称;(3)同一概念两处说法矛盾;(4)术语定义含糊不清;(5)术语定义不准确,不完整;(6)定义的语言不精炼或不符合中文习惯;(7)有错误字;(8)没有使用规范字;(9)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规律;(10)使用废弃的量、符号、单位;(11)新旧方案共用造成混乱;(12)名词术语错用;(13)一词多义;(14)一义多词;(15)同义重复;(16)以偏概全;(17)随意缩写、缩略语;(18)造词不科学;(19)使用异形词;(20)表达不规范;(21)沿用旧名;(22)使用不是全国名词委推荐的科技名词;(23)使用了全国名词委下属的有关名词委员会完全互相矛盾的科技名词;(24)使用了全国名词委下属的有关名词委员会尚未统一的科技名词;(25)将全国名词委可以使用的“简称”误认为“不宜用”.

四、术语标准化原则与要求

术语标准化原则为:(1)科学性;(2)系统性;(3)适度性;(4)简明性;(5)稳定性;(6)协调性;(7)适应性;(8)名副其实,词符其意;(9)术语的定义中不应包含要求;(10)注意正确使用否定定义;(11)避免使用商品名(品牌名)旧称和俗语;(12)构词应注意我国语言的独立性和习惯;(13)应避免使用循环定义;(14)避免出现同语反复;(15)避免标准之间的术语和定义产生重复和矛盾.

五、科技期刊术语标准化对策

1.重视科技术语的使用.科技术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既是语言问题,也是科学问题,然而无论是论文的作者,还是学术期刊的编辑,对这一问题至今仍然不够重视.编辑学论著和有关论文写作的著作里,很少有专章论述这一问题.学术期刊的资料室里和编辑的案头上也很少有相关的科技术语类工具书.有关科技术语的工具书良莠不齐,教材中差距较大.

2.做好期刊编辑科技术语的继续教育工作.对于新涌现出来的科技术语、重新规范的科技术语,编辑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应做好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科技期刊的编辑,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但要求我们对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有基本的了解,工作中要注意多学习、多分析,善于发现错误,与作者沟通后及时纠正.此外,编辑应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能够发现文稿中的错别字,能够正确使用文字.尽量做到有据可依.对于国家标准没有明确标定的、行业特有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如果不熟悉,不要怕麻烦;尽量查阅有关的行业标准、规范、指南等,搞清搞准,特别是疑点不要放过.做好换算或代换工作.可以把旧术语、符号、单位换算或代换为新的术语、符号、单位的,直接进行换算或代换.对于某些术语、符号、单位,编辑可能并不很清楚在某专业或某具体稿件中该如何使用,这时如果可能,应从一些间接信息帮助判断(如单位)等.

3.对术语进行系统梳理.术语是依照上下位概念联系的,每层术语的语言构造具有规律性.术语规范的首要任务和首要步骤,是从宏观上对术语按照学科的概念体系进行梳理.

4.规范歧异术语.术语规范的重点和难点,是歧异术语.歧异术语主要有同名异实的多义术语、同实异名的同义术语两种.术语原则上要求能指与所指一一对应,即一个术语指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用一种语言形式表示.

5.术语关联.术语关联,就是通过各种联系手段建立起术语之间的联系.上文所说的系统梳理,可以看作广义上的术语关联.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三个方面:(1)建立不同学科相关术语的关联;(2)建立术语与俗名、不同地区术语名称、相关语种之间的关联;(3)建立术语正条与已经明确不用的术语名称之间的关联.

中国上百年来的术语工作,主要是术语引进,这种状况恐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既然如此,就应集中精力追踪国际术语动态.

6.术语国际化.中国古代是术语输出大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圈都曾从中国吸收了大量的科技术语,就是西方也曾受到中国科技术语的影响,中国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术语输出资本.传统上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领域,如中医中药、藏医藏药、武术、传统语言学等,在今天的科技学苑中仍在发挥作用,并吸引着国际注意力.我们应做到:(1)关注本土的科技发展,有意识地采用汉源术语、扩大汉源术语的学术影响;(2)统一汉语术语的外语翻译,这种翻译既要符合外文习惯,便于外国人采用,又要具有中国特色;(3)汉语也不能无视术语国际化的潮流,使用术语应尽量做到与国际一致.


7.全国名词委内部定名不一致时,宜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1)注意是否符合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2)与定名原则互相矛盾时,宜综合考虑.根据多种权威性资料,通过认真思考作出最佳抉择,从中选其一.(3)一般应以最近公布的术语为准.

8.全国名词委的命名与其他部门的命名不一致时,原则上应以全国名词委为准.

9.对全国名词委尚未定名的术语应给予妥善处理;每本书刊中的术语一定要做到前后一致.

10.加大科技术语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要作者把好写作关.科技术语使用上的问题较多,除了重视不够,宣传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论文作者应能够准确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名词术语的内涵,明确研究对象自身的性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变化,以保证正确、规范地使用名词术语.如果对某些名词术语把握不准,则应查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词术语.

11.要求审稿专家把好审稿关.审稿专家是本研究领域资深的专家,应能够准确把握专业名词术语;因此建议专家们在审稿时不但要严把学术质量关,还要对文中的科技名词术语进行认真审读,保证其正确使用.

六、结语

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及古代和现代的情况,指出了术语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科技术语标准化的对策,为科技工作者和出版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陈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