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浙大西迁旧址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07 浏览:13331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国立浙江大学开始西迁.随着战火的蔓延,浙大师生怀着愤激的心情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一迁浙江西天目和建德,二迁江西的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四迁贵州遵义、湄潭,途经浙、赣、湘、粤、桂、黔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零九个月.西迁的历程惊心动魄,教授们带着妻室儿女,学生们背着背包,还要搬运2000多箱图书、仪器,在敌机的空袭下,风餐宿野,长途跋涉.他们有时乘车,有时坐船,无车船便迈开双脚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疟疾流行,医药匮乏,竺可桢的夫人为了把最后一支针药留给年幼的儿子,竟至死于途中.“读书不忘抗日”,万水千山阻挡不了西迁的脚步,他们跋山涉水来到贵州,渡过乌江到达遵义、湄潭,完成了一路悲歌的“文化长征”.

浙大迁来时,有文、理、工、农、师范5个学院,校本部设在遵义老城(今遵义十一中),文学院、工学院及师范文科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理科在湄潭,一年级新生在湄潭永兴上课.遵义浙大旧址已经拆毁,唯留下《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碑》,碑额有“浙大”和“求实鸟”组成的倒三角形校徽图案,碑文用500余字记述了浙大西迁历程,署名是“校长竺可桢”,立于1945年6月.浙大在湄潭有9个教学点,借庙宇宫观上课,图书馆设在湄潭文庙.文庙坐落在湄潭县城中山东路皂角巷,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它坐东朝西,周围有砖墙围护,整个建筑群依地势逐级升高,按中轴线对称排列,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南北两庑、钟鼓楼、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约10米,三面带廊.照壁上原有“国立浙江大学”6个大字,大成殿壁上题有“湄潭大成殿为浙大图书馆”.文庙左侧为文昌阁、东书院,前面的天主堂曾为红九军团指挥部.1987年对文庙进行全面维修,1990年竣工后辟为“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1999年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修复已拆除的文庙照壁,并兴建浙大西迁广场.

浙大在遵义、湄潭7个年头(1940年2月-1946年5月),学校在艰苦的战乱环境中发展.初来时仅有5个学院,以后增设法学院和医学院,学生由1500人增至2200多人,有教授96人,副教授30人,一时间人才济济.浙大在贵州共有毕业生1857人,其中有8名研究生.在贵州期间任教的,日后有27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在浙大读书的毕业生,后来有2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也在浙大物理系读过书.

浙大的校训是“求是”.《竺可桢日记》写道:“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倡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在遵义、湄潭的日子里,师生们在古庙上课,在民房中住宿,吃的是粗茶淡饭,教授们还养羊、种菜补给生活,在简陋的条件下做实验.艰苦的条件使他们更加奋发,科研成果举世瞩目,微分几何、三角函数、原子核物理、悬索桥理论、细胞学、遗传学、昆虫学都有预想不到的发明创造.194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至此,感到异常惊讶,认为浙大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称之为“东方剑桥”.浙大还是“西南的堡垒”,发表了《国立浙江大学全体学生为促进宪政宣言》,成立了“黑白文艺社”、“铁犁剧团”、“黎明歌咏队”、“塔外画社”、“质与能自然科学社”等团体,把反对日本侵略、反对的运动推向.

浙大西迁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是抗战声中的一曲文化赞歌,高扬着爱国、奋进的民族精神和“求是”的科学精神.一股文化洪流涌进贵州,贵州人有机会就地进入名牌大学.贵州保存了文化精英,遵义、湄潭成就了“东方剑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