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67 浏览:36595

摘 要 本文对日本学校心理学的构建背景、学科性质和宗旨作了介绍后,详细阐述了日本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培养要求、群体类型及发挥的主要作用、承担的主要工作等,并对当前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运作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了述评,指出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如完善资格认证体系、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等做法对于建设中国的学校心理学具有较大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日本;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士;资格认证:启示

分类号 B849;R395

近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后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把全国各地的学校心理怎么写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是每一个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实践经验证明,一门学科的成功建设,不但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同时也要批判吸收国外的学科构建经验.日本学校心理学正式构建于1993年,与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设几乎是同步(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年份也是在1993年)(张卫,黄喜珊,2007).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日本的学校心理学已经形成遍地开花之势,尤其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1 日本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背景

中日两国在构建学校心理学的背景上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均主要为以下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是来自学校教育现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亟需一门针对性强的学科提供理论指导,也亟需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提供现场怎么写作.在日本,中小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如拒绝上学、校园欺侮、校园暴力、等)日益严重化,倍令教师和家长们感到力不从心.面对这种状况,日本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感觉到了构建学校心理学的迫切性(如:松浦宏,2001).另一个推动力量来自欧美学校心理学发展现状的刺激.尤其在美国,已成立了学校心理学的两个重要专业组织――美国心理学会属下的学校心理学分会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这两个组织的工作大大推动了学校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也使得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走向正规化.欧美的学校心理学家们正在中小学校园中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同时,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国际学校心理学家协会表明了学校心理学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正是学校教育实践的要求和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学的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盐见邦雄,2007).

在日本,正式使用“学校心理学”这一专门用语是在1991年,在当时召开的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第33次总会上,研究委员会特别策划了一个关于学校心理学的研讨会,探讨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并确定了以大学的教育心理学系、心理系作为培养基地.1993年,日本教育心理学会印发了一本名为《什么是学校心理学》的册子,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什么现在需要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和作用是什么;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其他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正在进行哪些工作;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展望.该册子在教育系统广为发放,对学校心理学的初步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1993).

2 日本学校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宗旨

学校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直接指导着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实践,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校”一词,与其理解为进行教育的场所,不如理解为“学校教育”的简称更为贴切,而学校心理学中的“心理学”一词,指的是基于心理学知识的怎么写作工作(盐见邦雄,1999).

为明确学校心理学的怎么写作宗旨,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提出学校心理学三层次的心理教育怎么写作体系:第一层次:以全部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入学时的适应、学习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的辅导,解决一般的发展和学习指导问题.第二层次:以缺乏学习动力、拒绝上学的儿童、人际交往困难等学生为对象.第三层次:以长期拒绝上学、欺侮、学习障碍、行为不良等有特别需要的学生为对象(日本教育心理学会,2001).

3 日本的学校心理士制度及其运作

学校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学校教育现场中,有效解决学校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这中间起桥梁作用的正是在日本被称为“学校心理士”的人们.在日本,“学校心理士”指以中小学生、教师、家长为工作对象开展心理教育怎么写作工作的专家(该一词为日文专有,其对应的中文词可以是学校心理师,但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相比又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见下述).

3.1 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

现在日本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写作度是“学会联合资格”的认写作度(日本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写作度除这种学会联合资格外,还有“国家资格”和“法人认定资格”两种),这一认写作度是经过实践摸索发展起来的.在资格认定的最初,申请对象只局限于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的会员,且只有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一机构具有资格认定权利.但是实践很快证明这种限制不能适应学校对这些专业人员的巨大需求.现在的日本学校心理士认定机构已经扩展为五个联合学会(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特殊教育学会、发展障碍学会、发展心理学会、LD即学习困难学会)和四个合作学会(日本学校心理学会、应用教育心理学会、生徒(生徒即中学生)指导学会、学校心理咨询学会)构成的合体.学校心理士认定组织机构是学校心理士资格认定的最高机构,属下设有学校心理士认定委员会和学校心理士会,协同完成资格认定的工作.上述诸学会的成员均拥有申请学校心理士的资格.截至2007年5月,在日本全国取得学校心理士或候补学校心理士的人数已经达到3700人(gakkoushirtrishi.io/aboutgakushi/,2008-11-24).

3.2 学校心理士的培养要求

在资格认定的最初,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有关部门曾试图以司书教谕(含义见脚注)等为模型培养能够开展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相谈教谕,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培养相谈教谕并非适合日本国情的解决学校教育问题的途径(松浦宏,2006).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组织有关机构经过协商确定了学校心理士这一资格名称.同时确定其培养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必须在研究生院修完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学生指导和生涯指导、教育评价和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这七个领域的课程.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在中小学、教育相谈所等机构做过心理辅导.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者方可报名参加由学校心理士认定机构举办的资格考试.达到学历条件但没有实践经验者可申请“候补学校心理士”的资格.“候补学校心理士”在五年内通过提交心理辅导个案报告等说明自身实践经验的资料可申请转为正式的学校心理士.此外,学校心理士联合资格认定机构每年都对学校心理士们进行资格审查.要求每年达到一定的学分,凡呈交心理教育怎么写作工作的个案、参加全国学校心理学会或全国心理士会组织的有关活动(如海外研修、各种研讨会)等都可以获得学分.学校心理士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也即取得学校心理士资格证者每五年必须资格证的更新手续.

3.3 学校心理士的群体类型

在日本从事学校心理士工作的,既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有的行政领导、中小学教师,还有大学教授.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群体类型:(1)心理咨询、教育中心的教育相谈员(相谈员即咨询员);(2)学校的生徒指导、教育相谈、生涯指导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师或教导主任;(3)大学教师.负责讲授学校心理学的有关课程,也有的亲自到学校教育现场中,与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家长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松浦宏,2006).

3.4 学校心理士的具体工作

学校心理士承担的主要工作有:(I)对学生或班级的状况评估.即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性质、原因、经过等作专门的诊断评价.评估途径包括心理检查、面谈、调查、观察等.其中心理检查是最重要的基本工作,包括性格检查和智力检查.由于评估结果决定了将要进行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策略,因此被视为学校心理士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柱.(2)对教师或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学校心理士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教师和家长科学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注意肯定教师和家长的工作,支持他们做能够做的事情,避免摆出专家的架子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强制性的指导.(3)心理咨询.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学校心理士必须学会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在做出准确判断之上进行专业化辅导.在咨询目标上,同样视增进自我理解、促进自我成长为最终目的.


在开展上述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校心理士始终抱有以下的基本立场:(1)尊重每一个学生.视其为有思想、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达到身心健康成长.(2)时刻铭记以全体学生为怎么写作对象,而不仅包括拒绝上学者、残疾儿童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3)视心理教育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力促形成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学校教育环境.此外,有学者提出学校心理士的职业道德是:对学生浓厚的爱,协助学校、教师和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感,胸怀提高教育质量的伟大志向并一生不懈地朝之努力的鸿鹄之志(上野一彦,2001).

4 当前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运作的关注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尽管日本的学校心理学建设在资格认证体系、学校心理士的工作性质和具体任务等方面已经走上了相对成熟的运作轨迹,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也就成为当前日本学校心理士制度运作中最关注的热点,预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4.1 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学的专业内容

与特殊教育专业相比,日本学校心理学的专业内容在还不够明确.比如,不少人对以下概念的区分仍是含糊不清:学校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家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一般的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咨询.对此主要应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学校心理学的体系化.要着力改变学校心理学依存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的现状,在对有关理论实践进行总结后建立学校心理学独有的知识体系.其次要确立学校心理士自身的专业性.

4.2 提高社会对学校心理士资格的认可程度

有的学校教师或学生家长至今怀疑学校心理士是否真的有助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此学校心理士首先要认同自己的职业价值,表现出对专业活动的热情,通过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去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松浦宏,2006).在认定学校心理士资格时,资格认证部门要严格把关.如确保申请者已经满足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两个条件,确保其毕业院校是能够扎实教授其专业知识的大学,严格进行五年一次的资格审查等.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心理士会、资格认定委员会等组织通过各种宣传普及活动在民众心目中打造出值得信赖的学校心理士形象也相当重要.

4.3 进一步细化学校心理士的资格制度

日本学校心理士资格认定运行机构的有关人员正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设定“学校心理士以上的资格”.持有这一资格的人将不但具有一般的学校心理士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对持有普通学校心理士资格的人们进行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例如提高学校心理士的咨询技术、教授其掌握新的人格测验或智力测验量表的使用方式等.总之,设定更高级别的学校心理士,使他们能够对一般的学校心理士进行培训.前文所述,在资格认定的最初,相谈教谕的目标较难实现,但是在学校心理士资格认写作度的运作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相谈教谕的设定又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可以预见,相谈教谕的出现,将意味着日本的学校心理士成为一个更加正式、更为专业的职业类型.

5 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启示

经过十几年来的风雨洗礼,日本的学校心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也遗留着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综观其发展轨迹,对建设我国学校心理学提供了以下启示:

5.1 建立资格认证制度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师资队伍的质量和规模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大前提.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特殊领域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说又是重中之重.而资格认证工作恰恰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问题――科学性和实效性的不足(林崇德,魏运华,2001).借鉴日本的经验,要使学校心理学这个行业在我国真正形成和独立运作起来,首先必须确立资格认证体系.中国心理学会曾经提出要建立学校心理学的认证体系,但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瓶颈.目前某些省份在中小学心理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方面已经做了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广东省的A、B、C证制度),可为构建全国范围的认证体系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张衍,黄喜珊,2007).

5.2 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从整个日本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来看,既注重在基础研究方面对欧美国家的亦步亦趋,更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在应用研究方面.如以校园欺侮、拒绝上学这样的具体问题作为直接研究课题的也有很多,其研究问题的细致程度可通过其权威心理学杂志《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每期目录可见一斑.同时,大学教授亲自到中小学中进行调研指导工作也是常见的现象.如现任日本学校心理士联合资格认定运营机构理事长盐见邦雄教授,从2004年开始在小学开展题为“心灵教育”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其各个教育主题正是在调查中小学生的心理实态之后确定的.反观我国,就像天津师范大学的沈德立教授指出的,很多研究者花大力气做出来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往往不尽人意(2007年沈老师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座谈会上言),这一现象跟我们在选题时过于依靠单一的文献检索,实际调研工作不到位不无关系.

5.3 重视国内和国际同行间的经验交流

日本的学校心理士们有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学会――学校心理士会,它隶属学校心理士认定组织机构,除协助进行学校心理士的资格认定工作,还负责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学校心理士大会,组织学校心理士到海外研修,平时组织专题研讨会等,非常便于学校心理士之间实践经验的交流.在2007年在大阪召开的日本学校心理士会年度大会上,还特别邀请中国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卫教授等专家作了关于中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状况的特别讲演.跟欧美的交流方面,至2008年3月为止已总共组织了八次学校心理士海外研修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学校心理士的专业素质、维持学校心理士的工作热情有着很大的作用.我国不少发达地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还比较少,建议可以先从国内不同省份之间的经验交流开始,再逐步把目光转向国际同行间的互相学习.

未来的中国学校心理学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地总结我们自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须虚心地向国外的同行们借鉴经验.只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学校心理学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致谢:日本学校心理士联合资格认定运行机构理事长盐见邦雄教授为本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回答了作者的若干疑问,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