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学体育教学淡化田径项目的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74 浏览:12202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南澳街道中心小学体育课中田径项目开展的现状及遭受冷落的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使田径选项课在普通学校公共体育课中顺利开展下去.

关 键 词:淡化冷落田径项目

1.前言

随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教学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通过深入了解全校的男女学生对于田径课的看法和兴趣,针对南澳街道中心小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南澳中心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全体同学.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广泛查阅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小学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多部著作,查阅有关于中小学田径类运动开展现状、素质教育以及田径教学方面、田径健身方面等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论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1]

2.2.2问卷访谈法:总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96%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新兴运动和健康教育共7个系列.其中前6个运动系列又包括若干项目,如球类运动系列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在7个系列中.

南澳中心小学体育课组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项目给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表1小学生对选课的统计表(5个班为一个小组共250人)

最后体育课组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和实制情况编排篮球班、乒乓球班、田径班、足球班各一个班.[2]

表1可以看出近年在快乐体育思想影响下形成了被称为“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在体验到运动乐趣的同时,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并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学生中喜欢篮球的有61名,约占总数的24%,喜欢乒乓球的有39名,约占总数的16%,喜欢羽毛球的75名,约占总数的30%,喜欢田径的学生仅有14名,约占总数的6%,喜欢足球的有28名,约占总数的11%,喜欢排球的33名,约占总数的13%.所以学生对于选课的项目多数是社会比较大众化的运动项目.[3]

篮球作为广东省的招牌运动项目,并且容有两支CBA球队,因此篮球运动是深受社区居民所喜爱的项目,龙岗还是深圳篮球传统项目区,选篮球课人数自然是多数:羽毛球在广东也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乒乓球作为国球从来都是人们喜欢的项目.从整体上来说,学生喜欢的项目是: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这个项目,相对女生要比男生稍好一些,是因为田径相对其它项目练习起来相对容易.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科学实践证明:兴趣对活动有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积极的参加活动.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对运动的兴趣.

3.2表2学生不喜欢田径类课的主要原因(n等于270)

从表2看出,不喜欢田径类课的原因中,认为“课堂枯燥”的学生有186人,约占总数的68.8%,“不喜欢运动”的学生69人,约占总数的25.5%,认为“太累”的学生39人,约占总数的14.4%,认为“动作不易掌握”的学生30人,约占总数的11.1%,选“怕受伤”的学生7人,约占总数的2.6%.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情况,关注学生的需求,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运动价值,提高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4]

3.3学生对田径项目学习作用及目标认识

表3小学生对田径课的看法调查(n等于270)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类项目的锻炼“价值很大”,而只有22%的学生认为“价值不大”.这表明学生对田径的锻炼作用认识比较全面,虽然田径运动大多比较单调枯燥,但对人的其他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这在多年的体育实践中已被认可.走出误区,全面认识田径运动的本质与内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田径运动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仍局限于竞技体育一方面,使之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仅仅是围绕着田径运动的技术和提高成绩而展开.因此,而形成了现在从小学到大学学校体育田径教学中所形成的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使这一既有健身价值又能发展运动能力的运动项目受到限制,导致一些本来人们喜欢的项目得不到普及,一些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乏味,很多人渐渐对田径运动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让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中重塑自己,如何在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中找到自身的地位与价值并发挥其健身功效,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总结与思考的问题.

3.4学校场地器材对学生选田径课的影响

3.4.1南澳中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田径教学场地器材现状的调查

学校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是目前南澳街道校园面积最大的一所公办小学.从整体上看,南澳中心的田径场地情况是基本理想,200m塑胶场地一个和两个塑胶篮球场,这无疑会促进学校体育活动以及田径教学的开展.根据《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与体育器材及场地国家标准实施手册》中对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来看,每个小学应该有300m以上田径场及球场或生均体育活动面积4m以上.从调查来看,南澳街道中心小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3.5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3.5.1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在田径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性关系“.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勇于教学改革与创新,讲授体育知识应具体、形象、生动、引证为例.要尊重学生意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设想和创造精神,善于启发学生,不断增强和培养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的兴趣,为提高田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5]

3.5.2教师良好的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保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田径课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体育学习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显著教学的重要方式.在体育田径课的教学与训练中教师不但要保持积极,肯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而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根本,全面的业务能力是前提,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方能使学生依赖教师,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5.3.改变教法,补充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喜爱的田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田径课教学内容转变.例如:田径教学中的跳跃项目除教材规定项目外,还有水平方向的(原地跳、行进间跳远、行进间单双足跳等)跳跃,有垂直方向(原地摸高、行进间跳、单双足助跑跳高等)健身的跳跃.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变化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课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田径运动能全面提高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田径课必须开设,而且在体育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田径课的地位,对其考核也要采用硬性指标.

4.1.2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所了解,但不全面,深入学习不够,对其内涵领悟不够透彻,导致田径课不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

4.1.3受传统田径课教学的影响,使认知与具体实践存在偏差,田径类课教学完成课程目标实效性有待加强..

4.1.4实行时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积极配合,老师要起到桥梁的作用,正确引领学生对田径的兴趣.

4.2建议

小学体育课田径项目的现状及学生厌倦田径课的原因也告诉我们,田径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符合“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提几点建议.

4.2.1以“快乐体育”为方向的田径教学改革

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从健身角度出发,将娱乐与健身相结合,内容要灵活、多样、实效,把学习项目编排成游戏和比赛的形式,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体育教师要安排趣味性强的游戏,如将学生最不喜欢的长跑项目改为定向越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运动中,掌握田径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目的,在弘扬刻苦锻炼精神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删除一些动作技术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与“终身体育”这一指导思想不相符合的田径项目,如铁饼、铅球、标、撑竿跳等.

4.2.2增强学生对田径的认识和兴趣

增强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田径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体育教师应多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增加传授健身理论和卫生保健的知识,使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要从终身体育出发,让学生通过田径课的教学,全面完整地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对田径运动有全新的认识,同时主动了解和掌握健身性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技能及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参与田径健身,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保证田径课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4.2.3教师充分利用在田径课主导者的身份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新课程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培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必须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和针对性,拓宽课程改革信息的渠道,提高一线体育教师执教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

4.2.4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保证.标准化高中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要合理,并适当引进部分田径专项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有一定比例的理论课,让学生不仅了解学什么,怎么学,更要知道为什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