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滥觞与传媒炒作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10 浏览:13317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宴以及人体秀、活人橱窗展示等有辱人格的商业促销行为进行查处.最近又爆出江苏东安市安丰镇“选美聘官”的怪事:该镇通过选美活动将第一、二名佳丽充实到该镇招商队伍中去,担任招商办副主任一职,并有不菲的薪酬.“经济”的滥觞可见一斑,“经济”之所以能成为商家和政府牟取暴利的载体,很大程度又要归咎于一些传媒的炒作.

自从有传媒把与经济拉郎配在了一起,自从人之生产力被置换为就是生产力,自从一方经济被经济抢了盘,我们便恍然进入了“”社会.在这些传媒的炒作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天天在争夺你的眼球,加速你的心跳;在这些传媒的鼓噪下,无台不有,无所不能,就像胡椒面,哪里人气不旺,就往哪里撒一点.君不见,写真集、杂志封面、报纸、电视竞相举行选美活动.这正是:一笑,大把钞票;一赛,声名远扬,大奖、星探、老总“纷至沓来”,前程仿佛如花似锦.其实,五花八门选美大赛的幕后是纯粹的商业利益:大大小小的车展要用性感女郎来吸引眼球,出书者要标榜作家来制造卖点.这一切的炒作来自传媒的虚荣浮躁和商家的黔驴计穷.在他们看来,“秀色可餐”,就是一种资源,一种稀有的商品,不但要包装,要宣传,更要煽情,因此不惜过热过分到极致.于是,众多少女之心被煽动了,很多年轻女性为了貌美,“奋不顾身”去人造,忍痛斥巨资在所不惜.红颜一心为选美,趋之若鹜奔“钱”程,掀起股股选美.


但经济的鼓吹者,敢吃螃蟹的人造们可能没有想到,她们的煽动和表率作用正在衍生出巨大的负面效应.

其一,推动女性整容向低龄化发展,使正值青春期的女生陷入“人造美生”的误区.一位香港女星甚至说,美貌就是.有这样的观念和氛围,有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有无限放大了的效应,有个别“美即就业、美貌即可找大款”的利益驱动,就有人造的想象空间和市场前景.

其二,面临“软暴力”的性骚扰.所谓“软暴力”就是以“圈”、“助你成星”为名,行玩狎、,以及之勾当.在成都,去年一家叫“梦蝶模特”的造星公司“梦”骗多名少女的事件被,其老总疯狂侮辱少女的行为让人震惊.由此想到,这些多梦的少女之所以成为“圈”运动的牺牲品,成为某些传媒的猎艳对象,成为“经济”下的羔羊,在于她们涉世未深,贪慕虚荣的人性弱点,更在于“就是生产力”的误导思想作祟.

其三,经济的过热,正在积聚成堆堆泡沫,这种“泡沫经济”的风险正在被一个个勾当、一口口陷阱所放大.比如去年昆明一餐馆出现了“女体盛”,在重庆一家叫《新女报》的媒体又推出“男体盛”,这种对人体的无聊炒作,虽然一时吸引人们的眼球,但败坏的岂止道德的胃口?一旦性事被文明所唾弃,被有识的千夫所指,不再有炒作的价值了,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些媒体的“弃儿”而得不偿失.

总之,经济带来的问题不止这三种,这三种已足以使我们警醒.很多事实证明,“经济”不是文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实质上就是某些传媒炒作下的一种“泡沫经济”.传媒对“”的追捧,反映出的是一种性别偏见,一种审美误区,一种急功近利似的浮躁.实际上它制造的经济,远远没有它制造的问题多:它的普及化、规模化、滥情化,正在败味着我们社会风气;它留下的后遗症,正在颠覆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性别健康.当越来越多的“经济”渗入人们的生活,其过热过分的矫揉造作得不到“宏观调控”,当没完没了的选美活动诱惑着少女的心,当人造向低龄化发展,年幼无知的少女被“圈”风潮所迷惑,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不应当为了眼前的利益去推波助澜,而应当理性的做出正确的导向,并且理直气壮地对经济问题说“不”,义无反顾地甘当新时期妇女发展运动的号角.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外美不如内秀”的好传统,这种好传统在新时期仍然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种共识下,真正能持久的、能得到社会、得到男性赞美和首肯的,还是心灵美、才华美、创新美.因此,我认为,这些传媒把“经济”乃至人造当作一种趋美唯美必美来炒作,反映的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一种浮躁的价值论,一种性别的排他性,误导的不仅仅是女性,误人的也不仅仅是子弟.其实,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成名成家者靠的不是“人造美”,而是创造美;所坚守也只有一条硬道理,那就是就业没有性别差,成功要靠真本事,出名要有真才干.但愿患有“经济”综合症的传媒别再误导女性,别再强把美貌与经济“嫁接”在一起;更希望我们新时期的年轻女性走出“人体秀”的误区:与其不自信地迷信秀色,不如自强地相信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