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01 浏览:15418

工业主题美术创作在近代中国,当然蕴涵了“实业救国”的民族意愿,具有启蒙社会、传播新知的新文化意义.

站在这些落满历史尘埃的作品前,我仍然感到无比激动.不错,在学生时代最初的审美体验中,这些伟大的群像成了我们学生的力量源泉、想象的支撑和理想主义的落脚点.我希望成为他们的一员,骄傲地仰望共和国的蓝天.

“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业主题美术作品展”于上周二起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这是献给共和国60周年大庆的厚礼.展出的180件作品来自全国各重要美术馆的馆藏,征集工作据说花了很长时间.这些具有各时期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也是60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地以弘扬主旋律宗旨,对于工业主题美术创作丰硕成果较为完整的整理和展示.其中有诸多名家名作,例如广廷渤的《钢水汗水》,陈逸飞、魏景山的《开路先锋》,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潘家俊的《我是海燕》,杨之光的《矿山新兵》等.


60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工业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贯穿始终、延续至今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新中国60年来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就展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一度也是产业工人的大本营,在上海举办这样一个主题画展,是历史的召唤与寄托.

工业主题美术创作在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开始自觉的起步,但局限于事件的新闻性记录,其中当然也蕴涵了“实业救国”的民族意愿,具有启蒙社会、传播新知的新文化意义.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最终确立,才开始了中国美术创作图景中的新篇章.工业主题的美术创作是新中国社会发展孕育的新的美术产物,也是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新的文化主题,体现了中国美术追随时代、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更彰显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文化特质.从这批参展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艺术家们不仅记录了中国工业文明艰难而伟大的进程,再现了难忘的历史场景,而且具体地描述了诸多“第一”诞生时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作品是珍贵的档案和集体的记忆,也是强国之梦的艺术体现.

另一方面,我认为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人”的形象,当意识形态给了工人最高的礼赞时,当艺术家们对工人阶级倾注深厚的情感时,这个形象就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富国强民的巨大力量.现在,站在这批经典作品前,仍然激动我们的就是这种力量的外化.虽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工人的形象和队伍构成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但总体而言还是值得乐观的,与世界文明潮流是吻合的,所以我们仍有理由将这种不朽形象视作是整个民族的图腾,并激励青年一代前行.

从艺术审美价值上判断的话,我认为,当艺术创作中被表现的“人”成为创作的主体形象时,工业主题的美术作品便显示出崭新的意义与价值.也为美术界和社会公众认识这一主题美术创作的丰富内涵与多彩样式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并且为我们今天关注产业工人生存现状与成长空间,评估他们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时,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