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政治、职官(七)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701 浏览:56516

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没有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担任过军机大臣.

南书房

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的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以能进入为莫大的荣耀.一方面,南房里面可以研讨学问,吟诗作画,但因为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

理藩院

理藩院于清代设置,由蒙古衙门改制.是中国清代政府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清政府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加强与它们的联系.

县的来历

县最初的起源目前并不太清楚,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县”这一名称已经广泛出现在晋、楚等诸侯国中.据学者的研究,成为“县”的地方一般都是用武力占领的别国的地方,而“县”正是为了管理这些新占领土地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它不同于采邑,不分封给某个大臣,而是直接归国君所有,由国君派遣官员去管理.可以说县制对于官僚制度的兴起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春秋国家里,以晋国的县制最具有代表性,最为集中体现了从封建制度向郡县制的转变.等到战国时期县制全面推行下去以后,官僚制度在中国普遍建立起来,直到今天,中国地方的基本行政单位仍然是县.


郡县制

郡县制是相对于封建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本质的区别在于郡县制下的地方管理,脱离了家族管理的形态,而变为国家官僚体系下管理的一个部分.郡的起源略晚于县,最初可能设立在更为偏僻的地方,所以面积较大.到了战国,以郡统县,犹如先秦时期的以国度统管县邑,郡县制确立后,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地方政权的控制.从此,集权制正式形成,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镇的意义

镇是中国的基本地方行政单位,作为地方单位开始于古代的军镇,因为军事屯扎必然有消费的要求,所以军镇逐渐成为四周的老百姓销售物品的一个集中地区,他们周期性地集中于军镇,这就类似于后代的赶集.而随着镇的军事地位的消失,定期赶集的习惯并没有消失,如此一来,镇成为了民间商品集散的一个中心地带.直到后来,镇成为了附近许多村庄的实际中心,被赋予了地方中心行政单位的意义.直到今天,镇仍然以这样的形态在中国的广大土地存在着,不能不说“镇”这样一种制度的出现所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省的由来

我国现在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是“省”.“省”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是在元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就有过多次变化.先是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全国为36郡,后来郡的数目逐渐增多.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在郡之上又设名为州的监察区,来掌管和监察各郡的吏治工作.州就成了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了.东汉末年之后,州的数目又逐渐地增多了,至隋初竟多达275个州.唐太宗贞观年间,又在州之上设立了10个道,开元年间增至15道.宋代,又以路代道,先是十五路,后增至二十四路.元朝以后,“行省”才开始成为最高一级地方政区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