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治教学的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37 浏览:130375

【摘 要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教育在诸多如政治敏感度不够,开卷考试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针对此现状,本文就如何阳光初中政治课堂,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实践与思考的探讨.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课堂 阳光 和谐 实践与思考

传统教学方式、政治敏感度等不够无法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初中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让思想政治课充满阳光的根本措施就是实施阳光教学法.

一、阳光教学的前提基础——营造阳光课堂

营造阳光教学课堂,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检测如专制、高压、充满味或冷冰冰的、唯师命是从的课堂气氛会有“阳光”般的教学吗?所以老师必须抛弃传统观念,解放唯我独尊的思想,所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奇异的思维,为什么不能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表、思考,畅所欲言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阳光”起来,不让课堂的“政治”性过于浓厚,才能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阳光教学的基础基石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不让政治课堂成为“政治骗子”,政治课“阳光”教学的必备条件,那就是注重积累,搜集“阳光”的素材.没了基石,哪能阳光起来,临时抱佛脚,稀里糊涂地去找几个,课堂上的“阳光”肯定很弱.每天都要上课,怎样才能搜集到那么多的“阳光”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许多“阳光”的素材,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用功、用心积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做到积细流成江河,积跬步致千里,才能有备无患.


三、阳光教学的体验

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会缺乏耐心和意志力.赏识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语言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有时用发自内心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欣赏,比用语言赞扬更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当同学正确回答一个问题时,你的一个微笑和手势都会给他精神上巨大鼓励和支持.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意赏识,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师生双向交流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当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或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教师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予以尊重、保护甚至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发展创造力,学做事,学做人.因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然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而随之加强的.在思想政治课上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阳光教学的实践思考

在政治课的阳光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对阳光教学中“度”的把握,课堂 “其乐无穷”无度,不注意对“阳光”的及时引导,“阳光”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能源动力,相反灼伤祖国的花朵.不能一味地迎合迁就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如果只是让学生感到“挺有意思”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在欢歌笑语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2.对阳光素材中“质”的确保,要把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巧妙地结合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所以要注意确保对“阳光”素材的适用性,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无关联,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俯后仰,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以然,这样的“阳光”具有灼伤性,不能使学生在沉浸真正的“日光浴”,反而降低鉴赏能力、免疫力.

3.对阳光教育中“思”的引导,既要有快乐的“初”中,也要有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阳光”的案例列举了,老师也要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让学生在乐中思学,从表面的“乐”引发深入的“思”真正地把“阳光”转化为学习的动机,从而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寓教于乐,寓思于中.

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新课改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阳光教学,让思想政治课充满阳光,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阳光中发展能力,在阳光中升华思想.在实践中收集,在实践中思考,相信思想政治课一定会充满阳光与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和平县阳明镇第二中学)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