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的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11 浏览:19831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如何开展及其开展对学生教育、个人发展的优势.并提出几点意见.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导,利用发生在学生周边的实际事例来加以解说相关内容,借助科技的教学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让枯燥的政治课成为学生们都喜爱的课程.

关 键 词 :中学政治;生活化;实践;探索;探讨

1.前言

中学政治课堂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熏陶的主要基地,但是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与生活化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学生课堂上所接收的知识过于片面,所学知识未能得到实践的检验,也未能很好的指导实践,与生活实际脱节.产生如此严重现象的原因是当前课堂主要以与学生道德教育,以书为蓝本,以旧时代为例子,站立在传统的观念之上,忽略了当前现状[1].当政治课只局限于理论课堂时,枯燥的文字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干瘪的文字无法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让学生深切的认识到政治课堂上所学的东西与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2].

2.对于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

2.1以生活现象导入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兴趣

用学生身边所好奇的事情导入课程,能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引入方式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瞬间捕获学生的注意力[3].好的引导方式就像磁铁,能瞬间将思绪四散的学生聚焦在一起,提高思考的积极性.因此,政治课堂开设的成果与否必定与其讲授的知识密切相关.检测若课程一开端便干巴巴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还是陈旧的板书与解说.学生从一开端便对这样的课程失去了兴趣,积极性不高,输在了起跑线上.当学生碰上难懂的理论时,更是躲而远之,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思考,探究.

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联系生活,让学生认为中学政治课堂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知道所学的东西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先人通过大量的实践而提炼出来的,高度浓缩的精华生活片段.通过现实生活还原干瘪的理论,将其现实化、简单化.借助国内外动态、重大新闻、重大决策的改变,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4].

例如笔者每年都会在课上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相关视频,展示现实生活中道德优秀的中国人民,提起学生对道德的关注,并会肃然起敬.让学生感受各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的生活典范.在观看完后让学生从身边出发,发现身边的感动人物、道德榜样.并写出推荐理由,在班级里面介绍,说出背后感人的故事,照耀其人性.使同学们加深了对道德模范事迹的现实感受,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道德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几个文字,更是老祖先们用几千年的血与泪,凝聚出来的几个深刻的道理.也会时刻提醒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知识,还应该身体力行,在生活中也要努力践行.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用行动来说明学到的知识,用行动来对老祖宗的优良传统进行宣传,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改变他人、美化世界.

2.2课本内容插上生活实例的翅膀飞翔

检测若课堂上教师提到的内容能与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首要的让学生关注相关事情,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真实有用,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

例如:当教师讲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内容时,与最近较火的“李某某事件”联系起来.学生对“李某某事件”均有自己的相关看法,如此一提,便能引发班级内爆炸性的论辩、思维迸发.学生在平常生活便对该事件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与认识.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该事件与课堂上某某内容相关时,同学们会非常愕然,觉得犯罪离我们很近,但是远离犯罪,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离我们更加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近期发生的身边新闻会让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聚焦.增强了对课堂效率,学生学习起来也是充满了的.当然,所选的例子不能过激,也不能太消极,还必须要切题,是当下较热的新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更加多的注意身边大事、小事,备课时要精选事实,选出最切题,最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的话题.所用于做“引子”的话题也不可过多,过的这有悖于教学目的,未能按时教授完课本内容,适度为主,避免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新闻事件上,要避免这些适得其反的情况.因此,对于这样的新闻要精而不是多,就连介绍得语言教师也必须精炼.

2.3颠覆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方式上市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主,采用“罐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是接受知识、记录知识,生硬理解课本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总在不停的讲授,生怕学生无法理解而不断的讲解,害怕少讲某一细节,学生就会整章都无法理解.使学生无法思考之余,也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花了大力气,却收获甚少.在当代课堂,教师不能以一个“灌输者”的身份站在讲台,而学生也不能以一个“接受者”的身份坐在座位上.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说教者”形象,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观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将表达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表达对相关观点的看法.在同龄人或者相同文化程度的人中对问题的看法具有相似性.

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可以带动气氛,正如很多电视节目中潜伏在观众席中的工作人员,带动全场一起欢呼,一起鼓掌.因此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理解内容.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结构图、逻辑框图、大纲要领等形成知识结构,方便学生对总体知识的把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和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逻辑框图.学生通过分析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逻辑框图.

2.4运用现代科技增强教学实效,营造生活化课堂

当今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从传统黑板到投影仪,到现在的数字信息平台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在课堂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教学浪潮.数字信息平台的引入目的是让课堂更加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而不是传统的上课就是教科书与写得满手都是灰的黑板.高科技进入课堂可以让课堂的教学节奏更加快捷,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生活实例来调动课堂的氛围,扣住学生的思维,增强说教能力和说服力,让课堂更加具备时代的性质.

例如在讲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大决战》中关于辽宁战役的剪辑,通过影片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主要矛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为生活化的教学提供帮助,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但是高科技的运用必须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花大量功夫.检测若教师没有将《大决战》中相关片段进行精彩的剪辑,而是整集拖到课堂中播放,则会浪费大量时间并不能获得所需效果.教师必须突出重点部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


3.结论

总之中学政治课堂生活化实践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书思维,确立为学生怎么写作的思想,将新科技应用到课堂上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为课堂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身边的大事、小事,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来学好知识,铸造人格,提高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