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63 浏览:121312

摘 要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400多位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重点分析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政治诉求途径、政治诉求途径的基本状况,并对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 :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D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13-04

一、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的理论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个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群体大量产生、各个阶层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的社会中,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执政理念和执政策略,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进行整合,取得社会各阶层对自己的政治认同感,这样才不会失去执政的群众基础.鉴于新社会阶层所承担的特殊历史使命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新社会阶层被确定为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指出要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社会阶层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要做好新社会阶层工作,就需要对这一群体的自身特征展开深入探索,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与政治诉求.了解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诉求,并采取措施加以理性引导,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政治文化的整体转型和政治文明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状况正是因其作为一个特定阶层的社会存在而形成的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反映的总和.政治诉求是一种社会政治意识的表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主体在政治方面的陈述和请求;二是指主体在政治方面的愿望和追求.前者主要指当前现状与存在问题;后者更多与远景目标和政治理想相联系.然而,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交叠一致的.我们着眼于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的其他一些维度,比如政治诉求目标,即他们提出政治要求或愿望是出于哪一方面的利益考虑,个体的、群体的还是社会的;政治诉求途径,即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政治愿望与要求,包括传统渠道和新型渠道;政治诉求态度,即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认知评价和情感反映.

(二)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的已有研究综述

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可被视为衡量其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些政治学者看来,“19世纪末叶以来政治的演化史,实际上沿循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政治参与之权利项目的增加,比如选举权、权、担任公职权、以及结社权等权利的逐一增添;另一种方式则是分享政治权利之人数的逐渐增多,终至使全体公民所共同享有”[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政治与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逐渐重视.2007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宋林飞主编的《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一书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状况的著作.该书以江苏省新社会阶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社会阶层中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似度检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的政治参与进行了分类研究.还有一些硕博士论文也以此为题,比如,管前程的博士论文《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党校2009年),王运良的硕士论文《新兴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析》(郑州大学2007年)等.发表在期刊杂志的相关学术论文也不在少数,内容涉及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动机、类型、特征、趋势和意义等.但是,对于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党校的青连斌教授认为,新社会阶层主要的政治诉求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公正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政府[3].除此之外,还有个别零散的关于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的渠道、特点等内容的研究.

二、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的研究工具及样本

(一)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所采用的问卷是在广泛访谈和多次论证的基础上由课题组成员集体编制的《新社会阶层思想状况与政治诉求问卷》.该问卷由63个题目组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的问卷,共8个题目,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政治面貌、职业、宗教信仰与政治身份.第二部分主要考察调查对象的思想状况,共33个题目,其中单选24题,多选9题.第三部分为政治诉求问卷,共22个题目,其中单选10题,多选22题.课题组成员将政治诉求定位于一种社会政治意识,包括政治诉求目标、政治诉求途径和政治诉求态度三个方面.政治诉求目标以参政目的、参政中遇到的问题、意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希望获得何种政府支持加为体现;政治诉求态度则以现有参政状况、潜在的参政意愿和对政治问题的评价来加以体现;政治诉求途径则包括参与的政治组织、政治表达途径、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政治申诉途径已经是否存在不正当参政行为等内容.此外,在题目的选编上我们兼顾了各项内容之间的均衡.本篇文章专题研究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状况.

(二)研究样本

本次调查由课题组统一安排,被试主要取自江苏省和重庆市,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5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共收到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达94.67%.从性别来看,被调查者中男性居多,有264人,占总人数的62%,女性为162人,占总人数的38%.从年龄来看,20世纪80年代出生者人数最多,有160人,占总人数的37.6%,70年代出生者次之,占29.6%,60年代出生者为20.2%,50年代及之前的出生者人数占9.6%,90年代出生者人数最少,仅为13人,占总人数的3.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和本科学历者占66.4%,研究生学历者占18.1%,有13.8%的被调查者为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1.6%的被调查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从收入状况来看,24.6%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23.7%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17.8%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还有15%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1万到10万之间,12.4%的被调查者月收入超过10万元,而月收入不足1000元者仅为6.3%.从政治面貌来看,被调查者主要以群众、无党派人士和党员为主,分别占到总人数的42%和35%,14.1%的被调查者是共青团员,党派占到8.9%.从职业来看,被调查者中人数最多的是相似度检测组织中的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70.8%,其次是私营企业主,占到总人数的19.2%,自由职业者占4.2%,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占2.3%,外企管理人员占2.1%,人数最少的是个体户,仅占总人数的0.9%.从宗教信仰看80.5%的被调查者无宗教信仰,12.7%的被调查者信仰佛教,2.1%的被调查者信仰基督教、天主教,0.9%和0.2%的被调查者分别信仰道教和伊斯兰教,3.3%的被调查者信仰其他宗教.在政治身份上,84.6%的被调查者不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9.6%的被调查者是区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8%的被调查者是地市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3%的被调查者是省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0.5%的被调查者是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三)研究软件


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的全称“统计产品与怎么写作解决方案”,是一款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灵活实用、针对性强的统计学软件,尤其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

三、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的调查

(一)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

1.对自己政治地位的认识——中等地位,不甚满意.44.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政治上处于中层地位,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17.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中层,10.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只有不足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上层.当被问道是否对自己的政治地位感到满意时,表示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人分别占30%和11.7%,表示非常不满意或比较满意者各占到11%,另有36.2%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

2.参政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实际参与不多.21.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强烈的参政愿望,有45.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参政的愿望,但不是特别强烈,还有21.8%和10.8%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或没有需求.对于目前的参政情况,15.3%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参与,1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政治的参与比较多;51.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很少参与;19.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从不参与.与之相比,新社会阶层对政治事件和政治事务还是相对比较关心的,2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非常关心国内外大事,49.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比较关心,23.9%的人表示自己很少关心,只有3.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从不关心.

3.对政治和政府态度与评价——基本认可,希望提高.新社会阶层对与当前政治体制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者分别占到17.1%、30.8%和37.1%,只有10.8%和4.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够满意或很不满意.他们对于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也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是希望能有更快的发展.有31.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状况良好、呈稳步前进态势;36.9%、21.4%的人分别认为相对有些缓慢和十分缓慢.被调查者对我国2000年之后的国家发展总体状态做出较好的评价,21.4%的被调查者认为成绩很大令人鼓舞,50%的被调查者认为虽有小的失误,但是成绩显著,还有3.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

(二)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途径

1.目前参政渠道——形式多样,不够通畅.目前新社会阶层的参政渠道比较多样化.在获得政治信息方面,网络(72.5%)被公认为是使用最多的途径,其次重要的途径有电视(57.5%)、阅读报刊(56.6%)、与人交流(35.2%)以及通过单位组织的学习(21.6%).就目前表达意见反映问题的渠道来看,仅有10.3%的人认为非常通畅,42.3%的人认为基本通畅,还有32.2%和1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够通畅或者非常不通畅.

2.参与政治的形式——个体为主,组织性弱.新社会阶层认识参与政治的形式比较多样化.在组织性的渠道中,39.9%的被调查者加入了中国,25.8%的人加入了党派,21.1%的人加入了共青团组织;还有少数人加入了同乡联谊组织(3.6%).就其个人或所属公司而言,37.6%的人加入了商会,29.6%的人加入了工商联,18.3%的人加入了同业公会,14.8%的人加入了其他民间团体.但是就其比较有效的参政方式来说,被调查者还是比较偏向于个人直接参与的方式,如争取当人大代表(31.7%)、政协委员(19.5%)、担任政府职务(19.2%)等,也有人选择通过个人间接参与的方式,如参加社会公益事业(35.0%)、树立企业和个人的良好形象(30.0%)、在媒体和网络上宣传自己(17.1%)等,而把组织形式作为参与方式的被调查者则相对较少.

3.政治申诉——法制观念增强,重视舆论力量.当被问及“权益受到侵害会以何种方式解决时”,58.5%的人都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选择通过工商联和行业协会解决者占到46.7%;35.4%的人想到通过找媒体来加以解决,还有17.8%的想到通过网络形式来加以解决;向党政领导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的人分别占到了27.2%和12.4%,另有11.3%的人设法找有权势的熟人来摆平,3.3%的人采用联名形式,还有7.7%的人选择忍气吞声.

(三)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目标

1.参政原因与目的——关心社会,兼具功利.新社会阶层中很多人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当问题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时,66.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回馈社会”,36.9%的人表示是为了支持党和国家的建设,46.5%的人是出于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契约意识,14.6%和9.4%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地位或为了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关系,10.8%的人属于非自愿参加.当被问到“参与政治的目标是什么”时,选择提高自身社会地位、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获得政治上的保障的人分别占到34.5%、36.2%和25.2%,而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而参政的人并不多,23.5%的人是为了“国家兴亡”而参政,21.8%的人认为参政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28.4%的人认为参政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12.2%的人认为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另有8.7%的人认为是出于从众心理.

2.参政中遭遇的障碍——体制限制与自身问题.被调查者认为在政治参与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体制限制导致他们没有机会参与(50%);39.9%的人认为参政渠道不通畅是他们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有36.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时间和精力不够,而导致自己较少参与;30.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此外,选择自身不积极或者自身素质所限者分别占到了26.8%和31%.

3.对政府部门的期待——获得自身发展的环境保障.新社会阶层提出的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依次是腐败(61.3%)、社会风气不良(35.7%)、法制不健全(31.7%)、分配不公(26.5%)、社会保障不完善(22.3%)、食品安全(16.9%)、人民加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监督(16.7%)、社会各阶层收入不平衡(13.1%)、乱收费乱罚款乱摊牌(12.4%)、环境污染(10.6%)、社会机会不均(10.3%)、农民收入低(9.6%)、社会治安恶化(8.2%)和地区发展不平衡(4.7%).他们将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主要归咎于政治建设方面,50.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问题是由官员特权所导致的,45.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所致,45.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所致;36.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20.7%和15.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高技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在希望政府为新社会阶层提供怎样的社会支持方面,53.5%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和法律环境;46.5%的被调查者提出希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怎么写作型政府;44.6%的被调查者希望为新社会阶层提供更多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机会;34.0%的被调查者希望享受和国企同等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31.9%的被调查者希望降低产业准入门槛,让民营经济能进入到基础建设、物流和银行等领域中;16.0%的被调查者希望让新社会阶层进入不同层面的决策层.四、做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组织载体,构建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一体化体系

目前我国新社会阶层人士分为新经济组织人士与新社会组织人士.新经济组织人士由于有工商联这个平台,能够保障其工作扎实推进.新社会组织人士主要以专业人士为平台,基本处于游离或无序状态,他们还没有像工商联那样的兼容政治引导和社会怎么写作功能的团体.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通过市场经济实践,将技术、知识和市场、资本紧密结合,是逐步脱离传统体制的独立的“自由人”.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数量、实力、作用、影响上日益扩大.这支力量能否最广泛地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有必要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组织创新.2008年4月11日,重庆市成立了全国首个新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以下简称新专联),这个由重庆市委统战部推动成立的新专联被称为“将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4].新专联的成立,就是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把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他们搭建参与社会管理、政治建设、参政议政的舞台,在现有政治框架中,扩大其有序政治参与,反映其政治诉求,拓展其利益表达渠道,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统战部对此积极支持,并就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寄望重庆能为全国提供范本.

(二)扩大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范围,但要注意“度”的把握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虽是当前政治发展的趋势,但不能忽略对“度”的把握,要兼顾和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机遇,决不能因新社会阶层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刻意对其加以政治上的优待.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仍处于剧烈变革,经济和政治转型仍在进行之中,公民政治参与不足将会妨碍政治的向前推进,而公民政治参与过度又可能会带来激进的改革,引起社会震荡.人类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已经多次证明,渐进的改革和发展才是正途,过度的公民参与导致的革命和暴力常常会将一个国家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把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的范围内,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渐进有序地加以推进[5].而这个度就是不危及政治的有效性和制度化,正如李普塞特所说,“任一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6].还有就是要使金钱和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钱权结合滋生腐败.私人资本对于政治发挥的作用必须要在法律和政治惯例的约束下行事,否则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三)拓宽新社会阶层的参政渠道,引导其有序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一种比初看起来远为复杂和模糊的现象.”[7]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范围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拓宽新社会阶层的参政渠道、引导其有序参与政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亨廷顿在总结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经验时指出,当政府将新的社会群体纳入政治体系时,通常会涉及四个方面的行动[7]36:1.实施有益于该群体的政府政策;2.通过功能性社团、政党或其它形式把该群体组织起来;3.创设新的结构性渠道(常常是选举)将该群体与政治系统联系起来;4.将群体中地位稳固的领导人安置于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上,并且如有必要还须配置这样的领导人.对当前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而言,亨廷顿提出的经验有些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针对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存在组织性、制度性的参与差问题,党和政府应加强一些常规性组织的建设,比如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一些民间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把新社会阶层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群体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发挥上述各级各类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统战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政治.针对新社会阶层政治表达不通畅的问题,党和政府应着手于建立常规性机制,真正地多听取新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善有关部门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满足新社会阶层人士正当、合理的要求,使有关政策落到实处.此外,我们还应从现实国情和历史出发,开发政治资源,不断引导新社会阶层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