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与庖看《庄子》的政治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16 浏览:130203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昌明时期,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即诸子百家多借用与饮食有关的内容阐述自身的政治理念.文章立足于《庄子》文本,试图以文中涉及的食与庖的内容为切口,在考察庄子运用食与庖为例证的原因的基础上,明确食与庖的内容与庄子的政治思想的紧密联系,并借此反省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关 键 词 :庄子;饮食;庖人;政治

中华民族一向有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显然,无论是就语言环境而言,还是就文化背景而言,中国饮食都绝不是仅仅指向填饱肚子的目的,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蕴含.也正因此,饮食文化得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

《庄子》这部著作诞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各自立论.在各派学说的阐述过程中,总会结合大量实例用以佐证.具体到《庄子》一书,如庄子自己所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在书中经常出现的引证内容,除了关于树木的寓言、儒家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以食与庖为内容的叙说也占有大量篇幅.这些叙说涵盖很广,或以食为证,或以庖为例,涉及到了庄子思想中的多个部分.而在这诸多部分中,以往的研究往往只把目光于养生学的范畴,缺乏对庄子政治思想的考量.事实上,食与庖,正是庄子解说自身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所选取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以食与庖这一特别的角度为线索整理《庄子》的政治思想,既是对《庄子》一书在理解上的拓展,也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敬礼.

一、

首先来讨论,庄子为什么会选择食与庖为例证来解说自己的政治思想.

在经历了远古的粗陋蒙昧、夏商的初步发展之后,至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饮食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饮食材料更加丰富、烹调手段更加多样,饮食礼仪发展完备,这一切都标明了这一时代,饮食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交场合乃至国家关系中地位的提升.随之伴生的,是饮食作为文化自身的蓬勃发展以及向多领域的渗透,比如文学、哲学、政治学等.这一点在诸子百家的著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诸子的思考涉及宇宙、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务实的中国思想家们对于人们天天接触的饮食问题,自然也会予以关注,并从饮食问题出发思考人生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①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儒家的《论语》、《礼记》,还是墨家的《墨子》,杂家的《吕氏春秋》,其中都对饮食的问题有所阐发.庄子处在这一风气中,自然免不了受到影响而选用食与庖为例证.这是外部环境趋势的一种决定,也是庄子的自动选择,因为饮食的的确确可以折射出多方面的问题,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这种例证贴近生活,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除了风气使然,庄子选择食与庖大约还有另外一重原因.庄子原系楚国公族,后因乱迁至宋国.荆楚一带的饮食极为精致考究,《楚辞》中《招魂》和《大招》两篇里,就记载了当时荆楚饮食的丰富多样.而楚人的好吃、善吃,也必定会在耳濡目染中对庄子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其著作当中.

具体到政治与治国之法,“由于饮食和烹饪之道,提到哲学高度,都能与政治相通,这类比喻又通俗易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论家,许多都精于此道.”②道家即如此.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但并不脱离政治.老子在《道德经》中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说法.这说明以烹饪、饮食喻治国在道家体系内是有传统的,庄子的应用并非原创,而是对此进行了借鉴.

二、

下面来具体看食与庖的内容与庄子政治思想的关系.

《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用这样一段话来回绝:“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庖人”显然指的是治国之人,这一说法沿袭了老子的比喻方式,此处即指尧.与之对应的“尸祝”则颇值得思考.“尸祝”即主祭之人,在典礼仪式中的重要性比庖人要大的多,也更受人们的尊崇.尸祝的存在象征着一种归属感,是人对于自身的体认以及安放.庖人主管饮食,是实用层面的;尸祝司管祭祀,是精神层面的.而且,由于具有与祖先、神明沟通的特殊使命,尸祝本身便具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性和崇高性.庄子让许由以“尸祝”自比,是为了与庖人形成一种高下的对比.当然这种对比并不是对庖人的歧视,而只是对照性的譬喻,只应用于这一语境.尸祝不代庖,有各司其职之义,也有不愿屈高就低的意味.这样的描写,显然解释了庄子对于治国之人以及出离尘世的隐者的不同态度.

将治国与庖人相联系,大约始自伊尹.伊尹作为商汤时的名相,最初正是以庖人的身份被商汤任命的.《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了伊尹的烹饪理论,其实也是政论.而涉及到庄子,在杂篇《庚桑楚》、《让王》中,也有举伊尹为例子的论说.可见,在庄子的看法中,庖人虽略逊一筹,但绝不是可以忽略或舍弃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庄子对于出世入世的态度,似乎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有所模糊的.他一方面张扬出世的境界,另一方面却始终立足于人间世,谈人间世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在入世的条件下运用出世的精神.人间世不好相与,叶公子高“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解决的方式唯有泰然的出世式的应变态度.出世与入世,大概也是需要烹饪中的“调和”才能成就.

《庄子》中甚至还有些内容是借由饮食来正面讨论治国政策的.这些内容出自外篇,可信度固然不高,但也不妨在此简要说明,作为参考.《马蹄》和《箧》中,描述了远古时期的社会状况,也是庄子推崇的社会环境.“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是一幅极为闲适恬淡的画面,其中包含了精神的随意和形体的无拘束,道家理想中的完美社会即在此.《天运》中还提出了法度的制定标准:“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当然这种口气与庄子一贯的风格不大吻合,变法似乎也不是庄子的一向主张,但是这里运用的比喻却很精当.

从上述的诸多引用中不难总结,在讨论政治问题之时,庄子把饮食视为一种工具,用以阐发自身观点.食与庖,或者作为比喻,或者作为象征,始终是对政治的旁敲侧击,而没有融入到政治当中.在这一点上,儒家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儒家思想核心一是“仁”,一是“礼”.儒家强调饮食,是因为儒家把饮食礼仪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明尊卑、知贵贱.可以说,在儒家的观念中,饮食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或许,对于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划分,也有一定的原因在于两家对待食的态度的分野.

结语

中国文化长期受到儒家“君子远庖厨“的观念的影响,对食与庖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误解和歧视.以上对于《庄子》中的食与庖和其政治思想的梳理,固然很不全面,但是已经能够大体表明食与庖在《庄子》思想体系中的价值.《庄子》的包罗万象,于此可见一斑.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亦于此可见一斑.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实用的一面,又有形而上的一面,是一笔流传千年的财富.

注释:

①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②林乃.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