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与和谐社会的互动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99 浏览:22187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任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政治的重要作用,使政治与和谐社会相得益彰.

关 键 词 :政治;和谐社会;互动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发展政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政治奠定了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石,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它是现代意义上和谐社会的应有题中之义.

一、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制度保障

(一)发展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政治表明了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政治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将纳入和谐社会的要求与目标之中,也就意味着人民权利在和谐社会中的实现.政治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

(二)发展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不但需要富裕的物质文化生活,还需要开放和开明的政治生活.积极推进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写作度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必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于此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也必须是体现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稳定和谐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三)发展政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政治是程序政治、透明政治、法治政治、宽容政治.政治的这些优点从个人、群体、国家与社会层面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政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 和谐社会为政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一)和谐社会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最深刻的根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化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条件.政治化的本质含义在于政治平等,而政治平等是以经济平等为基础和先导的.如果脱离经济的发展,政治化就是空中楼阁.经济发展使公民普遍享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福利,具有参加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积极性条件.

(二)和谐社会为政治发展提供了文化条件

文化条件是指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助于政治发展的文化事业的总和,主要包括新闻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媒体诸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对社会公共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对政府的舆论监督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四权力”.

(三)和谐社会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精神上的自由或刚强属于个人的美德,而国家的美德则在于安全稳定”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国家和社会环境,政治建设无从谈起.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安全、稳定的国家和社会环境是其必然的要求.

(四)和谐社会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保障

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没有广泛的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法制建设,使制度化、法律化.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奋斗目标,不仅使政治发展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而且使政治发展有了更加系统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 、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一)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当代世界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需要其先锋队进行概括和表达,体制需要集中和科学的指导.要保证人民实践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性,就必须坚持和加强的领导,提高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发挥好中国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加强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法律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政治的生命,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关键.其中程序化在三者之中又有显著的地位:程序政治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内容的最终解决提供制度化的途径.通过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与国家之间按公正合理的程序而持续进行的反复的交涉和对话,可以创造一种关注现实并解决矛盾的制度条件和机制,从而为解决转型社会的诸难题提供有效途径.1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是中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没有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保障,就不能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不能有序的推进各方面得建设.首先,要保障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正真的贯彻实施,要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二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公职人员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维护公民权利的水平.其次是要加强立法工作,保证有法可依.

(四)努力培养公民的观念和参政意识

公民观念的高低、参政意识的强弱是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数,它对政治建设关系极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使其反映民意、传播信息、进行监督的只能得以充分发挥.努力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以此来推动进程的发展.

(五)疏通政治参与渠道

政治一个突出的要求是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要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要为人民实现这些要求提供客观的可能性.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扩大和加强基层,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总之,从和谐社会的口号提出到如今我们还是要谈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只有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才能集中全党和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得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政治的应有作用,使政治与和谐社会相得益彰.(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文选》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文选》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王利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人民本质》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7] 里普森莱.《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华夏出版社,2001.


[8] 罗斯金迈等.《政治科学》 华夏出版社,2001.

[9]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求是 2006(1).

[10]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求实 2006(2).

[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12] 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

[13] 中国机构网. .省略 .

[14] 中国选举与政治..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