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13 浏览:106557

摘 要 :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根据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可构建“4+1”式的“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融“大社科”和“立体式”于一体,由4个子系统及1个配套系统构成,是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其中,目标子系统是导向,结构子系统是核心,支撑子系统是关键,基础子系统是动力,配套系统是一个有效的流程.在“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上,需要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完善工作保障.

关 键 词 :立体式大社科;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8106

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思路、方法手段、运行过程、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涵义

社会科学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立体式”是从时空的视角上赋予社会科学管理的形象化表述,也就是说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着力整合资源、统筹各方、提速增值.在体制上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宣传部门抓总、社科联管理、社科单位配合、基层组织和研究者、管理者落实的格局;在资源上积极调动、吸收、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政策、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物资;在过程上注重目的、过程和效果的统一;在机制上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最佳运行机制,并且始终保持一种良性运行状态;在成效上体现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局部性和全局性的统一,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用性.“立体式”具有在体制上“整合”、在资源上“互补”、在过程上“控制”、在机制上“最优”、在成效上“最佳”等特点.

“大社科”是对社会科学管理范畴上理解上的拓展,即广大研究者特别是管理者以更高远、广阔、开放的视角,提高认识、壮大力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在顶层设计上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规划、部署;在内容形式上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普及、转化、管理等;在研究力量上应联合高校、党校、社科院、军事院校和政府实际部门的工作者以及民办研究机构等“多路大军”;在阵地载体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学会社团、报刊出版社等阵地齐全、载体多样的工作战线;在功能作用上使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怎么写作社会等功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怎么写作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各领域.“大社科”应具有地位准确、内容广泛、力量众多、阵地齐全、功能发挥优良等特点.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就是一项以“立体式”为认识视野、以“大社科”为具体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管理系统工程,它是在“大社科”基础上的“立体式”视野和在“立体式”视野下的“大社科”内容的有机统一.它的对象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它内蕴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讲目标,又讲过程;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既体现效率,又兼顾公平.它除具有“大社科”和“立体式”的特点外,更表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务实性”、“科学性”、“成效性”等特点.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动实践,也是巩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实际举措,还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所在.

二、构建“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框架

把握“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内部要素结构,是促进社会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基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研究和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笔者提出“4+1”形式的构建,即由目标子系统、结构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基础子系统这4个子系统及1个配套系统组成.

(一)“立体式大社科”的目标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目标子系统是指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这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宗旨和根本,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方向”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出精品

在培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精品上,要优化选题、申请、评审、立项、开题、中期、结项、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分类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切实把好立项质量关,提高结项率、优秀率和成果转化率.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上,要打造一批在国内、省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协会和学会,打造一批在国内、地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竞赛活动,打造一批在学术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学术著作、教材和工具书等,还要打造一批名牌出版社、名牌理论报刊或理论栏目.在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上,通过完善评奖指标体系、制度体系、机制体系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精品上,要“五管齐下”,即办好讲座、编好读物、做好课题、搞好活动、建好阵地.在造就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精品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基地、名媒大刊、名馆大库等建设.

2.哲学社会科学出人才

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1]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层次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高、中、初级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学位上,要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硕士、学士结构比例.在年龄上,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老中青梯次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推动人才的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充分发挥离退休专家的作用.在职称上,要打破哲学社会科学身份、所有制、地域、岗位、资历限制,扩大职称评价范围,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社会化.在类型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人才、应用人才和宣传人才,以及基础学科人才、特色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哲学社会科学出效益

十八大报告强调“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这些作用,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技术、管理等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整体推进人文环境改善,推动经济内涵式发展.在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相关产业有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成果以咨政文件、内参等形式直接送党和政府行政部门,一旦采用,便可应用于政府决策,对经济发展产生效应.在溢出社会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能滋养人们的精神家园,发挥育人功能,特别是通过人文意蕴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

(二)“立体式大社科”的结构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结构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会、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这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状况”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

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工作实质上是在较高层次、较大范围,对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研究工作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工作则是指由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管理部门,根据既定的原则和严格的程序,组织有关同行知名专家对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成果(形式上分为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三种类型,研究对象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综合研究等类型)进行评审,并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的过程.要发挥成果评奖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研究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繁荣

通过明确主题、规范活动和发挥作用以繁荣学术活动,主题上更好地体现承担社会责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怎么写作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上采取主办、承办、协办、联办等方式,积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针对重大、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并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作用上依托参与面广、研究范围大、成果显著、影响深远的学术活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智库作用.通过加强协作、强化管理和重点扶持健全学术组织,推动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之间、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健全社科社团和民办研究机构的引导和管理,注重合理布局、壮大队伍、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利用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普及基地的建设.此外,通过发挥特色、扩大影响、加强普及培育学术品牌.

3.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

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反馈论”、“评估论”,构建“统”、“传”、“控”、“动”、“实”的“五合一”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新格局.统筹相关单位并整合报社、广电集团、通信集团、网站、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校、社区等诸多资源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建立现代“大传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使宣传工作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通过对各因素变化进行预测、规划和管控,使其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注意互动性,构建多种互动、反馈优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宣传运行体系;在考评中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切实际、重实干、出实效.以“分层管理”和“四个转变”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分层管理”上,由省级社科联、基层社科联(高校和区县社科联)和社科单位(含各社科社团、民办研究机构)分别组织管理范围内的普及工作,努力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普及工作.在“四个转变”上,提供内容要变“抽象化”为“通俗化”,创新形式要变“简单化”为“多样化”,突出主体要变“精英化”为“大众化”,怎么写作对象要变“整体化”为“分层化”.

4.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成果转化要在理论上有深度、普及上有广度、利用上有效度、宣传上有力度.具体说,成果转化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形成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在选题上,了解决策层和实际部门的需要,找到成果与需求之间的结合点,提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的决策建议,提高咨政怎么写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在研究上,社科规划项目、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软科学课题要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力促进“理论型”成果向“应用型”成果转化.二是运用成果:领导批示、教育别人、观点采纳等.在组织上,成立相应机构,整合建言献策平台,提高成果的批示率、应用率.在出版上,要推出更多的理论精品,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策划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人文社科学术精品丛书》.在衔接上,抓好产学研结合,促进研究单位、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密切合作,将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宣传成果:评奖、发表和推广等.

(三)“立体式大社科”的支撑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支撑子系统是指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及其评估体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学科建设、阵地建设,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关键,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抓手”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建设

优化人才观念是先导.通过树立人才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提升对人才培养工程的认识.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优化人才机制是关键.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年轻人才长期培养,以重大招标项目和公开招聘、柔性引进甚至短期聘用等各种办法引才、聚才、用才.优化人才环境是保障.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激发活力优化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发挥人才作用是目的,要着力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多种作用. 2.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建设

在完善和发展基层单位上,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带动基层单位的发展,通过出台结合实际的总体部署、编制长远规划、选好负责人、落实经费等措施,扎实推进基层单位建设.在指导和支持团队建设上,打破学科界限,凸显交叉集成,发挥整体优势,集成多学科领域力量.通过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怎么写作职能,努力建设具有学术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团队.在加强民办研究机构的管理和建设上,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突出“社会科学研究”和“本土研究”两大主题,发挥理论创新、怎么写作决策、怎么写作民生、社科宣传普及的作用,展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形象.此外,要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3.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要统筹发展国家级重点学科、区域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首先,要通过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对外交流上,与国内外优长学科所在高校、科研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内部整合上,开展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生成合力效应.其次,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学科体系建设.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重点扶持全局性、创新性、稀缺性、传承性、标志性的基础研究.再次,深化关注前沿动向的新兴理论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最后,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4.哲学社会科学的阵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上,加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基地建设,使其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各类普及基地的申报和建设、管理,使其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报纸期刊建设上,加强学术刊物、工作会刊的建设,加强各基层单位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使刊物质量明显提升.在网站建设上,使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实现改版扩容增量,信息传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网站建设大步迈进,现代传媒手段得到较好运用.在馆所建设上,建设社科大厦,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建设文献中心、档案中心、社科实验室.此外,要建立健全阵地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阵地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四)“立体式大社科”的基础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基础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诸多涉及面广、上下统一的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投入、哲学社会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制度、哲学社会科学怎么写作,它通过基础的夯实而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落实,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动力”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

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的投入.各哲学社会科学部门和机构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的途径,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拓宽研究经费的来源渠道,体现研究自身的经济价值.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筹措科研经费,形成多元化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除经费投入外,还要不断强化对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政策投入、精力投入、情感投入等.更加注重公平,逐步缩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2.哲学社会科学的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要运用先进的理念、科技、手段、办法等,提升“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技术水平.一是要有强有力的规划技术作支撑.二是专业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众多,任何一项国家基金项目乃至省部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全面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管理技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建设的挑战还在于,在建设过程中强化管理水平,在管理中巩固建设成果.建设任务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任务的进度;建设成果的管理,如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广大民众能够分享其成果.

3.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

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设,以激发并产出优秀成果和人才为目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地方性立法;推进其规划、评奖、普及、学术活动、经费投入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要以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推行项目管理,实施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完善各项政策的制定、管理流程、效益评估等方面管理机制.制定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工作手册、评奖工作手册等,出台学会、学术活动和民办研究机构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管理流程和成果评奖流程.同时,各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

4.哲学社会科学的怎么写作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遵循规律、整合资源;增强措施、完善机制、社务公开;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高素质;充分发挥省级社科联“团结、引导、管理、怎么写作”的职能.畅通党委政府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与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研究者和管理者的联系渠道,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保障领导机关、管理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管理者之间的信息畅通,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怎么写作网络.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科学管理,不断增强怎么写作意识、把握决策需求、加强选题规划、发挥学者智慧,加快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策划能力、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强化联合协作机制.

(五)“立体式大社科”的配套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配套系统是指有效运转所需要的配套支持,包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规律,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机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标,通过这样一整套支持系统及流程不断达成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效率”问题. 1.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

在宏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有共性规律,更有其个性规律.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有目的的科学认识活动及其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依赖性、主观性和难以验证性等特点.哲学社会科学要反映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的实践规律,从这个层面上看,它要全面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通过规律发现研究对象的优缺点,指导其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谋福利.在中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诸学科有其自身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研究、管理和转化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自身成长成才的规律.在微观层面,具体工作中有一系列带规律性的工作制度、机制、流程等.

2.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首先,整合行政资源.在和地方合作上,深化、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同地区有关部门的互动合作.在兄弟省市合作上,推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社科联联系上,要加强与科委、科协的协作,建立自然科学界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两大科学界密切合作,共同研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的联系,整合社会各界的社科资源.其次,整合团队资源.通过组建和壮大团队,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科研条件先进、资料设备齐全、各类学科人才齐全等优势,形成基础理论研究阵营、政策法规顾问阵营、应用对策研究阵营、资料收集阵营与社会调研阵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再次,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信息库、成果信息库、上传下达通道和网络管理平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据化.

3.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优化有关机制的过程.优化目标管理机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实现其研究和发展的目标,围绕其最终目标科学地设定建设标准,这种标准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应以定量为主,从而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构中,对每一个层面的建设目标提出量化标准和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考评.优化组织协调机制,社科联的工作重点在“联”字,也就是组织和协调作用.优化评价监督机制,需要优化评价的办法和程序,发挥党内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此外,要优化奖惩激励机制、创新发展机制等其他机制.

4.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随时代而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目标的强化就显得尤为必要,是整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配套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中,“目标”是首要条件;“结构”、“支撑”、“基础”等与“配套系统”一起构成“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即发展路径,也是实现“目标”的基本内容或手段;“支撑”中的“评估”、“运行保障”中的“评价”属于反馈层面的内容.因此,“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执行—反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目标不断强化的运行过程.

三、“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在“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上,需要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做好完善工作相关保障.

(一)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规律.探索、研究、把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并按这些规律办事,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要有效运用规律,在运用规律中创新实践.在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把这些规律创新运用于各项实践之中,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并在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具有开放、包容等固有特征,要善于把在推进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以归纳、提炼和总结,用以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最为关键的是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覆盖选题、申报与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与过程督导、结题与成果运用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成果评奖制度,涵盖申报、资格审查、公示、专家遴选、成果评审(包括初评、外评、会评和终评等)、颁奖等整个过程.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制度,涉及讲座(讲坛、讲堂)运行、文库建设、基地管理、普及活动、队伍建设等.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学术制度,把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研究机构等均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同时推进学术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常态制度、建立健全事关宏旨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及时跟进制度.

(三)完善工作保障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分发挥“立体式大社科”工作,在连接各平台,汇聚智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重要议程;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布置任务,尊重和依靠专家学者,充分吸收其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研究者与管理者的联系与沟通,激发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活力.其次要科学评价,督促落实.进一步完善各系统各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落实考核监督、奖惩激励.再次要深化研究,加大宣传,不断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