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三数学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43 浏览:18685

摘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考纲要求制订整年教学计划,吃透《考纲》,把握数学命题的方向,以《双基》为主,精心设计例题与练习,教会学生学生总结、反思,同时及时处理学生答卷问出现的问题,提高高考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高考;教学计划;考纲;数学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22-01


高职高考在广东省已进行了十多年,我校在近十年高职考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升学率排在顺德区前三名,单科前十名也不少,其中数学科成绩占了很大的优势,几乎每年数学科平均分都排在语数英三科的前茅.近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学校高三数学教学,下面是本人针对近几年来学生的情况与教师如何从教的一些体会.

一、分析近年来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办公室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我们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生的素质一届比一届差,确实如此,大多数学生入学成绩低于50分,数学成绩极格的只有极少数;因此,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多想法子教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从语数英三科来看,数学科成绩最易提高,大部分同学经过高三年级整年的总复习学习,数学成绩可提高六十分以上,最大幅度可达一百一十分.

二、恰当制订整年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笔者认为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每年接手一个新组合的高职升大班,必须先模底了解学生情况以及高职高考考纲要求,然后合理制订一年的教学计划;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大约5个月,这段时间按章节过关复习,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出发,紧靠考纲,把握教材,扎扎实实对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第二阶段,专题训练阶段,大概一个多月时间用来进行各类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查漏补缺阶段,大约一个月,通过模拟考试、综合训练、查缺补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第四阶段,时间测试阶段,高考前功10左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5题选择题、5题填空题,训练4次左右,让学生更好把握客观题的考试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分析研究《考纲》及《考试说明》,把握数学命题的方向,灵活组织教学

1.吃透《考纲》及《考试说明》,把握数学命题的方向

作为高三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做到不超纲.例如,2011年高职考数学增加了《概率与统计》的内容,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作为教师要根据《考试说明》及时补上相关内容,同时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分析报告,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找出命题的变化规律.例如,前几年考查充分必要条件时是以方程或等式形式来进行考查,而近几年是以不等式的形式进行考查.

例如:2010年13题:“设 且 ”是“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2011年12题: 是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相似,万变不离其中,此类考题几乎每年都有一题,所以值得我们去关注,只有正确的把握命题的趋势,才能更好提好数学科成绩.

2.以《双基》为主,灵活组织教学

虽然学校在高一、高二都有按排数学课,但由于专业课较多而且实训课也比较多,所以一般来说在高一、高二只学了四章的内容,而且仅学了很简单的一部分,离高考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因此数学课的任务比较重,虽然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3.精心设计数学课的例题与练习

选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原则:问题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提高基本技能,解题方法典型.(2)层次性原则:问题难易兼顾,具有良好的层次性,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各取所需;(3)综合性原则:作为教师要适当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例题来进行分析讲解,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尖子生.因为高职高考最后一道解答题一般综合性较强,考查较多的知识点或数学方法.

4.教会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

虽然数学是以训练为主,但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笔者认为平时注意总结及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解完某类题目能及时总结,归纳,或让学生反思,逐步积累经验,就可以提高解题能力.

四、正确分析学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每次月考或模拟考后,我会认真分析学生答卷情况,统计选择、填空题每一题错的人数,对人数较多的题目要加以强化,只有少数几个同学错的要了解每个同学错的原因及时改正,争取今后不要有同样的错误.解答题也要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是计算错、公式记错、还是不理解题目等,然后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