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创造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77 浏览:31361

【摘 要 】化学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特别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创造能力.本人的做法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和搜索精神;加强学生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学生大胆改革实验(创新);组织课外实验;学年末由学生总结实验体会.

【关 键 词 】实验教学;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通过学科教育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是人的天性,要充分挖掘、开发、发展,有设想、有创造才有作为.要培养创造性,就不能停留在模仿、复制、再现的水平上,要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加强化学实验研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血神多看、多想、多做实验,提高实验效率,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与行为变化协同发展.重理论轻实践是创造型教育的重要障碍,要培养学生的涉及创造力必须从实验开始,因为只有实验才是格物致知、究万物造化的最重要手段.没有实验(或实践),就不可能有所创造,也不易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的几点做法:

1.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探索精神.

“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照方抓药”的简单动作,那就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扼杀了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特色就没有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此,实验教学中药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一些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设计反证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求索.观察是获取知识,同时也是探索未知领域的第一步.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观察体积大小悬殊的石头同时落地发现了重力加速度.如果说科学家的观察越精细,创造企求值越大的话,那么学生观察时的感触、联想和想象越多,实验效果就越好,对个性培养越有利.如:在Al2(SO4) 3与NaHCO3两溶液反应中,任务观察者:看到冒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知道是CO2气体Al(OH) 3沉淀.一般观察者:反应速度快、生成物有CO2 、Al(OH) 3和大量液体而产生大量泡沫,故可以做灭火剂.能分析反应机理.认真观察者注意观察Al2(SO4) 3与NaHCO3两溶液取量不同及浓度不同时产生泡沫多少和反应速度都不同,从而总结出灭火效果最佳的适用浓度,并查阅资料总结出有关灭火器的知识,自制建议灭火器.教师应支持后者在探索问题,在科学创造的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现和发展.实验教学中,如果在做完该做的实验的同时,适当将实验条件改变,使实验走向有反证作用的一面,使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更准确、全面、深刻,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和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如:演示的HCl喷泉实验后,如果教师紧接着讲述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充耳不闻的.因为他们正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觉得还没有进行,很想再看一次.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将刚才做喷泉实验的烧瓶中的水倒掉,用它重新收集一瓶HCl气体,然后按程序操作,可是,学生望眼欲穿,而水就不往高处流,我们适当地批评、引导几句,于是,学生就会比较主动地参加到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中来,积极主动地寻找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2.强设计性实的机验教学,为学生创造实战个性会.

设计性实验使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拓智力和创造力、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实验只是被动的验证、机械地重复,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发挥,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被动为主动,在实践技能、查阅文献、观察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设计性试验是非常必要的,是富有创造性的落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教学中,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收和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滴.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要求简捷、节约,只要没有危险,没有原则错误就让学生去实践,出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修改方案,然后再实践,直至成功.如:高三讲完化学平衡后,可让学生设计一个利用反应平衡移动原理来探索Ba(OH) 28H2O和NH4CL反应的热效应,学生易想到此反应产生的热效应会影响到某一反应平衡的移动,这就需要确定以反映平衡体系并且要知道温度变化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实验确定出该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Ba(OH) 28H2O和NH4CL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关键是在试验中确定一个什么平衡体系,怎样才能知道实验中平衡移动的方向.学生常在此处陷入困境,具有深入思考问题习惯的学生会想到,若这一平衡体系能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只是平衡移动的方向而获得顿悟,不难联想到2NO2(红棕色)N2O4+Q(Q>0)这一平衡体系.在实验方案设计上关键是NO2气体不能跟反应固体接触,学生不断通过实践、分析、修改方案得出NO2气体必须用一密闭容器置于Ba(OH) 28H2O和NH4Cl反应的容器(锥形瓶)中与混合均匀的固体药品充分接触,通过实验明显看到密闭容器内红棕色迅速变浅,成功地探索出Ba(OH) 28H2O和NH4Cl反应是一吸热反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使不同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现和提高.

3.鼓励大胆改革,进行实验创新.

破旧立新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教师要求学生做“始作俑者”,不做书本的奴隶.实验教师从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实验“档案”,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不要迷信书本、权威.试验期间,学生结合平时记录总结的经验和产生的疑点去集中探索改革实验.比如:氯化铋水解实验,按书本浓度加水稀释后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也就无法继续下边的实验,学生实践中适当加大氯化铋的浓度,现象十分明显.又如:H2还原CuO实验,按教材实验进行不易出现红色现象,其原因与CuO粉末跟试管接触不紧密以致CuO加热温度不够有关.为使CuO附着试管均匀紧密,学生用一洁净试管,装入少许CuO粉末,再滴入1-2滴水,旋转试管,使CuO均匀附着在试管上,然后将试管烘干(以免影响生成水的现象的观察),固定在铁架台上,通入H2后再加热即可在一分钟内看到加热部位出现光亮的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继续加热同时旋转试管,即可出现铜镜,现象十分明显.这些实验改进主要是培养学生敢于批判、想象、勇于探索的精神.

4.组织课外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外实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阵地,理应义无反顾.为此,教师应合理编排验证式和探究式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多实践,逐步落实实验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如:在“卤素”教学中我们可以以组织学生在课外验证,将过量的HCl通入水中,所得盐酸是浓盐酸和Cl2的喷泉实验等课外活动实验.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学年末要求学生总结出自己的实验体会,给自己做个全面剖析,分析实验失败和成功的内外因;提出一些实验的做法设想;综述一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的不同性质;探讨实验室及自然界废物回收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感到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并实验等科研活动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只要肯付出都可以搞科研,出成果.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智力开发,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为此,应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现代创造型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教会学生学习,把他们变成“生产知识者”.国家需要科学,事业需要开拓,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能力的青年乃国家所系.教育旨在弘扬科学、铸造人才,教学过程是否重视能力培养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大批高素质、有创造力的青年,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