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幼专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98 浏览:14058

摘 要:为了提高五年制幼专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五年制幼专数学课堂上应用的"学导式"教学模式,以"课前练教→自学及研讨解疑→精讲精练→课堂小结"为其基本结构,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突出了师范性和示范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五年制幼专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模式.

关 键 词 :学导式;五年制幼专数学;自学自练

五年制幼专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基础.为有效达成此任务,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五年制幼专数学课堂上应用"学导式"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结构为"课前练教→自学及研讨解疑→精讲精练→课堂小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对数函数》一节的教学,谈谈"学导式"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幼专数学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一、课前练教

"得一鱼,不如得一渔",在讲授新知识前,师生互换角色,由学生登台执教,讲授学过的与新课内容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联想和讲授.这样既为教师讲授新课搭桥铺路,同时也是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也为幼专学生提前感受教师角色搭建了平台.

在《对数函数》这一节中,在讲授新课前,给学生4分钟练教时间,根据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本节课教学的需要,从"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对数的定义","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温故知新,达到提纲契领的效果,之后师生简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归纳、联想、总结和表达能力,二是把新旧知识相结合,进行新的发现和强化,同时对学新课必备的旧知识的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识桥梁".

二、自学及研讨解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将课前阅读和课上阅读结合在一起,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才能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细胞分裂问题中得到的函数y等于2X,考虑若改写成对数式如何表示?具有什么意义?从而引出y等于2X(x∈R)的反函数为y等于log2X(x>0),即对数函数.从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学生熟悉,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课本,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对数函数的定义引入后,研究函数的定义域是一个必要问题,通过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又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从而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学研讨:(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2)如何画出对数函数图象?(3)对数函数的图象有哪些特征?从而得到对数函数的哪些性质?问题提出后,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本后形成初步想法,在此基础上互相讨论研究以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课堂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思路和个性特点,对个别学生可点拨辅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多想、多问、多说、多辩,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知识.这一过程对于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探索的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精讲精练

"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已读过、讨论过的课,教师怎样去讲?它体现了传统结构中巩固知识部分的内容,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经过学生的自学和讨论解疑,教师的讲解要重在诱导、点拨或归纳总结,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过多地泛泛讲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要讲精、讲准、讲透、讲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按学生的认识规律讲解.讲解时要抓住关键问题,运用典型范例讲清实质,定理定义要讲清来源并说明性质和应用范围.对同类问题要注意典型引路,不要面面俱到,适当的部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讲解.

求定义域问题学生已经较好掌握,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实质是真数大于零,对教材书中两个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等于 loga X2,(2)y等于 loga(4-X);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log23,log23.5(2)log0.71.6, log0.71.8 .因例1中两个习题类型一样,一个例子讲清实质即可,第二题可由学生进行讲练.同理,例2中两个题也可同样安排.

"练"就是应用,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能得到运用和发展,使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同时也可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发现不足及时补救.进行练习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合适的方式,才能发挥练习的作用,也就是数学练习的目的要求准确得当,根据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设计练习.练习的方式还要多样化,并注意练习的检查指导严格要求.

在例2比较完同底数的两个对数的大小后,给出练习:比较两个值的大小: (1)loga5.1,loga4.9 (a>0);(2)log32,log23 .练习(1)虽然是同底数a,但底数a的范围不确定,需讨论确定a的范围后再比较两个值的大小.熟悉同底数的两个值比较大小后,底数不同的两个值如何比较大小?利用练习(2)引出借助中间量比较大小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质还是将中间量转化为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再比较大小.这两个练习题的安排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再给学生一次当堂练讲的机会,例1、例2的第二题都可让学生到黑板上练讲,然后再让学生给全班同学讲解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最后由师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讲评,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从而提高幼专学生的教师素质.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学导式"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内容包括:重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及注意事项,对知识加以归类整理,在练教、练讲、自学、解疑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

先由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点:第一、对数函数的定义,第二、对数函数的定义域,第三、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教师予以肯定后,指出对数性质是对照着指数函数的性质得出的,记忆时可将两个函数对照着记忆,由此出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定义及性质的对照图表,使学生将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强化了知识的系统性,也使学生容易从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简化储存信息,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学导式"教学模式各环节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区别,彼此之间互相制约,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自学是基础,精讲是重要依据,讲练是综合发展."学导式"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这种模式突出了师范性和示范性,使职前训练得以深化,是五年制幼专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模式,我们有必要对此教学模式做进一步的探索,并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