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163 浏览:59229

摘 要 :在现代教育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对教师教学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出自主探究的开放性学习氛围,于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问题是线索与纽带,牵引着学生一步步地思考与探究,使其在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智能、增强能力.

一、巧设情境,引发探究

在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探究以问题为基础与载体.通过有效问题,可让学生更有探知与动机,从而主动融入学习活动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等多种教学因素,然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问引思,以问调动认知冲突,使学生迫切求解或找出现象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教学《正弦定理》时,教师可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让学生欣赏太子河、千山等图片,引思:怎样才可不过河却能知道河宽;不登山却可算出山高.创设问题情境:小明位于太子河岸边点B位置,他发现在对岸A处有个宣传板,他想算出AB两点的距离,你们是否可以帮助他设计测量方案?(备用工具:皮尺与测角仪).通过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可发现该问题的实质为:已知△ABC中BC长度,∠C与∠B,求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已知三角形中两角及其夹边,求其它边.

这样,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然地引入课题,使学生进入探究三角形的角(三角),边(三边)关系的学习活动中.

二、探究讨论,碰撞积极思维

在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是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也需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启发学生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

第一、学生自主探究.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如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自主推导数学公式与定理,自主找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充足的探究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发现.

第二、学生交流讨论.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同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需学会分享,学会交流,这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在相互探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可对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分享学生体会,这样,可碰撞思维,点燃智慧火花,使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问题探究教学中,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当学生难以独立解决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以开阔思路,合作解决问题.如在探究在一般三角形 是否同样成立时,先各组组员之间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学习情况,而其他小组可相互补充.这样,通过组际交流讨论,学生可分享学习成果,交流解决思路与证明方法等,从而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三、点拨提示,总结归纳知识

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指导,适时点拨提示,以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把握问题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应解疑释惑,暴露学生错误思维,使他们在老师讲解分析中学会如何变化、转化问题,如何类比联想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进行变式训练,拓展延伸.在变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类此、联想思维,使其善于观察,抓住问题本质,从而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例1:在三角形ABC中,如果sinA等于2sinBcosC,同时sin2A等于sin2B+sin2C,请判断△ABC的形状.教师可进行思路点拨:借助正弦定理把角的关系式ssin2A等于sin2B+sin2C转化成边的关系式,以判断△ABC的形状.变式:如果例1的条件“sinA等于2sinBcosC”变为“sin2A等于2sinBsinC”,请判断△ABC的形状.再如在△ABC中,如果bcosB等于acosA,请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思路点拨:观察已知条件,可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然后借助三角公式来求解.变式:在三角形ABC中,若b2tanA等于a2tanB,请判断△ABC的形状.


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展开自我反思.如总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归纳本课中的解题技巧与思维方法,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等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