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了解―理解―见解”分段教学模式下问题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34 浏览:13862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曾说过:历史教育有三项任务: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代兴衰治乱之故;三是讲历史的前途.历史课程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必然承担着育人的使命.在历史课堂上,笔者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人文学科社会功能的宗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较多采用的是 “了解―理解―见解”分段教学模式.

下文结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实践,就“了解―理解―见解”教学模式下如何精心设问,以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略谈点滴体会和认识.

一、课堂中的实践及效果

1.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导入新课:“蒋廷黻的故事”引出“弱国无外交”;新生的中国也是弱国,是否跟以前的清廷、北洋军阀政府还有蒋氏政权那样也没有外交?学生争论.(生疑→析疑)

问题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

教师展示地图,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出与标出的地名相对应的外交事件.

问题二:当时我国开展外交活动要实现怎样的战略利益呢?

出示地图,教师简单介绍新中国初期的国内外形势.提问:在这种形势下,新中国的发展最需要什么?(学生回答关 键 词 ――稳定、和平、认可、帮助等等)(教师概括――能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问题三:这些外交事件能说明新中国“有”外交吗?

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分析上述事件的意义.(生疑→析疑→释疑)

教师在这个阶段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

2.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

课堂继续:这一切都说明,新中国初期是“有”外交的,弱国可以有外交(板书).那么,弱国为什么可以有外交.学生再次争论.(生疑→析疑→释疑→再生疑)

问题四:弱国有时有外交,有时无外交,关键还要看条件.那么新中国初期存在哪些条件使我们有外交了呢?或者说,新中国初期为什么有外交呢?

学生讨论回答.可能的回答:苏联的支持,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新中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等等.教师总结:国际环境、外交政策、政权性质、外交智慧、民众力量等等.

问题五:国力的强弱真的就无关紧要了吗?

此时,学生们安静了下来.教师展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遗憾(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的只有23个;中苏关系表面上友好,但苏联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中国;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仍被台湾当局占据.)学生思考并回答.

问题六:讲到外交家的智慧,总要提到周总理.他是新中国外交上最闪亮的明星,举例说明?

这一过程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3.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课堂继续:周恩来,这位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新中国外交上最闪亮的明星.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问题七:杰出的外交家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改写历史,例如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但再出色的外交家的活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他必须忠实执行一国的外交政策,那最终是哪些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呢?

问题八:针对刚才展示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遗憾,你觉得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新中国初期更加“有”外交?(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探究题,使课堂得以延伸,且提醒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至此,“弱国无外交”(导课时)→“弱国有外交”→“弱国为什么有外交”→“如何使弱国更有外交”,整个课堂也就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见解”层次上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

二、实践中的思考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重难点,问题之间要有梯度.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并得出正确结论.


2.面向全体,求解开放: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充分发挥课堂,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形成模式,力求高效:希望通过实践,形成一种更适合自己所带班级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更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系列比较科学有效的适合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且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4、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富有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将问题教学与“了解―理解―见解”分段教学模式相结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而已,还有很多值得去努力和探究的地方.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滨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