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静静地“动”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07 浏览:119377

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事物无论如何完善都有其两面性,初中语文课堂,“动”成为主流甚而至于一家独大,独霸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且看,“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有讲有练、迭起”的课堂中的“动”多“静”少;“问题质疑、问题研讨、问题展示、问题提升”突出“示”为核心,仍是“动”多“静”少;“大容量、快节奏”落实的基点还是“动”.风乍起,惊皱了一池春水,死寂的课堂有了生气,沉闷的课堂有了生机,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主人,正面效应无须赘述,但拂去“热闹”“喧闹”的表象,我们不仅能发现,语文被“动”得过热,被“吵”得过浮,亟待静下来,冷下来,静静地做本真的自己.江苏省特级教师严华银就极力主张:“让语文课堂安静.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静静地同同学、老师研讨,静静地对话.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殿堂中,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素养如随风潜入夜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于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潜滋暗长.”


一、预习文本需要静静地“动”

课前预习时间仅为十分钟,针对当日或下一节的教学目标,学生最需要做的也是最急迫的是浏览文本、划出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或文本注解辨识生字词,粗知文意,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文本问题质疑,并将预习归纳出的结论(主要是问题)迅速整理出来.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上述任务,“静”必不可少.

二、进入情境需要静静地“动”

语文导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引领课”得出的问题导入,需要设置问题情境;一种是根据文本内容设置“场景”,或播放视频、或播放相关录音,或教师朗读,需要设置现场情境.不论哪种设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受到感染、浸染是旨归.这里一要考量教师布境染情的技巧和能力,二要考量教师设置情境对学生心“静”的打造能力,即能否有效抓住学生的心,实现由局外“我”到局中“我”的角色转换,诱导学生心无旁骛,心景合一,心境一体,物我两忘,至“静”而“虚”的境界.三要考量学生在强大而形象的情境磁场中能否快速摒弃杂念,达到“抱元守一”.

三、阅读文本需要静静地“动”

粗读、细读、精读、赏读是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四个环节或板块.无论哪个环节或板块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带着问题或目标读课文,最基本的还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自读、自思、自悟、自疑、自释、自改、自结符合新课改语文教学理念,也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为主”具体化.这一过程,应以“静”为主.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悟.如果强行楔入“组读”“群读”“交互读”,不仅有“摆形式”“搭花架”之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读的“静谧”“宁馨”气氛,人为地为课堂增加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四、把握文本需要静静地“动”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把握文本的定位是:了解文意,明确主旨,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取向.落实这个阶梯式要求,说白了,就是文本、作者、读者(学生)三者之间在同一情境磁场下,在共同的交叉点实现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彼此进入对方之中,尤其是意识、意念的互通渗透.文本是死的,作者通过文本来表情达意,在呈现方式上也是凝滞不动的.学习的主体是活的,而且对文本、对作者有所追索,这种追索用《课程标准》的话来说是个体化、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要截获文本和作者的信息并迅速获得体验和感悟,必须有聚精会神的状态,必须有全神贯注的意志品质,师生共同创建适于体验和感悟的“静”境尤为必要.

五、研讨问题需静静地“动”

研讨问题是生生、师生、人和文本之间的沟通.问题的解决步骤一般是先单兵作战,后群体攻坚.单兵作战基本是学生个体思考、揣摩,群体作战是小组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的默契合作.即便再共性、再普遍的问题,由于个体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对问题认识层级相异而绝不可能同时和谐共振,这样同一个问题可能衍生出若干个层次和若干个问题或子目标,层次不同、子目标不同,研讨范围相对不宜过大,更不能对另外的个体或小组造成干扰,客观上需要静静地与同学、老师研讨,悄悄地对话.

六、展示成果需要先“静”而后“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展示是课堂最核心的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这一环节,就个体展示而言,必须依靠“静”积而达到“动”发;就小组展示来说,讨论的内容及展示代表的发言或讲解,也较多地吸收和集中了组员的智慧.单个的组员调动情感、兴趣、意志、思考并提出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沉思默想的行为,即便小组代表汇集组员建议,淬炼成展示成果的过程,也应该是代表与自身、代表与组员思维与灵感契合的过程.此种契合本身就是“静”与“默”作用的结晶.

七、总结升华需要静静地“动”

总结就是全面对文本作总体回顾,升华即在本节目标落实的基础上形成外向型思维扩展力和发散力,产生新知或新能.两个步骤尽管短暂,“静”同样不可或缺,没有哪怕极短暂的“静”,便不会有条分缕析、宏论滔滔的总结,便不会有异想天开、精辟开阔的升华.

八、拓展延伸需要静静地“动”

拓展延伸一般要进行与文本、与本节教授目标相关联的中考题型演练,给一道题型,限定最多十分钟完成.学生不具备临阵不乱“静”的功夫,是不可能对文入情,游刃有余的.

九、挖掘情感需要静静地“动”

作者的观点、态度、价值观要被学生发现、认识、接受、吸收、悟透,比如《明月几时有》中对苏东坡的态度、情感的把握,学生必须调动所有对苏的感知投入,包括身世、遭遇、写作背景,还包括诗中的实景、幻境,整个调动过程是对以往碎片化的已知的打乱和重组,要求有高度的专注,敏锐的思维迁移,不容丝毫分神,不做到“空”而“静”难以达成目标.

当然,笔者于此并非讲一味地“静”就是好课堂,只不过眼下的语文课堂在“快”“多”“动”方面有些过火,忽略或漠视了“静”的功能.实际上,过“动”过“静”都有偏颇,该动则动,当静则静,静中有动,动静穿插,动静相宜,动静制衡,动静相映成趣,方为语文课堂的最高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