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灯盏花素配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96 浏览:49224

我院应用灯盏花素和针刺治疗3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诊断证实,发病在半月之内.发病到治疗时间4~15 d.

1.2 一般情况及分组 治疗组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9~76岁,平均 56.1岁.基底节区梗死15例,额叶梗死5例,顶叶梗死3例,枕叶梗死5例,腔隙性梗死2例,丘脑梗死3例,伴有高血压病者8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

1.3 治疗方法

用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l(大连弘丰制药厂2 ml:5 mg/支)加人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15 d 1个疗程.

均配合针刺治疗,所选穴位:内关、人中、三阴交、足三里、太冲、阳凌泉、阴凌泉、曲池、合谷等.治疗过程中,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剂,感染者给予抗菌素及对症治疗.未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

2.诊断标准

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按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临床治愈:


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瘫痪肢体肌力达到V级,语言正常,生活可以自理,脑CT梗死灶明显缩小.显著进步:自觉症状完全缓解,肌力达Ⅲ级以上,生活可部分自理,脑CT梗死灶缩小.进步:瘫痪肢体活动范围和功能进步,肌力较前上升一级,脑CT复查,梗死灶无明显改善.无效:经一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现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脑CT、血流变和血脂的变化.

3.结果 见表1、2

4.讨论

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涉及到三个因素,即血液动力学,血液理化特性和血管壁的完整性.血液的有形成分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相似度检测因素.血小板有黏附、聚集的特性.红细胞行为,白细胞的变形,聚集与黏附,可影响血液流动性,使血液黏度发生变化.当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力增加,血小板在血管壁损伤处发生黏附、聚集形成血栓,闭塞管腔引起脑缺血、脑梗塞.灯盏花素能够降低血黏度和血脂,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脑心血流量,有利于缺血、缺氧性病变区的功能恢复,促进脑水仲消退,降低颅内压,同时促进脑缺氧处于边缘状态的神经细胞迅速恢复功能.

从表2得知,治疗组可使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获得改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在治疗中,灯盏花素注射液优于脉络宁.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素中含有灯盏(花)乙素,具有增加动脉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对亢二磷腺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增加机体缺氧能力,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功能等作用.通过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降解纤维蛋白原,从而使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改善,改善局部供血,减轻细胞水肿.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用药安全、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