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重要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64 浏览:71253

[摘 要]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两大学派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有效的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两大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厘清这些异同将有利于对两个学派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应用,同时促进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关 键 词]产业组织;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观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2.9;F4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3-0040-03

1引言

产业组织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垄断和竞争进行探究的应用科学.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学派,即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两大学派的理论分别在不同时代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但是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在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时存在着大量分歧.本文在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异同,期望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2产业组织理论重要学派简介

2.1哈佛学派

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流派被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是最早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学派.1938年,梅森同其建立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的成员对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竞争结果进行了经验性研究,并认为市场结构在这三者的关系中处于决定性的位置.产业组织小组的成员贝恩于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标志着哈佛学派的正式成立.之后众多学者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研究,哈佛学派主要依据的理论基础为理论,研究的手段为实证分析方法.1970年,经过谢勒对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哈佛学派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即SCP分析范式得到完善,进一步推进了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发展.

2.2芝加哥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波斯纳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形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在1968年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这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的成熟.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使市场达到最优的竞争状态,进而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政府不应该对其进行过度干涉.相对于传统的哈佛学派对SCP分析范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芝加哥学派认为企业行为或者市场绩效才是核心,更注重市场作用的最终结果.即使市场上存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寡占,政府也不要进行过度规制.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学派取得了主导地位,成为影响美国垄断政策颁布的主流学派,这导致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重大转变.

3产业组织理论重要学派的观点和方法的比较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却存在着重大分歧.如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高额利润形成的原因、进入壁垒的定义和对反垄断政策等,具体如表1所示.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持有不同观点.哈佛学派最先构造了SCP分析范式,并认为市场结构是核心.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却推翻了哈佛学派的系统逻辑体系,认为市场绩效或企业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从而可知哈佛学派理论作用的对象是市场结构,因此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理论作用的对象是企业行为,故又被称为“行为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还对哈佛学派“进入壁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纯粹的经济力量形成的壁垒是很少见的.

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中高额利润的来源一直是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争论的焦点.哈佛学派认为高额利润来自垄断势力,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它是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所以厂商垂直契约在哈佛学派看来只是竞争企业合作的一种隐蔽方式而已,必然会产生无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垂直契约能够将经销商和制造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效率,有利于竞争,市场可以有效运行.对于市场中的企业,哈佛学派观点认为首先要严禁兼并,防止形成垄断企业,如果垄断企业已经形成,那么政府就要运用政策对其进行拆分;芝加哥学派则反对这样的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应该减少规制,放松反托拉斯法.这主要是因为哈佛学派认为企业垄断势力能够长期保持,政府不对其进行政策干预,必然破坏了资源配置效率,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企业的垄断势力只是暂时存在,高效率或创新产生的高利润率会吸引新企业加入,即使是卡特尔也会破裂,高利润率难以长期维持.由此,从某种角度可知哈佛学派主张对大企业的拆分,代表了中小企业的利益,而芝加哥学派则代表大企业利益集体.

虽然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存在很多不同点,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两大学派的共同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确保有效的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只是由于两大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相关主流经济理论的不同,使得两大学派对如何实现理想的市场绩效采取了不同的分析路径.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哈佛学派兴起,而当时以凯恩斯经济学为主流,经济大萧条使得人们对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失去信心,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干预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当时的哈佛学派也认为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可以对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进行调节和完善,从而得到理想的市场绩效,这也使得哈佛学派更加注重过程.而芝加哥学派兴起于美国经济滞胀时期,当时凯恩斯经济学遭到人们的质疑,自由主义又重新得到了社会的推崇,所以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即所谓的“生存检验”的过程,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可见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结果.所以,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分别在不同时代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的依据.

4结论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虽然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都可以在产业组织研究中应用,但是它们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却存在着诸多不同点,如高额利润形成的原因、进入壁垒的定义、理论研究对象、分析方法、代表的利益群体、政府对垄断企业形成的政策等.在分析诸多不同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最主要区别是产业分析范式中的决定因素.哈佛学派认为“SCP”范式中市场结构是决定性因素,而恰恰相反,芝加哥学派认为企业行为或市场绩效才是核心,并反作用于市场结构.本文对两大学派观点和方法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为两大学派基本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3-5.


[2]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9):3-7.

[3][美]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潘振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于立帅.反垄断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分歧[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6):16-19.

[5]王忠宏.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比较及其对我国反垄断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3(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