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其防护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194 浏览:82032

[摘 要]通货膨胀是当今密切关注的话题.我国经济近几年尽管获得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外汇储量增多及人民币的大量投放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简要分析了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所造成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对通货膨胀的几项预防措施.

[关 键 词]通货膨胀 成因 防护

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源自内在经济机制失衡.过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基本含义就是失衡.在货币流通失衡的情况下,有些人感觉钱太多有些人感觉钱太少.一种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书定义的观点是,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胀.

一、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仲大军教授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些年里我国实施过度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动员全球的资源涌到中国来,坏处是中国的资源和国民财富大量廉价流失,发展的结果被外人所利用.

中国社科院的金融学专家李杨指出,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源自内在经济机制失衡.过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基本含义就是失衡.在货币流通失衡的情况下,有些人感觉钱太多有些人感觉钱太少.一种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书定义的观点是,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说不是货币普遍贬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涨价;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也是主张成本推动论.


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级产业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上涨影响总水平上涨的为重要因素.粮食的上涨,已经成为影响2008年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粮食上涨较2007年仍继续:第一,全球粮食供需仍较紧张.导致国际市场粮油的上涨,这是对我国粮食上涨将继续产生直接影响.第二,近两年我国粮食虽然增产,但工业用粮也大幅增加.

从目前的粮食供求关系上看,我国粮食供给还没有达到明显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仅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供求的结构、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别是南方产粮大省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将影响夏粮产量.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的变化情况分析,国内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况.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造成的严重影响

通货膨胀对当前中国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少有三大危害.首先是它将使得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但是通货膨胀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的冲击最大.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来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众只有工资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不仅总是在落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种情况在劳工权利缺乏的中国更加明显.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是它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商品的应该是市场对生产者发出的信号,生产者根据这个信号来掌握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从而相应地提高或者减少生产规模,以保证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

第三,通货膨胀将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在一个通货膨胀时期,最简单的牟取利润的办法就是涨价;而且是争取自己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涨价.虽然到头来轮番的上涨将冲销自己产品涨价所带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涨价损失则将更高.

三、对通货膨胀的预防措施

面对这些因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在现在的情况下,虽然控制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是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预防因过度投资引发的通货膨胀.

首先,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真确处理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物价涨幅低于经济增长率.保持货币供给基本适度,货币供给既要有利于控制物价上涨,又要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发展.改革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方法.金融宏观调控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为以间接调控为主.银行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在货币供给控制形式上又送有紧,实行预调,微调,防止经济增长起伏过大,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其次,银行必须对存款金制度进行改革.要逐步回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作用.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一较高比例向银行交付准备金,保留预付金,另一方面有向银行大量借款的现象,理顺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关系,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的能力.

第三,必须深化我国利率管制体制市场化改革,最终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