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危机管理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49 浏览:12155

摘 要 高校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高校发生的危机事件,比如说马加爵杀人案,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危机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有其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高校危机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82-02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向前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大,社会对具有高层次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承办着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党、国务院也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等权力的不断加大,高校与周围环境联系的日益紧密,一些影响高佼自身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却不时出现,比如说马加爵杀人案、北大清华校园餐厅爆炸案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我们一些高校在注重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潜在的突发性事件的监测与预防.我们若不能对潜在的危机事件加以预防,这不仅会影响我们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学校的声誉,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著名的危机管理理论大师巴顿(1993年)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怎么写作、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国内的管理学家们基本上都把“危机”定义为突发的、对组织和个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基于此,高校危机是指凡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可能严重威胁到高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包括对高校成员造成不安与伤害、对高校的教学设施造成破坏以及形象声誉带来损害等而以高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这些事件均称之为高校危机.

对于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我国在20世纪末引人了相关理论,2003年“非典”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体来说,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减轻危机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事件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管理行为.高校危机管理指的是学校主要领导(通常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对学校可能的和现实的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评价的系统化的策略应对过程.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施起步比较晚,加上扩招、校区合并等制度的改革,使得我国高校出现了人员过于密集、软硬件设施满足不了需求、各种制度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进而导致各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之后却得不到有效遏制.因此,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 ,我国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尽管香港、台湾两地的学者对此作过一些探讨,但没有形成影响,离系统、深入研究还有一定距离.至于大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以“学校危机管理”命名的专著问世,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论著也极难查证.

其次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我国的高校普遍缺乏危机管理的意识,对待危机主要靠个人经验和个性去处理,缺乏必要的危机管理应激预案,对危机事件的前后反应还没有纳人科学的管理轨道,因此,在面对危机时常常出现不知所措的恐慌局面或互相推卸责任的事件,阻碍了危机事件的及时解决和处理.另外,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常流于形式.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危机管理列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并加大力度宣传与推广学校危机管理的理念.然而很多高校却依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如一些学校领导只重视日常教学,忽视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着危机侥幸心理,认为危机发生只是个别现象,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学校里.此外,高校中还存在没有处理危机的专门机构,缺乏危机应对计划,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披露机制,导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

三、我国高校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对发生在高校的危机事件的成因进行合理的分析,是树立危机管理理念、增强危机管理意识和加强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

(一)社会环境所引发的

随着社会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转型,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的更新等等,使得社会内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人们生活中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各种突发性事件也不断发生.由于高饺和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使得社会中的一些流弊、陋习传入校园.造成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心理失衡、诚信缺乏、信仰缺失等现象的出现.此外,在一些高校周围有很多安全性较差的小旅馆、饭店、网吧、KTv、洗浴、小医院等饮食,娱乐,医疗的经营活动,大学生去这些地方进行消费很可能发生不同形式的事故,如果对这些不加以防范和制止,极可能扩大事态,影响到高校正常的秩序及声誉.

(二)高校盲目扩招所引发的

主要有:一是学校财务危机.高校扩招、高校合并近年来风起云涌,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学校知名度,为了便于合并后的管理,许多学校都准备或在建新校区.可一些学校并不从实际出发,大搞形象工程,使得学校债台高筑.如果生源一旦短缺,势必造成财政危机.二是就业危机.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每年的毕业生逐年增加,据统详,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比去年净增82万人.再加上往年待业学生的积淀,使得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以民工聘用大学生的现象.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也是个相当大的压力.

(三)学校管理问题所引发的

随着高校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后勤社会化的施行使得学校学生成分、学校内部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表面化,造成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时涌现,使得高校现有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水平难以应付.出现了诸如火灾、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威胁师生生命与健康的安全问题,校园信息网络管理不当引起的有害信息散播的问题,学校制度、规则不合理侵犯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等等.使高校管理疏漏、管理真空的现象浮出水面.

(四)学生自身问题所引发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人生道路上尚处于学习、思索、选择、成长的阶段,他们涉世不深,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社会锻炼和考验,使他们观点容易片面,情绪容易偏激,行为容易冲动而不计后果.一旦遭遇突发性变故可能头脑发热,自控不力,行为不当.

此外,由于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断激烈,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学习、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使部分学生感到自身价值贬值.预期的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前途渺茫.他们往往选择过激的方式发泄不满、报复社会.

四、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有效地沟通

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并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有效的危机沟通可以降低危机的冲击,甚至化危机为转机,在危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度的对内、对外的沟通,小危机有可能转化为大危机.因此,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高校都应该与各方面进行及时、良好、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发现问题,表明态度从而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取得各方面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将危机对高校的损害降到最低.

(二)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在爆发前往往要经历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有端倪可查.因此,高校应加强危机预警系统建设,防患于未然.高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地收集信息、排查危机隐患、制订应对方案、进行模拟演练等.信息收集与隐患排查是制订危机应对方案的前提.危机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高校的内外部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危机隐患.

(三)建立危机知识的教育机制,树立危机意识

学校要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汇集、整理各种危机事件及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的管理、教学中专门安排课时传授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把社会和学校可能爆发的危机类型、特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知识和解决或避开危机事件的方法提前教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最后把这些知识和方法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每个人.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都掌握危机知识,树立危机意识,提高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旦爆发危机,不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而是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每个个体都有能力自救,并能参加学校组织的抵抗危机工作.

(四)制定危机反应和恢复预案

要使危机反应和恢复工作有序而高效地进行,事先制定危机反应和恢复预案十分重要.该预案包括危机管理小组的成立、危机中的行动方案、资源储备、危机处理设备、通信、沟通、媒体管理、协调等内容.高校必须针对危机预案组织师生进行培训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危机突然来临的时候,知道应急、处理等措施,不致临阵磨,措手不及.另外,通过培训和演习,检验预案是否完备、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井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预案加以修正和完普.

总之,高校管理者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从保持高校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危机管理的重大意义,做好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那些可能发生的危机,战胜那些无法回避的危机,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打有准备之仗”,将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