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理念差异拾零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21 浏览:11099

摘 要: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内容、中心,教育体制,教学载体,考核形式,社会接轨程度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研究这些差异对健康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高等教育;理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都深受历史渊源,社会发展,政治制度甚至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类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和差距能取长补短,学为己用.

1.中美高等教育目标,内容和重心不同

首先,中美两国之间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重心是不一样的.中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先进知识和科学手段的人才,所以教育内容和重心都以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为主;美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出具有完善思维能力和优秀品德的合格公民,所以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知识,技能,思维,品德等,而其中重中之重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思维和品德.

2.中美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特点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初等教育追求升学率,从重点小学到重点初中到重点高中再到重点大学;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而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初等教育不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不追求就业率;大学的使命是提供环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追求创新思维――ThinkOutoftheBox,即跳出框框外思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3.中美对高等教育教学载体的认识不同

对教育教学载体――文本和课程的认识,中国与美国各不相同.文本在中国教育观下就是单纯的书本和教材,是死的知识;而美国教育理念下书本和教材里的内容体现的是世界和人的需求,是活的思想.一门课程在中国被当做一门科学,而在美国被当成一门语言.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生物系教授贺正辉曾说过“生物学里其实是没有生物学的,都是用数理化的语言在描述生物现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其实都是大自然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认识每门学科之道----即每门课程是从哪个角度、侧面、层次认识生命、认识物质、认识世界的.只有把每门课程当一种语言看待,理论授课才会科普化,实验授课才会科学化.

4.中美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不同

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把知识看成教育的目的.考试只考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然而,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也会要看书、查资料,为什么对学生就一定要闭卷考试呢?其实,学生将来以何种方式运用知识,我们今天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教学生和考核学生.只有培养了能力、思维、品行的学生,今后才能适应生活,适应变化的世界,才是自由的人.

相比较而言,美国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就灵活得多.很少有纯知识性的理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多元评价方法.课程评价是“三多”,即“形式多样,内容多元,考核多次”.课程成绩E等于E1+E2+E3等.是平时提问、参与活动、实验报告、阶段小结、测验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的总和.

5.中美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的程度不同

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其宗旨就有社会性公民性之要求.亦即大学不是塔,学生来自于社会,最终亦要回到社会,成为合格的公民,以令社会健康发展.

就教师而言,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校和社区怎么写作.到中小学去做科普讲座可以,带学龄前儿童去认识花花草草,各种方式都可以.教师的舞台不仅是讲台和实验室,还有广阔的社区和怎么写作大众.高校为了科研项目和各种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密切合作更是相当普遍.


就学生而言,要想获得足够的毕业学分,必须去进行社会怎么写作.社区做义工可以,到医院做帮手也可以;到养老院慰问演出可以,给居民们来场夏日演唱会也可以.种种方式都使得学生必须去接触社会,关爱社会,当然也在这过程中接受社会的好意.当学生毕业之后,事业有成,对学校的回馈也成为当仁不让的义务和责任.

总之,美国的高等教育绝不是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使得高校管理层和教职员工的理念能够与时俱进,长久保持鲜活的思维力.

而中国高等学府由于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一片“塔”般的净土,莘莘学子们在塔里可以不谙世事,一心读书做学问,因此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的面积不大.尤其教师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怎么写作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结语

总而言之,美国的高等教育理念是美国人的思想路线――“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目标、结果上的实用主义和行为、过程上的实证主义.了解了中美高等教育理念的差异,就能知道该怎样学习这些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使之能更贴合中国国情,更好地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怎么写作.